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齿轮加工技术,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齿轮副研合方法及装置。目前高精度齿轮箱多需要磨床加工,设备投资大加工成本高。也有在齿轮箱装配后靠齿轮研合改善使用性能的。但空载研合效率很低,而现有力矩加载装置又比较复杂,给应用带来困难。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消除齿轮副侧隙实现齿轮研合的方法及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方法和装置实现的。一种齿轮副无侧隙研合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用进给装置消除齿轮副齿侧隙最小处的齿侧隙,使轮齿间产生研合所需的接触压力;2.在齿轮副啮合部位均匀涂布研合剂;3.使齿轮副在转动中研合;4.检查研合效果,必要时重复上述过程直到满足要求;5.清除研合剂;6.用进给装置产生所需齿轮副侧隙。实施上述方法所需的消除齿轮副侧隙的进给装置,它包括1.在圆柱齿轮副中至少一根齿轮轴上有可控制齿侧隙的偏心套;2.在圆锥齿轮副中至少一根齿轮轴上有可控制齿侧隙的偏心套或轴向进给装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加工方法,以装配后的齿轮箱为加工对象,通过研合消除制造过程中形成的综合误差,用低成本制造高质量齿轮产品。因该方法不受齿轮尺寸及传动功率限制,所以尤适用于大型硬齿面齿轮箱加工。本专利技术主要用于渐开线圆柱齿轮、圆锥齿轮装配后的精加工,但也可用于其它具有共轭曲面的齿轮的装配后精加工。附图说明图1为待研合的齿轮箱结构简图。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方案。参照图1,偏心套2被对称设置在齿轮轴10的两端。为便于偏心套的调整,可先不安装轴承盖1,而用轴承压块9将轴承11定位。进行研合前,通过转动偏心套2消除齿轮3、12齿侧隙最小处的齿侧隙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齿轮副无侧隙研合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用进给装置消除齿轮副齿侧隙最小处的齿侧隙,使轮齿间产生研合所需的接触压力;(2).在齿轮副啮合部位均匀涂布研合剂;(3).使齿轮副在转动中研合;(4).检查研合效果,必要时重 复上述过程直到满足要求;(5).清除研合剂;(6).用进给装置产生所需齿轮副侧隙。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