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适用于悬架的安装座,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承载式车身的独立后悬架安装座,一种承载式车身的独立后悬架的安装座总成,所述安装座总成为长形,其能够从所述车身的下侧连接至所述车身,并沿着车辆的横向从所述车身的左纵梁总成沿地板总成延伸至右纵梁总成;所述安装座总成具有用于安装所述摆臂的安装槽,所述摆臂能够连接至所述安装槽。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地板总成、左纵梁总成和右纵梁总成连接成一个整体,保证承载式车身的整体结构强度和刚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只需将摆臂插入安装槽并与安装槽固定即可实现后悬架与车身的连接,保证独立后悬架摆臂安装的准确性,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后悬架安装时间,从而提高整车组装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适用于悬架的安装座,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承载式车身的独立后悬架安装座,从而实现后悬架的摆臂与车身相连接。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CN 101011926A公开了一种名称为《车辆独立悬架》的专利技术专利,其安装座与车身直接固定,安装座之间没有设置支撑结构。其存在的问题是安装座与车身接触面积小,容易造成安装座与车身连接处撕裂,并且当车辆为承载式车身且四个车轮受力不均匀时,车身容易发生变形。由于现有技术独立后悬架安装过程是先将摆臂与安装座固定,然后将安装座与车身相固定,其存在的问题是一方面影响后悬架摆臂安装的准确性,另一方面增加了后悬架安装时间,从而影响整车组装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承载式车身的独立后悬架的安装座总成,解决至少一个上述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承载式车身的独立后悬架的安装座总成,用于将车辆的后悬架的摆臂与车身相连接,所述安装座总成为长形,其能够从所述车身的下侧连接至所述车身,并沿着车辆的横向从所述车身的左纵梁总成沿地板总成延伸至右纵梁总成;所述安装座总成具有用于安装所述摆臂的安装槽,所述摆臂能够连接至所述安装槽。优选地,所述安装座总成包括用于与所述车身连接的长形基座;和与所述长形基座固定连接的安装座,所述安装槽由所述安装座提供。优选地,所述基座沿着车辆的横向从所述车身的左纵梁总成沿地板总成延伸至右纵梁总成,所述基座的轮廓适合于贴合所述车身的所述地板总成。优选地,在安装时,所述基座的两个端部分别固定连接至所述车身的左纵梁总成和右纵梁总成。优选地,在安装时,所述基座的位于所述两个端部之间的至少一部分固定连接至所述车身的所述地板总成。优选地,所述基座总体上为“几”字形结构。优选地,所述安装座为长形,并沿着所述基座的大部分延伸。优选地,所述安装座以叠盖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基座上,在安装座和基座之间形成沿着所述安装座延伸的空腔。优选地,所述安装座包括安装座本体,所述安装座本体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挡板,其沿所述安装座本体的侧向固定连接至所述安装座本体,从而在所述挡板与所述安装座本体侧面之间限定了所述安装槽;其中,所述安装槽向车身外侧以及下侧方向敞开,以便于接纳所述摆臂。优选地,所述安装座本体具有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处的安装孔一,所述挡板具有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处且与所述安装孔一对应的安装孔二,用于将所述摆臂与所述安装槽铰接;所述安装座本体具有邻近于所述安装孔一设置的操作孔,所述操作孔允许人手或工具进入以从所述安装槽外侧接近所述安装孔一。在本专利技术中纵向为从车头与车尾之间的方向,横向为左纵梁总成与右纵梁总成之间的方向。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至少存在以下技术效果I)本专利技术的安装座总成能够从所述车身的下侧连接至所述车身,并沿着车辆的横向从所述车身的左纵梁总成沿地板总成延伸至右纵梁总成,本专利技术将地板总成、左纵梁总成和右纵梁总成连接成一个整体,相比于在左右两个车轮之间设置横板连接左右摆臂的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安装座总成能够保证承载式车身的整体结构强度和刚度,从而解决了承载式车身容易变形及安装座与车身连接处容易撕裂的问题。2)本专利技术包括与安装座固定连接的长形基座,在安装座和基座之间形成沿着所述安装座延伸的空腔,增加了车身的抗撕裂能力,减少了承载式车身的变形。3)本专利技术只需将摆臂插入安装槽并与安装槽固定即可实现后悬架与车身的连接,相比于以前先将摆臂与安装座固定,然后将安装座与车身相固定的做法,一方面能保证独立后悬架摆臂安装的准确性,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后悬架安装时间,从而提高整车组装效率。