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CT设备以及隔栅的移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78394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7 20: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PET-CT设备以及隔栅的移动机构,公开的移动机构包括用于支撑隔栅的机架、设于机架上并沿轴向延伸的导轨,隔栅能够沿导轨移动;还包括驱动隔栅移动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直接设置于机架上。该移动机构的驱动装置直接设置于机架上,则驱动装置可以基本位于机架的实体部分和导轨之间的空间内,不会增加整个移动机构的轴向长度,可以将移动机构的轴向长度基本上控制为机架与导轨轴向长度之和,即充分利用了轴向空间。相较于背景技术中将驱动装置在导轨端部基础上继续沿轴向设置的方案,显然,本方案将驱动装置直接设于机架上能够显著减小移动机构的整体长度,从而降低PET机和CT机之间的距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PET-CT设备以及隔栅的移动机构
技术介绍
PET-CT设备是将PET机与CT机融为一体的设备,由PET机扫描提供病灶详尽的功能与代谢等分子信息,而CT机扫描可提供病灶的精确解剖定位,一次显像可获得全身各方位的断层图像,具有灵敏、准确、特异及定位精确等特点,从而达到早期发现病灶和诊断疾病的目的。请参考图1-2,图1为隔栅位于PET-CT设备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隔栅轴向移动至另一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所示为PET-CT设备的基本结构,隔栅15位于CT机扫描区域A与PET机扫描区域B之间,用于切换PET-CT的两种成像模式(2D和3D模式),隔栅15的位置决定了图像是成2D还是3D模式。当隔栅15位于PET扫描区域B外侧,如图1所示的状态,则为3D图像;当隔栅15位于PET扫描区域B内部,如图2所示的状态,为2D图像。目前,隔栅15两个位置的切换为自动控制,一般通过隔栅15的移动机构实现隔栅15位置的切换,移动机构包括支撑隔栅15的机架和驱动装置。请继续参考图3-4,图3为一种典型的隔栅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图3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机架14的主体大致呈环状,隔栅15能够沿其中心孔轴向移动,隔栅15也呈环状。隔栅15上设有导轨16,导轨16起到支撑隔栅15并便于隔栅15移动的作用。图中导轨16位于机架14右侧的环状壳体内部。该移动机构还包括驱动隔栅15移动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丝杠13、传动带17、涨紧轮12以及电机11,驱动装置沿轴向设置,如图3所示,电机11驱动传动带17转动,传动带17驱动丝杠13转动,进而带动隔栅15左移或是右移。该驱动装置在导轨16端部的基础上继续沿轴向延伸,使得整个移动结构的轴向长度偏长,而移动机构位于CT机和PET机之间,导致CT机与PET机之间距离较长。PET-CT扫描设备的工作原理是将CT机扫描的CT图像和PET机扫描的PET图像进行融合。这就要求扫描床承载患者在CT机扫描区域A扫描后,移动至PET机扫描区域B进行PET扫描时,要保证扫描床在两个扫描区域之间切换过程中,床板的定位位置和变形完全一致。如果CT机扫描区域与PET机扫描区域的距离较长,扫描床的切换距离相应比较长。从机械结构实现的角度,在较长距离上要保证物体运动前后的位置一致性及在任何一点的重复定位的较高精度,显然非常困难;另外,切换距离较大时,床板本身长度及伸出去的距离均会比较长,形成更长的悬臂,对床板支撑系统的承载能力有极其不利影响,即同样载荷情况下,要求床板支撑系统必须更加强壮,给支撑系统设计增加了较大难度。可见,隔栅15移动机构驱动装置如图3-4设置时,增加了 PET机和CT机之间的距离,导致扫描图像融合效果较差、失真,且增加了扫描床支撑系统的设计难度。有鉴于此,如何改进隔栅的移动机构的结构,以降低PET机和CT机之间的距离,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为提供一种PET-CT设备以及隔栅的移动机构。该移动机构能够降低PET机和CT机之间的距离。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隔栅的移动机构,用于驱动隔栅沿轴向移动,移动机构包括用于支撑隔栅的机架、设于所述机架上并沿轴向延伸的导轨,所述隔栅能够沿所述导轨移动;还包括驱动所述隔栅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直接设置于所述机架上。该移动机构的驱动装置设置于机架上,则驱动装置可以基本位于机架的实体部分和导轨之间的空间内,不会增加整个移动机构的轴向长度,可以将移动机构的轴向长度基本上控制在机架与导轨轴向长度之和,即充分利用了轴向空间。相较于
技术介绍
