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动臂塔机和动臂塔机变幅拉杆的安装方法。动臂塔机包括A字架、一端铰接于A字架的臂架、设置于A字架顶端的A字架定滑轮组、变幅拉杆动滑轮组、变幅卷筒和变幅绳;变幅绳穿绕在变幅拉杆动滑轮组和A字架定滑轮组上,变幅绳的一端缠绕于变幅卷筒,另一端固定于A字架上的变幅绳端部固定点;动臂塔机还包括至少两根牵引绳,各牵引绳分别有间隔地连接于变幅拉杆动滑轮组的滑轮架上且与牵引机构相连。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采用至少两根牵引绳保证牵引时动滑轮组的平衡,防止动滑轮组倾斜引起安装好的变幅绳打扭,使牵引过程更加顺畅、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起重机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动臂塔机变幅拉杆具有两种安装方法,第一种安装方法如图1和图2所示,其中I’为A字架定滑轮组,2’为变幅绳,3’为变幅拉杆动滑轮组,5’为变幅拉杆,6’为安装绳,7’为A字架,8’为变幅卷筒,9’为起升卷筒,10’为臂架,11’为变幅绳端部固定点。臂架10’安装时,将变幅拉杆5’、变幅动滑轮组3’置于臂架10’上,使变幅拉杆动滑轮组3’与拉杆5’连接,臂架10’的下端部与A字架7’铰接并通过安装绳6’连接在A字架7’上。穿绕变幅绳2’时,将变幅绳2’从变幅卷筒8’上放出,通过A字架定滑轮组I’穿绕到变幅拉杆动滑轮组3’上,最终将变幅绳11’的端部固定的A字架7’上的变幅绳端部固定点11’处,完成安装。第一种安装方法中,整个变幅绳2’的穿绕依靠人力进行,由于两滑轮组距离较远,而且在高空作业,增大了变幅绳2’的穿绕难度,降低工作的安全系数,尤其是大型动臂塔机的变幅绳的穿绕工作,由于大型动臂塔机的变幅绳2’直径较大,依靠人力无法实现变幅绳的安装。为了解决第一种安装方法存在的问题,现有技术中,提出了第二种安装方法。第二种安装方法如图3所示,其中I为A字架定滑轮组,2为变幅拉杆动滑轮组,3为牵引绳,4为定滑轮,5为变幅拉杆,6为安装绳,7为A字架,8为变幅卷筒,9为起升卷筒,10为臂架,11为变幅绳,12为变幅绳端部固定点。臂架10安装时,将变幅拉杆动滑轮组2拆开置于A字架7顶部并靠近A字架定滑轮组I。将变幅拉杆5置于臂架10上,臂架10通过安装绳6固定在A字架7上。穿绕变幅绳11时,将变幅绳11从变幅卷筒8上放出,通过A字架定滑轮组I穿绕到变幅拉杆动滑轮组2上,由于两滑轮组均在A字架7顶部,相距的距离近,穿绕变幅绳11时比较方便,最终将变幅绳11的端部固定在A字架7上的变幅绳端部固定点12。变幅绳11穿绕好后,将牵引绳3从起升卷筒9放出,通过臂架10上的定滑轮4反绕,最终固定在变幅拉杆动滑轮组2上。再同时开动变幅卷筒8放绳、起升卷筒9收绳,将穿好变幅绳11的动滑轮组2牵引到臂架10上,最终连接变幅拉杆动滑轮组2和变幅拉杆5,完成安装。第二种安装方法中,在用牵引绳3牵引变幅拉杆动滑轮组2时,单绳很难保持变幅拉杆动滑轮组2的水平方向平衡,使变幅拉杆动滑轮组2向一侧倾斜,导致安装好的变幅绳11打扭,无法顺利牵引。另外由于牵引时,必需变幅卷筒8和起升卷筒9同时工作,致使变幅卷筒8和起升卷筒9协调困难,增加了安装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用牵弓I绳牵弓I变幅拉杆动滑轮组时变幅绳打扭的问题。进一步地,解决变幅机构和起升机构协调困难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动臂塔机,动臂塔机包括A字架、一端铰接于A字架的臂架、设置于A字架顶端的A字架定滑轮组、变幅拉杆动滑轮组、变幅卷筒和变幅绳;变幅绳穿绕在变幅拉杆动滑轮组和A字架定滑轮组上,变幅绳的一端缠绕于变幅卷筒,另一端固定于A字架上的变幅绳端部固定点;动臂塔机还包括至少两根牵引绳,各牵引绳分别有间隔地连接于变幅拉杆动滑轮组的滑轮架上且与牵引机构相连。进一步地,动臂塔机还包括与至少两根牵引绳一一对应的、固定于臂架上的至少两个定滑轮,各牵引绳绕过相应的定滑轮与牵引机构相连。进一步地,牵引绳的数量为两根,两根牵引绳的位于定滑轮和变幅拉杆动滑轮组之间的部分相互平行。进一步地,牵引机构包括变幅卷筒和第一辅助卷筒,牵引绳缠绕于第一辅助卷筒,第一辅助卷筒在变幅卷筒的驱动下牵引牵引绳。进一步地,第一辅助卷筒的数量与牵引绳的数量相同且每个第一辅助卷筒对应牵引一根牵引绳;或者第一辅助卷筒的数量为一个,每根牵引绳受该一个第一辅助卷筒的牵引。进一步地,牵弓I机构包括动臂塔机的起升卷筒,牵弓I绳由起升卷筒直接牵弓I。进一步地,牵引机构包括动臂塔机的起升卷筒和第二辅助卷筒,牵引绳缠绕于第二辅助卷筒,第二辅助卷筒在起升卷筒的驱动下牵引牵引绳。