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PC/ABS塑料为基础的改良塑料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83981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以PC/ABS塑料为基础的改良塑料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下列组成物按重量百分比组成:PC(聚碳酸酯)、ABS(丙烯氰-苯乙烯-丁二烯聚合物)、SMA(苯乙烯和顺丁烯二酸酐无规共聚物)、BDP(双酚A双(磷酸二苯酯、MBS(核-壳结构和丙烯酸酯)、PTFE(聚四氟乙烯)、紫外线吸收剂UV531(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抗氧剂1076(丙酸正十八碳醇酯)、抗氧剂168(亚磷酸三酯),上述成分总和100%。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综合PC、ABS塑料优异性能,添加多种化学添加剂,使生产出的材料具有高强度、高抗冲击性、耐老化、环保阻燃、易于注塑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以PC/ABS塑料为基础的改良塑料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聚碳酸酯,英文名称Polycarbonate,缩写为PC,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无定形热塑性材料。其名称来源于其内部的C03基团。主要生产原料为2,2-二(4-羟基苯基)丙烷 (也称双酚A)。PC有高透光率、高折射率、高抗冲性、尺寸稳定性等特点,但不耐紫外光,不耐强碱,制品易应力开裂等缺陷,ABS塑料的主体是丙烯腈、丁二烯和苯乙烯的共混物或三元共聚物,英文名 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是一种坚韧而有刚性的热塑性塑料。苯乙烯使ABS有良好的模塑性、光泽和刚性;丙烯腈使ABS有良好的耐热、耐化学腐蚀性和表面硬度;丁二烯使ABS有良好的抗冲击强度和低温回弹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专为上方汽车件项目开发,以满足该项目对材料的如下要求①优良的抗冲击要求,IZO冲击强度应大于400J/m ;②优良的熔融指数,以满足大件产品易于注塑加工,熔融指数应大于18g/10min ;③优良的耐高温要求,热变形温度应大于80°C ;④满足材料阻燃VO级;⑤符合材料RoHS要求;⑥符合德国标准E DIN 5510-2 :2009中的易燃等级S-3、冒烟等级SR-2、液态等级 ST-2、烟雾毒性符合基准浓度。本专利技术设计一种以PC/ABS塑料为基础的改良塑料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下列组成物按重量百分比组成PC (聚碳酸酯)55—63. 6%,ABS (丙烯氰-苯乙烯-丁二烯聚合物)12—16%,SMA (苯乙烯和顺丁烯二酸酐无规共聚物)1—6%,BDP (双酚A双(磷酸二苯酯)10—16%,MBS (核-壳结构和丙烯酸酯)I—8 %、PTFE(聚四氟乙烯)O. 1-0. 8%,紫外线吸收剂UV531 (2-羟基-4-正辛氧基二二苯甲酮)0.05-0.5%、抗氧剂1076 (丙酸正十八碳醇酯)O. 05-0. 5%,和抗氧剂168 (亚磷酸三酯)O. 05-0. 5%,上述成分总和100%。优选的配方PC (聚碳酸酯)60%,ABS (丙烯氰-苯乙烯-丁二烯聚合物)15%,SMA (苯乙烯和顺丁烯二酸酐无规共聚物)5%,BDP (双酚A双(磷酸二苯酯)13.8%、MBS (核-壳结构和丙烯酸酯)5 %、PTFE(聚四氟乙烯)0.5%、紫外线吸收剂UV531 (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0.3%、抗氧剂1076 (丙酸正十八碳醇酯)0.2%、 和抗氧剂168 (亚磷酸三酯)0.2%,上述成分总和100%。一种以PC/ABS塑料为基础的改良塑料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下列步骤组成(I)物料按配方称量后用中速混料机预混成混合物,(2)混合物通过浅槽型双螺杆混炼挤出造粒机组(内置PC/ABS改性专用螺杆,螺杆分喂料段、混料段、排气段、挤出段。与普通螺杆差别在于混料段前后各加一块左旋螺块,增加混炼效果),260度温度,高温混炼。(3)混炼拉丝通过水温40度的水槽内冷却,(4)经干燥机烘干料条水分后进入切粒机,切粒后的粒子要经过三层振动筛筛选粒径大小一致的原料粒子。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综合PC、ABS塑料优异性能,添加多种化学添加剂,使生产出的材料具有高强度、高抗冲 击性、耐老化、环保阻燃、易于注塑加工。下面结合实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使用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取料PC (聚碳酸酯)55千克、ABS (丙烯氰-苯乙烯-丁二烯聚合物)16千克、SMA (苯乙烯和顺丁烯二酸酐无规共聚物)6千克、BDP (双酚A双(磷酸二苯酯)16千克、MBS (核-壳结构和丙烯酸酯)5千克、PTFE(聚四氟乙烯)O. 5千克、紫外线吸收剂UV531 (2-羟基-4-正辛氧基二二苯甲酮)O. 5千克、抗氧剂1076 (丙酸正十八碳醇酯)O. 5千克、抗氧剂168 (亚磷酸三酯)O. 5千克,上述成分总和100千克。