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供机械加工用的切削锥。
技术介绍
目前,使用的铰刀均为单锥刃,加工时,将对象零件待铰孔的切削余量一次切除,达到成品尺寸。这样,常常由于被剥离的金属层较厚,而出现铰削后的内孔表面光洁度差、棱边度大和尺寸不稳定等质量问题,同时,还由于单锥刃承受负荷大,磨损快,因而一次修磨使用寿命也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产品光洁度,减少棱边度,尺寸稳定,寿命和的改进型切削锥。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公知铰刀结构的基础上,将工作部分至少开有一道带角度的环形槽,形成多个切削锥,接着,分别磨出各段直径尺寸不等的外圆,靠工作部分前端的外圆直径小,向着柄部方向,依次增大,靠颈部的工作部分外圆直径尺寸则为被铰削内孔成品尺寸上限值减去铰刀制造公差,从而使铰刀整个工作部分的外圆构成一个阶梯形,然后,将各切削锥磨出相应的后角,形成刃口,即成为新型切削锥。本技术适于各种结构钢零件及有色金属零件通孔的铰削加工。这种铰刀在同等条件下,与公知铰刀比较,具有以下优点铰孔质量高,且稳定,实用性广,使用寿命长,制造简单,修磨容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局部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A-A法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中,柄部(3)的前端设有一颈部(2),颈部的前端为工作部分(1),工作(1)部分开有两道带角度的环形槽(4)和(5),形成切削锥(6)和(7),切削锥(6)、(7)和(8)分别与铰刀轴线成30度到45度夹角,其最佳值为35度。工作部分磨制成三个直径尺寸不等的外圆(9)、(10)和(11),外圆(9)小于外圆(10),外圆(10)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切削锥,柄部的前端设有一颈部,颈部的前端为工作部分,其特征是:工作部分至少开有一道带角度的环形槽,形成一个以上的切削锥。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