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动臂塔机变幅拉杆的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变幅拉杆动滑轮组置于A字架的顶部,靠近A字架定滑轮组设置;将臂架的一端铰接于A字架并通过安装绳将臂架的另一端连接在A字架上;在变幅拉杆动滑轮组和A字架定滑轮组上穿绕变幅绳,变幅绳的一端缠绕于变幅卷筒,另一端固定于A字架上的变幅绳端部固定点;设置至少两根牵引绳,各牵引绳分别有间隔地连接于变幅拉杆动滑轮组的滑轮架上且与牵引机构相连;穿绕变幅绳后在牵引机构的牵引下通过至少两根牵引绳将变幅拉杆动滑轮组牵引至臂架,再将变幅拉杆动滑轮组和变幅拉杆通过销轴连接。进一步地,各牵引绳分别绕过固定于臂架上的、与牵引绳一一对应的至少两个定滑轮并与牵引机构相连。进一步地,牵引绳的数量为两根。进一步地,两根牵引绳的位于定滑轮和变幅拉杆动滑轮组之间的部分相互平行。进一步地,牵引机构包括第一辅助卷筒和动臂塔机的变幅卷筒,第一辅助卷筒在动臂塔机的变幅卷筒的驱动下牵引牵引绳。进一步地,第一辅助卷筒的数量与牵引绳的数量相同且每个第一辅助卷筒对应牵引一根牵引绳;或者第一辅助卷筒的数量为一个,每根牵引绳受该一个第一辅助卷筒的牵引。进一步地,第一辅助卷筒和变幅卷筒之间采用齿轮传动或带传动。进一步地,牵引机构包括动臂塔机的起升卷筒。进一步地,牵引绳由起升卷筒直接牵引;或者牵引绳通过起升卷筒驱动的第二辅助卷筒牵引。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采用至少两根牵引绳保证牵引时动滑轮组的平衡,防止动滑轮组倾斜引起安装好的变幅绳打扭,使牵引过程更加顺畅、安全。进一步地,设置第一辅助卷筒,并使第一辅助卷筒与变幅卷筒通过齿轮或传动带传动,使用时只需选取适当的传动系数便可使变幅机构与牵引机构的速度协调,使操作更加方便、高效。同时,只使用一个机构实现速度协调,简化变幅拉杆的结构,降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适用于第一种动臂塔机变幅拉杆的安装方法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适用于第一种动臂塔机变幅拉杆的安装方法中变幅绳绕绳过程示意图;图3为现有技术中的适用于第二种动臂塔机变幅拉杆的安装方法的示意图;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的动臂塔机变幅拉杆的安装方法示意图;图5为图4的I部局部放大图;图6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的动臂塔机变幅拉杆的安装方法中变幅绳绕绳后牵引绳牵引过程示意图;图7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的动臂塔机变幅拉杆的安装方法中变幅拉杆与变幅拉杆动滑轮组通过销轴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如图4至图7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动臂塔机包括A字架7、一端铰接于A字架7的臂架10、设置于A字架7顶端的A字架定滑轮组1、变幅拉杆动滑轮组2、变幅绳11、变幅拉杆5、安装绳6、起升卷筒9、至少两根牵引绳3、与至少两根牵引绳3 —一对应的至少两个定滑轮4和第一辅助卷筒13。变幅绳11穿绕在变幅拉杆动滑轮组2和A字架定滑轮组I上,变幅绳11的一端缠绕于变幅卷筒8,另一端固定于A字架7上的变幅绳端部固定点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动臂塔机,所述动臂塔机包括A字架(7)、一端铰接于所述A字架(7)的臂架(10)、设置于所述A字架(7)顶端的A字架定滑轮组(1)、变幅拉杆动滑轮组(2)、变幅卷筒(8)和变幅绳(11);所述变幅绳(11)穿绕在变幅拉杆动滑轮组(2)和A字架定滑轮组(1)上,所述变幅绳(11)的一端缠绕于所述变幅卷筒(8),另一端固定于A字架(7)上的变幅绳端部固定点(12);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臂塔机还包括至少两根牵引绳(3),各牵引绳(3)分别有间隔地连接于所述变幅拉杆动滑轮组(2)的滑轮架上且与牵引机构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守寨,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