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藏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87842 阅读:2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6: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冷藏库,包括在供水管单元的顶端开口部不会因残留水而产生膜,此外,能够取下构成构件而进行清扫的、安全且卫生的供水装置。在冷藏室的下部配置有制冰室,该冷藏库包括能够取出地设于冷藏室内并向制冰室供给制冰水的供水装置,其中,供水装置由供水箱、驱动部和供水管单元构成,该供水箱包括上表面开口的供水箱主体和闭塞该供水箱主体的上表面开口部的盖体,在供水箱主体内,设有上下开口且下部从供水箱主体的底部突出的供水管路、能够装卸地设置的供水泵、连结供水泵与供水管路的供水导管;该驱动部以非接触方式驱动供水泵;该供水管单元的上部与供水箱的供水管路水密地连通,至少下部形成为椭圆形状,能够装卸地在制冰室内开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冷藏库,更加详细而言,涉及设于冷藏室内并向下部的制冰室供给制冰水的供水装置。
技术介绍
在以往的冷藏库中具有包括如下的供水装置的冷藏库,该供水装置包括供水箱,内置供水泵和排出导管,且设置于形成冷藏室的底面的分隔壁;水接收盘,接收来自排出导管的供水箱的水;以及供水导管,从水接收盘向配设于制冰室内的制冰盘供给制冰水,由不同构件构成水接收盘和供水导管,能够从冷藏库取下后进行清洗(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如上述那样的冷藏库因为由不同构件构成供水装置的水接收盘和供水导管,并能够从冷藏库取下后进行清扫,所以能够获得供水导管等清扫性提高,能够卫生地保持冷藏库这样的效果。可是,在供水停止时,在供水导管的顶端开口部,由于水的表面张力,因残留水而产生膜,有时该膜结冰而闭塞供水导管的顶端开口部,无法向制冰室供水,为了防止该情况,在供水导管的外周配设有加热供水导管的加热器。因此,加热器的加热成为制冰室的热负荷,存在制冰时间变长,消费电力增加这样的问题点。为了防止在这样的供水导管的顶端开口部产生的膜结冰,闭塞顶端开口部而无法供水的情况,提出有将供水导管的顶端开口部形成为越向下方去越向前方延伸的倾斜面(以下称为斜面开口)的专利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521877号的公报(第2 5页、图2 4)专利文献2 :日本实公平I 一 136868号公报(第10 12页,图1 4)
技术实现思路
也有人考虑将专利文献2的供水导管的斜面开口应用于专利文献I的供水导管的顶端开口部的方案,但是在这样地构成的情况下,为了清扫等而取下供水导管时,使用者有可能因供水导管的顶端部的倾斜开口的边缘部而受伤。此外,在将供水导管的顶端部形成为倾斜开口的情况下,为了加热经由供水导管而流到供水装置侧的冷气,设于供水导管的周围的加热器与倾斜开口面不接触,因此,存在供水导管的加热效率降低等的问题点。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藏库,该冷藏库包括在供水管单元的顶端开口部不会因残留水而产生膜,此外,能够取下构成构件而进行清扫的、安全且卫生的供水装置。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冷藏库,该冷藏库在冷藏室的下部配置有制冰室,且该冷藏库包括能够取出地设于上述冷藏室内,并向上述制冰室供给制冰水的供水装置,其中,上述供水装置由供水箱、驱动部和供水管单元构成,该供水箱包括上表面开口的供水箱主体和闭塞该供水箱主体的上表面开口部的盖体,在上述供水箱主体内,设有上下开口且下部从上述供水箱主体的底部突出的供水管路、能够装卸地设置的供水泵、连结该供水泵与上述供水管路的供水导管;该驱动部以非接触方式驱动上述供水泵;该供水管单元的上部与上述供水箱的供水管路水密地连通,至少下部形成为椭圆形状,能够装卸地在上述制冰室内开口。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冷藏库,该冷藏库具有冷藏室和配置于该冷藏室的下部的制冰室,且该冷藏库包括能够取出地设于上述冷藏室内,并向上述制冰室供给制冰水的供水装置,其中,上述供水装置由供水箱、驱动部和供水管单元构成,该供水箱包括上表面开口的供水箱主体和水密地闭塞该供水箱主体的上表面开口部的盖体,在上述供水箱主体内,设有上下开口且下部从上述供水箱主体的底部突出并在外周设有密封件的供水管路、能够装卸地设置的供水泵、连结该供水泵与上述供水管路的上部的供水导管;该驱动部设于上述供水箱的外侧,以非接触方式驱动上述供水泵;该供水管单元的上部借助设于该供水管路的自上述供水箱主体的底部突出的突出部的密封件与上述供水箱的供水管路水密地连通,下部能够装卸地插入至设于分隔上述冷藏室与制冰室的隔热分隔壁上的贯穿孔中,在上述制冰室内开口,至少下部开口部形成为椭圆形状。