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70532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4 1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铝管。在该铝管本体的外周壁上至少设置有第一涂敷层,该第一涂敷层由铝氧化染料形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铝管通过设置的至少第一涂敷层可以轻易地改变铝管的色彩,从而满足人们对多色或渐变色铝管的需求。(*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管
本技术涉及一种铝管。
技术介绍
现有的铝管颜色单调,多为铝管本体颜色,由于不能轻易地实现对铝管色彩的改变,从而不能满足人们对具有渐变色或多色铝管的需求,进而不能满足人们对铝管在家居、 装饰品等方面越来越高的美感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管,从而满足人们对铝管外观的改进需求。本技术所述铝管在铝管本体的外周壁上至少设置有第一涂敷层,所述第一涂敷层由铝氧化染料形成。所述铝氧化染料为已知的金属络合盐酸性染料,主要用于铝及其合金阳极氧化染色。所述铝氧化染料根据对色彩的需求分为各色染料。本技术所述铝氧化染料均为已知、可商购获得的材料,诸如日本奥野(0KUN0)、瑞士科莱恩(Clariant)等品牌以及国内外市场上可购买到的其他品牌的各色铝氧化染料。在所述铝管中,所述第一涂敷层沿着所述铝管的轴向从一端到另一端呈线性增厚。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涂敷层由具有第一色彩的铝氧化染料形成,由于厚度越大, 所用铝氧化染料越多,铝管的色彩就越深,因而线性增厚使第一涂敷层具有沿着铝管的轴向从一端向另一端均匀加深的第一色彩,从而得到具有均匀渐变色的铝管。在所述铝管中,所述第一涂敷层沿着所述铝管的轴向从一端到另一端呈非线性增厚。所述非线性增厚包括阶梯型增厚、曲线型增厚等。在所述的铝管中,所述第一涂敷层由沿着所述铝管的轴向划分成的多个连续的区域构成,其中每两个相邻的区域由具有不同色彩的铝氧化染料形成。在该实施方案中,当每个区域的厚度都是均匀一致时,可以获得具有多种均匀色彩的铝管。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涂敷层由沿着所述铝管的轴向划分成的两个连续的区域构成,这两个连续的区域由具有不同色彩的铝氧化染料形成,当这两个连续的区域都具有均匀一致的厚度时,得到具有两种均匀色彩的铝管。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涂敷层由沿着所述铝管的轴向划分成的两个连续的区域构成,这两个连续的区域中的每一个都沿着所述铝管的轴向从一端到另一端呈线性增厚或者呈非线性增厚,由于厚度的不均匀,可以得到具有一种或两种渐变色彩的铝管。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涂敷层由沿着所述铝管的轴向划分成的两个连续的区域构成, 所述两个连续的区域中的一个区域沿着所述铝管的轴向从一端到另一端呈线性增厚,而另一个区域沿着所述铝管的轴向从一端到另一端呈非线性增厚。在所述的铝管中,在所述第一涂敷层上设置有第二涂敷层,所述第二涂敷层沿着铝管的轴向的长度小于第一涂敷层沿着铝管的轴向的长度,并且所述第二涂敷层由具有与用于所述第一涂敷层的铝氧化染料的色彩不同的色彩的铝氧化染料形成。在该实施方案中,由于形成了两个涂敷层,可以得到具有两种色彩的铝管。在所述的铝管中,在所述第二涂敷层上还设置有依次叠加起来的一个或多个额外涂敷层,其中所述叠加方向为从所述铝管内周壁指向外周壁的径向方向,沿着所述径向方向,所述一个或多个额外涂敷层中每层具有的沿着所述铝管轴向的长度依次递减。在该实施方案中,由于形成了多个涂覆层,可以得到具有多种色彩的铝管。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涂敷层上还设置有第三涂敷层,其中第三涂敷层沿着铝管的轴向的长度小于第二涂敷层沿着铝管的轴向的长度,并且第一、第二和第三涂敷层由具有不同色彩的铝氧化染料形成,从而得到具有三种色彩的铝管。在另一个实施例中, 在所述第二涂敷层上还设置有第三涂敷层,其中第三涂敷层沿着铝管的轴向的长度小于第二涂敷层沿着铝管的轴向的长度,并且第一和第三涂敷层由具有相同色彩的铝氧化染料形成,而第二涂敷层由具有与第一和第三涂敷层不同色彩的铝氧化染料形成。在又一个实施例中,以从所述铝管内周壁指向外周壁的径向方向在所述第二涂敷层上还设置有依次叠加起来的第三涂敷层和第四涂敷层,其中,第三涂敷层沿着铝管的轴向的长度短于第二涂敷层沿着铝管的轴向的长度,而第四涂敷层沿着铝管的轴向的长度短于第三涂敷层沿着铝管的轴向的长度,并且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涂敷层中相邻的两个涂敷层由具有不同颜色的铝氧化染料形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铝管本体的外周壁上形成由铝氧化染料形成的至少一个第一涂敷层来改变招管的色彩。进一步,对于本技术中铝管仅设有一层所述第一涂覆层的结构而言,当第一涂覆层的厚度沿着铝管的轴向增厚时,这能够获得具有渐变色彩的铝管。