一种切向和径向复合微动腐蚀磨损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88510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7: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切向和径向复合微动腐蚀磨损试验装置,其主要组成是:下夹具固定在试验介质腔的底部;试验介质腔底部通过摩擦力变形支架固定在机架上,摩擦力变形支架还与机架上的摩擦力/位移传感器相连;上夹具的顶部依次通过压力传感器;激振器与机架的顶板相连;上夹具的一侧与横向液压活塞相连;实验介质腔的两侧分别插入辅助电极和盐桥;辅助电极和盐桥的另一端与电化学工作站连接;上试样通过导线与电化学工作站的工作电极端口相连。该装置能较真实模拟材料在腐蚀环境下的复合微动腐蚀磨损过程;能为相关零部件的抗复合微动腐蚀磨损的设计、制造以及维护提供准确的试验参考数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工程领域的微动磨损和微动腐蚀的试验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切向 和径向复合微动腐蚀磨损的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微动(Fretting)是指在机械振动、疲劳载荷、电磁振动或热循环等交变载荷作用 下,名义上静止的接触表面间发生的振幅极小的相对运动(位移幅度一般为微米量级),即 微动发生在“紧固”配合的机械部件中。微动可导致机械零部件接触表面损伤即微动磨损。 而微动腐蚀则是在电解质(腐蚀性介质)中,零部件在微动过程中发生的腐蚀。切向和径 向复合微动是同时存在切向和径向微动的一种微动模式。切向和径向复合微动腐蚀磨损普 遍存在于人体植入件、石油工程、核电系统等领域,因此,开发腐蚀环境下的复合微动腐蚀 磨损试验装置,对减缓工程实际中的微动腐蚀磨损,延长相关零部件的使用寿命,提高相关 设备的可靠性件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切向和径向复合微动腐蚀磨损的试验装置,该装置能较 真实模拟材料在腐蚀环境下的复合微动腐蚀磨损过程;能为相关零部件的抗复合微动腐蚀 磨损的设计、制造以及维护提供准确的试验参考数据。本专利技术实现其专利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切向和径向复合微动腐蚀磨损 的试验装置,其组成是夹持下试样的下夹具固定在底板上,底板固定在试验介质腔底部上;试验介质腔 底部通过螺钉连接固定摩擦力变形支架上,摩擦力变形支架通过螺钉紧固在机架上,摩擦 力变形支架还与机架上的摩擦力/位移传感器相连;夹持上试样的上夹具的顶部依次通过 压力传感器;激振器与机架的顶板相连;上夹具的一侧经穿过试验介质腔的横杆与竖向的 连杆上端相连,横向液压活塞的活塞杆与连杆中上部的铰轴相连,连杆的下端设有配重;所述的实验介质腔的一侧插入辅助电极的尖端,辅助电极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与电 化学工作站的辅助电极端口连接;所述的实验介质腔的另一侧插入盐桥的一端,盐桥的另 一端连接到电解质溶液瓶,电解质溶液瓶与参比电极连接,参比电极的尾部通过导线与电 化学工作站的参比电极端口相连;所述的上试样通过导线与电化学工作站的工作电极端口 相连;所述的摩擦力/位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电化学工作站均与数据采集及控制系 统相连。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和原理将下试件固定在下夹具上,上试件固定在上夹具上;再调节横向液压活塞使上、下 试件对中;然后向上试件施加设定的载荷,上、下试件接触。再在试验介质腔中注入试验介质,使试验介质淹没上、下试件,辅助电极的尖端,从而使上、下试件处于设定的腐蚀环境中。然后由横向液压活塞通过连杆、横杆、上夹具驱动上试件在水平方向往复运动;同 时,由顶板上的激振器通过压力传感器、上夹具驱动上试件在垂直方向往复运动。从而使上 试件、下试件在腐蚀环境中发生切向(水平)和径向(垂直)复合微动腐蚀磨损。在复合微动腐蚀磨损过程中,摩擦力/位移传感器通过监测摩擦力支架的形变实 时监测出切向和径向复合微动时的切向力(摩擦力),与激振器相连的压力传感器实时监 测出激振力,送数据采集及控制系统处理;同时,电化学工作站也将电化学腐蚀数据送数据 采集及控制系统处理。分析得出腐蚀环境下微动磨损的数据与规律。更换试验介质、电解质溶液,给定不同的复合微动参数,即可进行不同工况下的切 向和径向复合微动腐蚀磨损试验。进而得出在腐蚀环境下微动磨损与腐蚀的交互作用。对 于不同形状和尺寸的上、下试件,采用相应的上、下夹具即可完成试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可以实现上、下试件在不同腐蚀环境中的切向和径向复合微动,且切向微 动和径向微动的参数能各自设定;从而可以更加真实有效地进行各种工况下的复合微动腐 蚀磨损试验。进而得出在腐蚀环境下微动磨损与腐蚀的交互作用。能为在腐蚀环境下运行 的相关零部件的抗复合微动腐蚀磨损设计、制造以及维护提供准确的试验参考数据。