此外,优选的是,在上述供水箱的供水导管的顶端部设有覆盖上述供水管路的上部开口部的密封件,在关闭了上述盖体时,由设于该盖体的下表面的按压部按压上述密封件。此外,优选的是,上述供水管单元由水接收部和排出导管构成,该水接收部的上部与设于上述供水箱的供水管路的自上述供水箱主体的底部突出的突出部的密封件水密地抵接,与上述供水管路连通;该排出导管借助导管密封件与上述水接收部的下部水密地连结,下部开口部形成为椭圆形状。此外,优选的是,上述水接收部、导管密封件和排出导管的截面形状是椭圆形。此外,优选的是,在上述供水管单元的一部分上设有缩径部。根据本专利技术,因为供水管单元的顶端开口部不会被由于残留水而形成的膜闭塞,此外,供水装置能够取下构成构件地进行清扫,所以能够获得包括安全且卫生的供水装置的冷藏库。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I的冷藏库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纵剖视图。图3是图2的A — A剖视图。图4是图3的B — B剖视图。图5是图3的C —C剖视图。图6是图4的供水箱的剖视图。图7是图4的供水管单元的说明图。图8是图4的供水管单元的分解立体图和排出导管的截面形状的说明图。图9是构成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的冷藏库的供水装置的供水管单元的剖视图。附图标记的说明1、冷藏库;2、主体部;3、外箱;4、内箱;5、隔热材料;6、冷藏室;7、制冰室;8、切换室;9、冷冻室;10、蔬菜室;11 13、隔热分隔壁;lla、贯穿孔;14a、14b、15 18、门;14c、物品收纳凹部;20、供水装置;21、供水箱;22、供水箱主体;22a、底部;22e、把手;23、供水管路;24、盖体;24a、按压部;25、供水泵;25a、叶轮部;25b、吸入口 ;26、供水导管;26a、密封件;28、密封件;30、马达;31、分隔板;35、供水管单元;36、水接收部;37、导管密封件;38、排出导管;40、自动制冰装置;41、制冰盘;42、冰分离机构。具体实施例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I的冷藏库的主视图及其纵剖视图即图1、图2中,冷藏库I具有由钢板制的外箱3、树脂制的内箱4和填充于两者之间的隔热材料5构成,且前面开口的箱状的主体部2 (隔热箱体),主体部2的内部由多个隔热分隔壁11、12、13分隔开,从上起依次设有冷藏室6、左右并列设置的制冰室7和切换室8、冷冻室9和蔬菜室10。并且,在冷藏室6的前面开口部设有左右对开式的门14a、14b,图的左侧的门14a的宽度比右侧的门14b的宽度窄,形成与后述的制冰室7的门15的宽度大致相等的形状。附图标记15、16、17、18分别是开闭制冰室7、切换室8、冷冻室9和蔬菜室10的前面开口部的拉出式的门。另外,在制冰室7的内侧,设有载置储冰壳体15b的框架15a。在冷藏室6的下部设有供水装置20,在分隔冷藏室6、制冰室7和切换室8的隔热分隔壁11上,设有供构成供水装置20的供水管单元的排出导管穿过的贯穿孔11a。并且,在制冰室7中设有对从供水装置20经由排出导管供给的水进行制冰的自动制冰装置40。在制冰室7中配设构成自动制冰装置40的制冰盘41和冰分离机构42,在制冰盘41中从供水装置20供给规定量的制冰水。此外,在冰分离机构42中,通过检测到积存于制冰盘41中的水结冰的情况时,使制冰盘41 一边以上下翻转的方式旋转一边扭转,进行冰分离动作,由此,制冰盘41内的冰落下并被积存于储冰壳体15b内。在具有如上述那样的主体部2的冷藏库I中,虽未图示,但是在蔬菜室10的背面侧的下部,设置有构成冷冻循环的压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藏库,该冷藏库在冷藏室的下部配置有制冰室,且该冷藏库包括能够取出地设于上述冷藏室内,并向上述制冰室供给制冰水的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供水装置由供水箱、驱动部和供水管单元构成,该供水箱包括上表面开口的供水箱主体和闭塞该供水箱主体的上表面开口部的盖体,在上述供水箱主体内,设有上下开口且下部从上述供水箱主体的底部突出的供水管路、能够装卸地设置的供水泵、连结该供水泵与上述供水管路的供水导管;该驱动部以非接触方式驱动上述供水泵;该供水管单元的上部与上述供水箱的供水管路水密地连通,至少下部形成为椭圆形状,能够装卸地在上述制冰室内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西冈孝真中津哲史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