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床全自动进给调节装置的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80785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7 23:22
一种机床全自动进给调节装置的控制方法,属于工业控制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开始;2、读取AD转换的结果;3、计算位置值;4、与参考值进行比较;5、位置调节;6、位置指令输出;7、结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机床全自动进给调节装置性能稳定、调节精度高、反应灵敏、适应环境能力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工业控制
,特别涉及。
技术介绍
机床是将金属毛坯加工成机器零件的机器,它是制造机器的机器,所以又称为”工作母机”或”工具机”,习惯上简称机床。现代机械制造中加工机械零件的方法很多除切削加工外,还有铸造、锻造、焊接、冲压、挤压等,但凡属精度要求较高和表面粗糙度要求较细的零件,一般都需在机床上用切削的方法进行最终加工。在一般的机器制造中,机床所担负的加工工作量占机器总制造工作量的40%-60%,机床在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建设中起着重大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机床全自动进给调节装置包括微处理器、位置给定单元、位置检测单元、信号调理单元、执行单元和调节对象,其中为值给定单元的输出端和微处理器的输入端相连接,位置检测单元固定在调节对象上,位置检测单元的输出端和信号调理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信号调理单元的输出端和微处理器的输入端相连接,微处理器的输出端和执行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执行单元的输出端和调节对象相连接。工作时位置检测单元实时检测调节对象的位置值并将信号发送给信号调理单元,信号调理单元将信号处理后发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对位置值进行AD转换通过程序计算并和位置给定值进行比较,调整控制信号的输出,向执行单元发送新的指令,实现对机床位置进给的调节。,包括如下步骤 (1)开始; (2)读取AD转换的结果; (3)计算位置值; (4)与参考值进行比较; (5)位置调节; (6)位置指令输出; (7)结束。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机床全自动进给调节装置性能稳定、调节精度高、反应灵敏、适应环境能力强。附图说明图1为机床全自动进给调节装置结构框 图2为机床全自动进给调节装置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详细结构结合实施例加以说明。该机床全自动进给调节装置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微处理器选择型号为AT89C51,调节对象为机床,位置检测使用霍尔传感器SS400. 机床全自动进给调节装置主要微处理器、位置给定单元、位置检测单元、信号调理单元、执行单元和调节对象,其中为值给定单元的输出端和微处理器的输入端相连接,位置检测单元固定在调节对象上,位置检测单元的输出端和信号调理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信号调理单元的输出端和微处理器的输入端相连接,微处理器的输出端和执行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执行单元的输出端和调节对象相连接。如图2所示,工作时位置检测单元实时检测调节对象的位置值并将信号发送给信号调理单元,信号调理单元将信号处理后发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对位置值进行AD转换通过程序计算并和位置给定值进行比较,调整控制信号的输出,向执行单元发送新的指令,实现对机床位置进给的调节。,包括如下步骤 1)开始; 2)读取AD转换的结果; 3)计算位置值; 4)与参考值进行比较; 5)位置调节; 6)位置指令输出; 7)结束。权利要求1.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开始;2)读取AD转换的结果;3)计算位置值;4)与参考值进行比较;5)位置调节;6)位置指令输出;7)结束。全文摘要,属于工业控制
包括以下步骤1、开始;2、读取AD转换的结果;3、计算位置值;4、与参考值进行比较;5、位置调节;6、位置指令输出;7、结束。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机床全自动进给调节装置性能稳定、调节精度高、反应灵敏、适应环境能力强。文档编号B23Q15/013GK102990471SQ201210509768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4日专利技术者李翠, 颉垚 申请人:沈阳洪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床全自动进给调节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开始;2)读取AD转换的结果;3)计算位置值;4)与参考值进行比较;5)位置调节;6)位置指令输出;7)结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翠颉垚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洪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