中将驱动装置在导轨端部基础上继续沿轴向设置的方案,显然,本方案将驱动装置直接设于机架上能够显著减小移动机构的整体长度,从而降低PET机和CT机之间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推拉杆,所述推拉杆的一端能够铰接于隔栅,另一端与设于所述机架上的铰接块铰接,前一铰接轴线与后一铰接轴线平行;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驱动所述铰接块在所述机架上移动以远离或靠近所述隔栅的驱动件,所述铰接块的移动方向垂直于铰接轴线。优选地,所述驱动件为电机。优选地,所述铰接块的移动方向垂直于所述隔栅的移动方向。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于所述机架上的导向件,所述导向件包括丝杠,所述铰接块包括与所述丝杠配合的螺母;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丝杠转动。优选地,所述导向件还包括两个设于所述机架上且与所述丝杠平行设置的滑轨,所述丝杠位于两所述滑轨之间,两所述滑轨相对的一侧均设有滑槽;所述螺母的两侧能够分别插入两所述滑槽内滑动。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两组水平设置且相对隔栅竖直中心线对称地分布于隔栅两侧的所述推拉杆、所述导向件,以及所述铰接块;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水平设置的横杆,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横杆平行,所述横杆通过第一传动带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两个所述丝杠的端部通过与各自对应的第二传动带分别与所述横杆的两端传动连接。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和传动件,所述传动件包括传动带,所述传动带的两端均用于连接隔栅;所述电机驱动所述传动带正向或反向传动时,所述传动带的一端驱动隔栅沿轴向伸出或另一端驱动隔栅沿轴向缩回。优选地,所述传动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上并沿轴向延伸的支撑臂,以及第一滚轴、第二滚轴、第三滚轴、第四滚轴;所述传动带的一端连接隔栅,另一端依次绕于所述支撑臂的端部、第一滚轴、第二滚轴、第三滚轴以及第四滚轴,再连接隔栅;第一滚轴和第二滚轴之间的传动带,与第三滚轴、第四滚轴之间的传动带具有预定角度。优选地,所述传动件还包括涨紧滚轴,所述传动带绕于所述第二滚轴后经所述涨紧滚轴再绕于所述第三滚轴。优选地,所述预定角度为90度;所述机架设有两组沿所述机架对角线对称设置的所述传动件。优选地,所述电机设于所述机架上对应于所述对角线的一顶角处;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环形的驱动带,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驱动所述驱动带传动;所述驱动带同时驱动两组所述传动件的所述第二滚轴转动。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涨紧所述驱动带的驱动涨紧滚轴。本专利技术提供的PET-CT设备,包括PET机和CT机,以及隔栅,所述隔栅位于所述PET机扫描区域和所述CT机扫描区域之间;还包括驱动所述隔栅轴向移动的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为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隔栅的移动机构。 由于上述移动机构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该移动机构的PET-CT设备也具有相同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隔栅位于PET-CT设备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隔栅轴向移动至另一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典型的隔栅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图3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隔栅的移动机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主视图;图6为图5的左视图;图7为图5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5的俯视图;图9为图7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隔栅的移动机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主视图;图11为图10的左视图;图12为图1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12中C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4为图12中B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4 中11电机、12涨紧轮、13丝杠、14机架、15隔栅、16导轨、17传动带、B PET扫描区域、A CT扫描区域;图5-14 中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隔栅的移动机构,用于驱动隔栅(20)沿轴向移动,移动机构包括用于支撑隔栅(20)的机架(21)、设于所述机架(21)上并沿轴向延伸的导轨(22),所述隔栅(21)能够沿所述导轨(22)移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所述隔栅(20)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直接设置于所述机架(21)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卫刚梁国栋杨波高岩田胜辉赵国涛王云琴王清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东软医疗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