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清直角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7532 阅读:2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用清直角机,其结构是由机头、工作支架、底座和操作平台组成,工作支架固定在底座的右侧上部,其结构是由立柱和工作臂组成,工作臂通过升降滑套与立柱连接,机头通过锁紧铰链设置在工作臂的左端部,操作平台设置在底座的左侧上部,其结构是由转盘、中滑盘、上滑盘和工作台组成,转盘通过芯轴与底座连接,中滑盘通过燕尾结构与转盘连接,上滑盘通过燕尾结构与中滑盘连接,工作台设置在上滑盘的上部。该清直角机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适应工件平面上角度变化的需要,在无退刀槽时的加工和直线运动精度的控制。(*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提供一种机加工机械,具体地说是一种多用清直角机。2、
技术介绍
现在很多机械零件因为紧凑设计的缘故,要求零件与零件之间相互配合的间 隙越来越小,这就要求保持完整的内直角来保证相互之间的装配间隙,而这种内 直角没有退刀槽使得加工非常困难。传统的内直角加工一般是利用插床来进行加 工而且必须有足够的退刀槽,显然插床不合适。市场上通用插床和带有插头功能的铣床可以进行"插"加工的功能,但是它 们加加工范屈和加工方式很不适合这类板型零件,适应不了角度的变化,它们均 没有手动操作的功能。为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动手设计了这台"清直角机"。3、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多用清角机,其结构是由机头、工作支架、底座和操作平台组 成,工作支架固定在底座的右侧上部,其结构是由立柱和工作臂组成,工作臂通 过升降滑套与立柱连接,机头通过铰链设置在工作臂的左端部,操作平台设置在 底座的左侧上部,其结构是由转盘、中滑盘、上滑盘和工作台组成,转盘通过芯 轴与底座连接,中滑盘通过燕尾结构与转盘连接,上滑盘通过燕尾结构与横向滑 盘连接,工作台设置在横向滑盘的上部。本技术的优点是-在设计中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不能解决的,平面上角度变化的需要,无退刀槽 时的加工和直线运动精度的控制。本技术韵"清直角机"专门适应子设计紧凑的机械零件的各种内角的加 工,设计有机动和手动操作两种方式,通过一个操作手柄来完成。在"空档"上, 使用手动操作,手动操作可以使操作工人利用入手的触觉来适应无退刀槽到底的 感觉。在其余的两个档位上是机动操作,分为两种速度,能完整的模拟插床的模 式。动力"插头"设计分为两种操作状态。机动操作模拟了插床"插"功能,手 动操作来实现加工量很小、无退刀槽加屈惑。4、 附图说明附图l是清角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樹屈2是清角机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变速箱的齿轮传动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插刀头的传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底座l、立柱2、齿条3,升條滑套4、变速箱5、变速手柄6、 插刀头7、中滑盘8、锁紧铰链9、上滑盘丝杠驱动手柄10、上滑盘11、工作台 12、中滑盘丝杠驱动手柄13、中滑盘14、转盘芯轴15、转盘16、转盘压块17、 铰链锁紧手柄18、工作臂19、升降滑套驱动手柄20、电机21、电机轴端齿轮22、 一轴复合齿轮23、 二轴24、滑键二轴25、变速复合齿轮26、三轴被动齿轮27、 三轴28、三轴摇柄齿轮29、摇柄30、 二轴被动齿轮31、拨叉32。 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多用清直角机,如附图1一4所示,主要是由机头、工作支架、 底座1和操作平台组成,工作支架周定在底座1的右侧上部,其结构是由立柱2 和工作臂19组成,工作臂19通过升降滑套4与立柱2连接,机头通过锁紧铰链9 设置在工作臂19的左端部,操作平台设置在底座1的左侧上部,其结构是由转盘 16、中滑盘14、上滑盘11和工作台12组成,转盘16通过芯轴15与底座1连接, 中滑盘14通过燕尾结构与转盘16连接,上滑盘11通过燕尾结构与中滑盘11连 接,工作合设置在上滑盘ll的上部。