将上述物料按配方称量后用中速混料机预混成混合物,混合物通过浅槽型双螺杆混炼挤出造粒机组,工作温度260度,高温混炼,混炼拉丝通过水温40度的水槽内冷却,(4) 经干燥机烘干料条水分后进入切粒机,切粒后的粒子要经过三层振动筛筛选粒径大小一致的原料粒子。当将改性后的PC/ABS塑料用于注塑加工时,其参数为熔体温度245-275°C ;干燥条件80-90°C,3-4小时干燥;模具温度60-80°C ;螺杆转速40-70rpm ;背压0. 3-0. 7MPa ;排气口深度0. 038-0. 076mm。实施例2 取料PC (聚碳酸酯)60千克、ABS (丙烯氰-苯乙烯-丁二烯聚合物)15千克、SMA (苯乙烯和顺丁烯二酸酐无规共聚物)5千克、BDP (双酚A双(磷酸二苯酯)13. 8千克、MBS (核-壳结构和丙烯酸酯)5千克、PTFE(聚四氟乙烯)O. 5千克、紫外线吸收剂UV531 (2-羟基-4-正辛氧基二二苯甲酮)O. 3千克、抗氧剂1076 (丙酸正十八碳醇酯)O. 2千克、 抗氧剂168 (亚磷酸三酯)O. 2千克,上述成分总和100千克。制备方法同一,注塑加工时其参数同一。实施例3 取料PC (聚碳酸酯)63. 6千克、ABS (丙烯氰-苯乙烯-丁二烯聚合物)13千克、SMA (苯乙烯和顺丁烯二酸酐无规共聚物)4千克、BDP (双酚A双(磷酸二苯酯)11. 3千克、MBS (核-壳结构和丙烯酸酯)7千克、PTFE(聚四氟乙烯)O. 5千克、紫外线吸收剂UV531 (2-羟基-4-正辛氧基二二苯甲酮)O. 5千克、抗氧剂1076 (丙酸正十八碳醇酯)O. 05千克、抗氧剂168 (亚磷酸三酯)O. 05千克,上述成分总和100千克。制备方法同一,注塑加工时其参数同一。 6.性能特征权利要求1.一种以PC/ABS塑料为基础的改良塑料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下列组成物按重量百分比组成上述成分总和100%。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PC/ABS塑料为基础的改良塑料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下列组成物按重量百分比组成上述成分总和100%。3.—种以PC/ABS塑料为基础的改良塑料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下列步骤组成(1)物料按配方称量后用中速混料机预混成混合物,(2)混合物通过浅槽型双螺杆混炼挤出造粒机组,260度温度,高温混炼,(3)混炼拉丝通过水温40度的水槽内冷却,(4)经干燥机烘干料条水分后进入切粒机,切粒后的粒子要经过三层振动筛筛选粒径大小一致的原料粒子。PC (聚碳酸酯)ABS (丙烯氰-苯乙烯-丁二烯聚合物)SMA (苯乙烯和顺丁烯二酸酐无规共聚物)BDP (双酚A双(磷酸二苯酯)MBS (核-壳结构和丙烯酸酯)PTFE(聚四氟乙烯)紫外线吸收剂UV531 (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 抗氧剂1076(丙酸正十八碳醇酯)和抗氧剂168 (亚磷酸三酯)O. 1-0. 8%,O. 05-0. 5%, O. 05-0. 5%, O. 05-0. 5%,55—63. 6%, 12—16%, 1—6%,PC (聚碳酸酯)ABS (丙烯氰-苯乙烯-丁二烯聚合物)SMA (苯乙烯和顺丁烯二酸酐无规共聚物)BDP (双酚A双(磷酸二苯酯)MBS (核-壳结构和丙烯酸酯)PTFE(聚四氟乙烯)紫外线吸收剂UV531 (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以PC/ABS塑料为基础的改良塑料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下列组成物按重量百分比组成:PC(聚碳酸酯)??????????????????????????????????55??63.6%、ABS(丙烯氰?苯乙烯?丁二烯聚合物)???????????????12??16%、SMA(苯乙烯和顺丁烯二酸酐无规共聚物)???????????1??6%、BDP(双酚A双(磷酸二苯酯)???????????????????????10??16%、MBS(核?壳结构和丙烯酸酯)??????????????????????1??8%、PTFE(聚四氟乙烯)??????????????????????????????0.1?0.8%、紫外线吸收剂UV531(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0.05?0.5%、抗氧剂1076(丙酸正十八碳醇酯)??????????????????0.05?0.5%、和抗氧剂168(亚磷酸三酯)???????????????????????0.05?0.5%,上述成分总和10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富赵忠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升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