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机,包括金属外壳、电刷以及电容,该电容包括未进行封装的第一金属片、第二金属片以及夹设在该两个金属片之间的绝缘片,该第一金属片电连接至该电刷,该第二金属片电连接至该金属外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机中采用了未封装的电容,有效降低了电容占用的空间,而且,呈片状电容可被灵活地固定在电机或端盖内部狭小的空间中,几乎不必专门为该电容预留出放置空间,因此,有利于电机及端盖的小型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机端盖组件。(*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机及其端盖组件
本技术涉及电机及其端盖组件。
技术介绍
在具有电刷及换向器的电机的工作过程中,换向器相对碳刷转动时会有电火花以及射频干扰信号。射频干扰信号会传播出马达而干扰到电源,进而干扰到连接至该电源的电路或马达附近的其它没有设置屏蔽的电路。通常在电机上串联扼流圈或在电机上并联电容以滤除该射频干扰信号。然而,连接至电机的扼流圈或者电容通常都是市面上封装好的产品,体积通常较大,要占用马达内部一部分宝贵的空间,不利于电机的小型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有利于小型化的电机及其端盖。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机,包括金属外壳、固定于该金属外壳一端的绝缘端盖、安装在该端盖上的电刷以及电容,其特征在于,该电容包括第一金属片、第二金属片以及夹设在该两个金属片之间的绝缘片,该电容夹设在该端盖与该外壳之间,并使得该第一金属片电连接至该电刷,该第二金属片贴合至该金属外壳从而电连接至该金属外壳。优选地,该端盖包括垂直于该电机的轴向的端板,该第一金属片至少一部分贴合至该端板面向该外壳并与该外壳接触的表面并使得该第二金属片部分贴合至该金属外壳而形成电连接。优选地,该端盖还包括电连接至该电刷并且用于连接外部电源的连接片;该第一金属片部分贴合至该连接片而形成电连接。优选地,该端盖包括沿该电机的轴向延伸的凸缘,该凸缘与该金属外壳的内壁紧密配合;该第一金属片至少一部分贴合至该凸缘径向外壁并使得该第二金属片部分贴合至该金属外壳而形成电连接。优选地,该电容还部分贴合至该凸缘径向内壁。优选地,该端盖还包括电连接至该电刷并且用于连接外部电源的连接片;该第一金属片部分贴合至该连接片而形成电连接。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机端盖组件,用于组装至一个电机的金属外壳,该外壳一端开口 ;该电机端盖组件包括端板、自该端板垂直向外延伸并与所述外壳的开口匹配的凸缘、安装在该端板上的电刷、电容以及用于电连接外部电源并电连接至该电刷的连接片, 该电容包括未进行封装的第一金属片、第二金属片以及夹设在该两个金属片之间的绝缘片,该第一金属片电连接至该连接片,该电容至少一部分贴合至该凸缘外壁以使得该电机端盖组件组装至所述电机时该第二金属片贴合并且电连接至所述外壳。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机端盖组件,用于组装至一个电机的金属外壳,该外壳一端开口 ;该电机端盖组件包括端板、安装在该端板上的电刷、电容以及用于电连接外部电源并电连接至该电刷的连接片,该电容包括未进行封装的第一金属片、第二金属片以及夹设在该两个金属片之间的绝缘片,该第一金属片电连接至该连接片,该电容至少一部分贴 合至该端板面向所述外壳并与所述外壳接触的表面并使得该电机端盖组件组装至所述电 机时该第二金属片贴合并且电连接至所述外壳。本技术的电机及端盖中采用了未封装的电容,有效降低了电容占用的空间, 而且,呈片状电容可被灵活地固定在电机或端盖内部狭小的空间中,几乎不必专门为该电 容预留出放置空间,因此,有利于电机及端盖的小型化。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以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 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较佳实施方式的电机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电机沿其轴线的剖视示意图。图3是图1的电机的端盖的示意图。