如附图3—4所示,机头是由电机21、变速箱5和清角插刀头7组成,电机 21与变速箱5固定在一起,变速箱5中设置有三根轴,其中一轴24上设置有一轴 复合齿轮24, 一轴复合齿轮24酌大齿轮与电机轴端齿轮22相啮合,小齿轮与滑 键二轴25左端的被动齿轮31相啮合,滑键二轴25的右端设置变速复合齿轮26, 变速复合齿轮26的大齿轮与三轴28右端的被动齿轮27相啮合,小齿轮与设置有 摇柄30的摇柄齿轮29相啮合,摇柄30与插刀头7的拨插32滑动连接,插刀头7 通过燕尾滑道设置在变速箱5的壳体外部。变速箱5壳体外部设置有变速手柄6,变速手柄6通过拨叉与滑键二轴25上 的变速复合齿轮26滑动连接。三轴28的右端向变速箱5机壳伸出与手动清角手柄连接。连接工作臂19与机头之伺的锁紧铰链9上部设置有锁紧手柄18。立柱2上设置有齿条3与升條滑套4上的升條手柄20驱动的升降齿轮柑啮合, 类似于立式台钻的升降结构。中滑盘14和上滑盘11通过上下丝杠驱动手柄10、 13实现工作台的横向和纵 向的移动,转盘16实现工作台以芯轴15为轴心的转动,转盘压块17起着对转盘 的周定作用。 实施例-本技术的清角机,其底座、齿轮箱体、立柱、工作臂和燕尾结构等部分零件采用铸造件。工作臂也可以用45 钢制成。其余零件采用标准机械加工。梯形螺 纹丝-杠采用调质处理以保证不变形和保持相应的强度。本技术的"多用清直角机"能够方便的加工进行各类面板实际尺寸中要 求的各种直角的加工。直线行程达到70mm.精度能达到0. Olmm。使用时,将需要进行加工的零件用螺钉、压板等用具固定在工作台上,被加工 零件要进行"插"加工的的中心部位最好设定在工作台中心。根据图纸要求来确 定运动的方向,精度高的要求用百分表找正,反复迸行,直到达到要求为止。再依次调整"插刀头"部分,通过调整高低、角度、装上"插刀"后行程的下 死点。调整下死点的方法是,先将插头对到下死点略髙一些,再利用升條手柄一 点一点向下调整。这点非常关键。需要精心、反复的调整。根据被加工零件的材料、尺寸等不同情况,确定机动加工或手动加工。手动加 工时需要将电机关闭后进行。加工步骤一、 机动采用三相电动机带动的三级齿轮传动方式,借以获得较大的动力。 设计有两种速度,有每分钟64转和101转。这样可以适应不词材料的加工。二、 手动将变速手柄打到空挡位置能实现手动操作。用手上下运动实现手动 插功能。三、 插头部分采用圆形立柱支撑、齿条升降装置方便的实现插头机构整体升降。 立柱的旋转和齿轮箱后面的圆形连接使得插头旋转角度多样,配合工作台的旋转, 这样设计本机使得能适应工作台平面上任何角度的加工。西、"插头"行程为70mm,运动方式采用偏心轮驱动。五、 工作台设计成圓形直径为5GQ咖。工作台能在X、 Y方向准确的移动,能 整体旋转IOO。左右,X、 Y方向均能直线运动200mra左右,采用手轮手动控制, 均设计有刻度盘来控制尺寸。六、 控制移动的丝杠采用双推力轴承控制间隙,丝母分成两半中间加弹簧支撑 韵特殊设计借以消餘相互运动伺隙。本技术"清直角机"是一款台式结构,能垂直进行直线往复运动小型插床, 通过工作台和横梁的旋转能满足600X600鹏平面上任何角度的内直角清角的加工。 这种结构适用于铝(铝合金)制品的清直角的加工,工作台和橫梁旋转使得在平 面上达到任何角度的适应,这种旋转形式的操作平台设计目前市场上没有类似产 品出售,这方面有着非常明显的加工优势。权利要求1、多用清直角机,包括机头、工作支架、底座和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工作支架固定在底座的右侧上部,其结构是由立柱和工作臂组成,工作臂通过升降滑套与立柱连接,机头通过锁紧铰链设置在工作臂的左端部,操作平台设置在底座的左侧上部,其结构是由转盘、中滑盘、上滑盘和工作台组成,转盘通过芯轴与底座连接,中滑盘通过燕尾结构与转盘连接,上滑盘通过燕尾结构与中滑盘连接,工作台设置在上滑盘的上部。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清直角机,其特征在于机头是由电机、变速箱 和清角插刀头组成,电机与变速箱固定在一起,变速箱中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多用清直角机,包括机头、工作支架、底座和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工作支架固定在底座的右侧上部,其结构是由立柱和工作臂组成,工作臂通过升降滑套与立柱连接,机头通过锁紧铰链设置在工作臂的左端部,操作平台设置在底座的左侧上部,其结构是由转盘、中滑盘、上滑盘和工作台组成,转盘通过芯轴与底座连接,中滑盘通过燕尾结构与转盘连接,上滑盘通过燕尾结构与中滑盘连接,工作台设置在上滑盘的上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逄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超越数控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