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图1不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是,一种切向和径向复合微动腐蚀磨损试 验装置,其组成是夹持下试样6的下夹具5固定在底板9上,底板9固定在试验介质腔4底部上;试 验介质腔4底部通过螺钉连接固定摩擦力变形支架3上,摩擦力变形支架3通过螺钉紧固 在机架I上,摩擦力变形支架3还与机架I上的摩擦力/位移传感器2相连;夹持上试样7 的上夹具8的顶部依次通过压力传感器17 ;激振器18与机架I的顶板19相连;上夹具8 的一侧经穿过试验介质腔4的横杆10与竖向的连杆11上端相连,横向液压活塞13的活塞 杆与连杆11中上部的铰轴相连,连杆I的下端设有配重12 ;所述的实验介质腔4的一侧插入辅助电极22的尖端,辅助电极22的另一端通过 导线与电化学工作站27的辅助电极RE端口连接;所述的实验介质腔4的另一侧插入盐桥 23的一端,盐桥23的另一端连接到电解质溶液瓶26,电解质溶液瓶26与参比电极25连接, 参比电极25的尾部通过导线与电化学工作站27的参比电极CE端口相连;所述的上试样7 通过导线与电化学工作站27的工作电极WE端口相连;所述的摩擦力/位移传感器2、压力传感器17和电化学工作站27均与数据采集及 控制系统相连。权利要求1.一种切向和径向复合微动腐蚀磨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夹持下试样(6)的下夹具(5)固定在底板(9)上,底板(9)固定在试验介质腔⑷底部上;试验介质腔(4)底部通过螺钉连接固定摩擦力变形支架(3)上,摩擦力变形支架(3)通过螺钉紧固在机架(I)上,摩擦力变形支架(3)还与机架(I)上的摩擦力/位移传感器(2)相连;夹持上试样(7)的上夹具⑶的顶部依次通过压力传感器(17);激振器(18)与机架(I)的顶板(19)相连;上夹具(8)的一侧经穿过试验介质腔(4)的横杆(10)与竖向的连杆(11)上端相连,横向液压活塞(13)的活塞杆与连杆(11)中上部的铰轴相连,连杆(I)的下端设有配重(12); 所述的实验介质腔(4)的一侧插入辅助电极(22)的尖端,辅助电极(22)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与电化学工作站(27)的辅助电极(RE)端口连接;所述的实验介质腔(4)的另一侧插入盐桥(23)的一端,盐桥(23)的另一端连接到电解质溶液瓶(26),电解质溶液瓶(26)与参比电极(25)连接,参比电极(25)的尾部通过导线与电化学工作站(27)的参比电极(CE)端口相连;所述的上试样(7)通过导线与电化学工作站(27)的工作电极(WE)端口相连; 所述的摩擦力/位移传感器(2)、压力传感器(17)和电化学工作站(27)均与数据采集及控制系统相连。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切向和径向复合微动腐蚀磨损试验装置,其主要组成是下夹具固定在试验介质腔的底部;试验介质腔底部通过摩擦力变形支架固定在机架上,摩擦力变形支架还与机架上的摩擦力/位移传感器相连;上夹具的顶部依次通过压力传感器;激振器与机架的顶板相连;上夹具的一侧与横向液压活塞相连;实验介质腔的两侧分别插入辅助电极和盐桥;辅助电极和盐桥的另一端与电化学工作站连接;上试样通过导线与电化学工作站的工作电极端口相连。该装置能较真实模拟材料在腐蚀环境下的复合微动腐蚀磨损过程;能为相关零部件的抗复合微动腐蚀磨损的设计、制造以及维护提供准确的试验参考数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切向和径向复合微动腐蚀磨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夹持下试样(6)的下夹具(5)固定在底板(9)上,底板(9)固定在试验介质腔(4)底部上;试验介质腔(4)底部通过螺钉连接固定摩擦力变形支架(3)上,摩擦力变形支架(3)通过螺钉紧固在机架(1)上,摩擦力变形支架(3)还与机架(1)上的摩擦力/位移传感器(2)相连;夹持上试样(7)的上夹具(8)的顶部依次通过压力传感器(17);激振器(18)与机架(1)的顶板(19)相连;上夹具(8)的一侧经穿过试验介质腔(4)的横杆(10)与竖向的连杆(11)上端相连,横向液压活塞(13)的活塞杆与连杆(11)中上部的铰轴相连,连杆(1)的下端设有配重(12);所述的实验介质腔(4)的一侧插入辅助电极(22)的尖端,辅助电极(22)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与电化学工作站(27)的辅助电极(RE)端口连接;所述的实验介质腔(4)的另一侧插入盐桥(23)的一端,盐桥(23)的另一端连接到电解质溶液瓶(26),电解质溶液瓶(26)与参比电极(25)连接,参比电极(25)的尾部通过导线与电化学工作站(27)的参比电极(CE)端口相连;所述的上试样(7)通过导线与电化学工作站(27)的工作电极(WE)端口相连;所述的摩擦力/位移传感器(2)、压力传感器(17)和电化学工作站(27)均与数据采集及控制系统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平弟张晓宇郭洪李放蔡振兵朱旻昊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