再进一步,通过将第一涂覆层划分为多个连续区域,并将每相邻两个区域构造成由已知不同色彩的铝氧化染料形成的层结构,或者在第一涂覆层上沿着从铝管内周壁指向外周壁的径向方向依次叠加一个或多个由已知不同色彩的铝氧化染料形成的额外涂覆层, 并且使额外涂敷层中的每层具有的沿着铝管的轴向的长度依次递减,从而使得同一铝管具有不同色彩,以满足人们对多色铝管的需求。另外,可以通过改变铝氧化染料的色彩而轻易地获得具有不同色彩的第一、第二涂敷层或额外的涂覆层,从而得到具有一种或多种均匀或非均匀色彩的铝管,解决了现有铝管颜色单调的问题。附图说明图I为根据本技术的具有线性增厚的第一涂敷层的铝管的截面图。图2为根据本技术的具有包含两个连续的区域的第一涂敷层的铝管的截面图。图3为根据本技术的具有第一涂敷层和第二涂敷层的铝管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解释。本技术所采用的铝氧化染料为现有的市售材料,通过购买获得。本技术中针对各个附图中的用于形成第一和/或第二涂敷层的铝氧化染料描述的色彩均为示例性的,可以替换为其他任何合适的色彩。如图I所示,本技术的铝管10在铝管本体11的外周壁上设置了第一涂敷层 12,第一涂敷层12沿着铝管10的轴向从一端到另一端呈线性增厚。第一涂敷层12由例如绿色的铝氧化染料形成。第一涂敷层12可以通过本领域中公知的铝氧化染色技术形成。 举例来说,第一涂敷层12可以通过如下步骤形成去除铝管表面的油溃,冲洗清洁,化学抛光,铝氧化表面处理,再次冲洗,将铝管垂直浸泡在铝氧化染料中进行上色,然后将铝管按照匀速提拉上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越晚提拉上来的部分所涂敷的铝氧化染料越多,厚度就越大,铝管的色彩也就越深。因此,如图I所示,得到具有均匀渐变的绿色铝管 10。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涂敷层12可以沿着铝管10的轴向从一端到另一端呈非线性增厚,诸如阶梯型增厚、曲线增厚等。在这些实施例中,第一涂敷层12的形成方法与参照图I的第一涂敷层12的形成方法相似,除了最后将铝管按照非匀速提拉上来,从而得到具有非均匀渐变的绿色铝管10。如图2所示,本技术的铝管20在铝管本体11的外周壁上设置了第一涂敷层 22,将第一涂敷层22沿着铝管20的轴向划分成两个连续的区域,为简化描述,分别将这两个区域描述成第一区域22a和第二区域22b。第一区域22a由例如绿色的铝氧化染料形成, 第二区域22b由例如蓝色的铝氧化染料形成。并且第一区域22a和第二区域22b都具有均匀一致的厚度。第一涂敷层22的形成与图I中的第一涂敷层12的形成步骤类似,除了在浸泡上色的步骤中首先将第一涂敷层22的两个区域中的一个例如第一区域22a浸泡在绿色的铝氧化染料中,按照匀速提拉上来之后,然后将铝管倒置,将第一涂敷层22的第二区域 22b浸泡在蓝色的铝氧化染料中,按照匀速提拉上来,从而得到了具有绿色和蓝色两种色彩的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铝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铝管本体的外周壁上至少设置有第一涂敷层,所述第一涂敷层由铝氧化染料形成。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铝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铝管本体的外周壁上至少设置有第一涂敷层,所述第一涂敷层由铝氧化染料形成。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铝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涂敷层沿着所述铝管的轴向从一端到另一端呈线性增厚。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铝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涂敷层沿着所述铝管的轴向从一端到另一端呈非线性增厚。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铝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涂敷层由具有第一色彩的铝氧化染料形成。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铝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涂敷层由沿着所述铝管的轴向划分成的多个连续的区域构成,其中每两个相邻的区域由具有不同色彩的铝氧化染料形成。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铝管,其特征在于,每个区域都具有均匀一致的厚度。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铝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涂敷层上设置有第二涂敷层,所述第二涂敷层沿着所述铝管的轴向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涂敷层沿着所述铝管的轴向的长度,并且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镇喆
申请(专利权)人:沧州贞帝化妆用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