4)即使独立后悬架的结构形式发生改变,只要保证摆臂能够插入安装槽,就不会引起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安装座总成重新设计的问题,从而为独立后悬架提供了一个通用性的安装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安装座总成透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安装座总成组装过程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挡板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后悬架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安装座总成的仰视图;图6为图5的A向剖视轮廓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安装座总成与地板总成、左纵梁总成和右纵梁总成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其视角是从地板总成朝向车顶方向;图8为图7的B部放大示意图。图中标号如下100-安装座总成,101-后右挡板,102-后左挡板,103-安装座本体,104-基座,105-前左挡板,106-前右挡板,107-空腔,108-安装耳,109-挡板,110-安装孔一,111-安装孔二,112-操作孔;200-后悬架,201-摆臂;300-左纵梁总成;400-地板总成;500-右纵梁总成;600-安装槽。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安装座总成100,用于将图4所示的后悬架200的摆臂201与车身相连接,具体的,是与左纵梁总成300、地板总成400、右纵梁总成500相连接。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安装座总成透视图,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安装座总成100包括基座104和由安装座本体103和挡板109组成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为长形,并沿着所述基座104的大部分延伸。所述基座104的轮廓适合于贴合所述车身的所述地板总成400,并且两个端部分别固定连接至所述车身的左纵梁总成300和右纵梁总成500,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增加两个端部之间的至少一部分固定连接至所述车身的所述地板总成400的设计,从而增加承载式车身的整体结构强度和刚度。安装座总成100为长形,其能够从所述车身的下侧连接至所述车身,并沿着车辆的横向从所述车身的左纵梁总成300沿地板总成400延伸至右纵梁总成500 ;安装座总成100将左纵梁总成300、地板总成400、右纵梁总成500连接成一个整体,从而保证承载式车身的整体结构强度和刚度。所述安装座总成100具有用于安装摆臂201的图5所示的安装槽600,所述摆臂201能够连接至所述安装槽600。所述安装座本体103具有安装孔一 110,所述挡板109具有安装孔二 111。以图2所示的视角来看,所述挡板由形状相同的后右挡板101、后左挡板102、前左挡板105和前右挡板106组成。如图3所示,所述各挡板均为“L”形结构,所述挡板109具有安装耳108。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安装座总成组装过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先将安装座本体103安装于基座104,随之将挡板109安装于安装座本体103 ;如图7所示,然后将基座104固定于左纵梁总成300、地板总成400和右纵梁总成500,最后将后悬架200的摆臂201可转动的与本专利技术的安装座总成连接,具体地,螺栓(图中未示出)通过安装孔一 110和安装孔二 111将摆臂201与所述安装槽600铰接。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座本体103、基座104、挡板109、车身相互之间的连接为焊接。如图2所示,基座104总体上为为“几”字形结构,为长形,用于与所述车身连接。如图6所示,安装座以叠盖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基座104上,在安装座和基座104之间形成沿着所述安装座延伸的图6所示的空腔107。具体的所述安装座本体103具有凹陷区从而使其形状为“U”字形结构。如图2所示,所述安装耳108用于与所述安装座本体103固定连接。安装槽600由所述安装座提供,具体为挡板109沿所述安装座本体103的侧向固定连接至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承载式车身的独立后悬架的安装座总成(100),用于将车辆的后悬架(200)的摆臂(201)与车身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总成(100)为长形,其能够从所述车身的下侧连接至所述车身,并沿着车辆的横向从所述车身的左纵梁总成(300)沿地板总成(400)延伸至右纵梁总成(500);所述安装座总成(100)具有用于安装所述摆臂(201)的安装槽(600),所述摆臂(201)能够连接至所述安装槽(60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浦传波,闻培培,陈君,李国林,李宏华,李功赋,赵福全,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