图4是图3的电机的电容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图5是图2的剖视视图中方框S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是图1的电机的电刷与电容之间的连接原理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另一实施方式的电机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又一实施方式的电机的局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技术的 技术方案及其他有益效果显而易见。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 以限制。附图中显示的尺寸仅仅是为了便于清晰描述,而并不限定比例关系。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的电机1包括大致呈杯状的金属 外壳10、容置在该外壳10内的永磁体12及转子14、封闭外壳10的开口的端盖20、电刷30 以及电容40。永磁体12固定至外壳10的内壁,转子14包括转轴16及同轴地固定至转轴的铁 芯17、换向器18以及缠绕至铁芯的线圈。转轴16的两端通过轴承19分别固定至外壳10 及端盖20,并使得铁芯17被永磁体12包围。如此,当外部直流电源通过电刷30及换向器 18向线圈通电时,转子14便转动从而使电机1工作。端盖20由绝缘材料制成,包括一个位于电机轴向端面上的大致呈圆形的端板22、 自靠近端板22边缘处向外延伸的大致呈管状的凸缘24以及两个由导电材料制成的连接片 26。凸缘24与金属外壳10的内壁紧密配合,以使端盖20与外壳10紧密连接。连接片26 穿过端板22而固定至端盖20,并且设置在靠近凸缘24的位置。电刷30通过固定至端盖 20的电刷架28而可滑动地设置在端盖20上,两个电刷30分别电连接至对应的连接片26。请再结合图4及图5,电容40包括未进行封装的第一金属片42、第二金属片44以 及夹设在该两个金属片42,44之间的绝缘体本实施例中为绝缘片46。金属片42,44可由 筒、锡、铝等制成,绝缘片46可由纸张,聚酯,聚苯乙烯,聚四氟乙烯等制成,如此,电容40呈 薄片状。电容40被折叠以使得其一部分41通过粘合剂贴合在凸缘24的外壁并使第二金属片44暴露在该外壁,一部分43通过粘合剂贴合至凸缘24的内壁,一部分45通过焊接贴合至与对应连接片26并使第一金属片42与连接片26电连接。如此,第一金属片42电连接至电刷30。当将凸缘24插入外壳10时,电容40贴合在凸缘24的外壁的部分便紧密夹设在凸缘24与金属外壳10的内壁之间,从而方便地实现第二金属片44与金属外壳10之间的电连接,其电路原理图如图6所示。如此,各连接至对应电刷的电容40通过外壳10接地,从而起到抑制电火花以及射频干扰信号的作用。由于采用了未封装的电容10,因此节省了封装电容的材料,有效降低了电容占用的空间。而且,呈片状电容可被灵活地固定在狭小的空间中,几乎不必专门为该电容预留出放置空间, 因此,有利于电机及端盖的小型化。可以理解,电容40位于端盖20上的位置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电容有一部分夹设在端盖20与外壳10之间,以在端盖20组装至外壳10时第二金属片44电连接至金属外壳10便可。比如,如图7所示的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设置电容40的一部分贴合至端板面向外壳10并与外壳10接触的表面23,如其外缘部分,并使得第二金属片44电连接至金属外壳10。将电容40 —部分折叠并贴合至凸缘24的内壁起到了加固电容40与端盖20之间的连接的作用。然而可以理解,在电机振动较小的情况下,电容40也可不必有一部分贴合至凸缘24的内壁,此时电容40无需折叠,其一端固定至凸缘24外壁,另一端固定至连接片 26,如图8所示。同时,连接片26在设置是为了方便连接外部直流电源,然而可以理解连接片26也可不必设置,此时第一金属片42可直接电连接至电刷30。可以理解,在其它未设置端盖的实施方式中,电容40也可容置在外壳10中,比如直接贴合在外壳10的内壁,从而使一个金属片直接与外壳10电连接,再将另一金属片直接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机,包括金属外壳、固定于该金属外壳一端的绝缘端盖、安装在该端盖上的电刷以及电容,其特征在于,该电容包括第一金属片、第二金属片以及夹设在该两个金属片之间的绝缘体,该电容夹设在该端盖与该外壳之间,并使得该第一金属片电连接至该电刷,该第二金属片贴合至该金属外壳从而电连接至该金属外壳。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茂雄,李童杰,罗庆斌,魏新鹏,钟慧婷,
申请(专利权)人: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