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景辉专利>正文

通风阻视双扣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68351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4 11:06
本通风阻视双扣盒由二个相对的、总体呈浅桶状的扣盒所组成,顶壁为整块、防尘,二壁为百叶,百叶间形成侧气孔;桶底突起有连接凹窝;一个扣盒的顶壁的内侧凸起有高于其顶端的布边卡凸,百叶内端凸起为布边卡凸部;一个扣盒的百叶之间、在桶底的部分,开有正面周边气孔,而相对的另一个扣盒则在桶底的中间部分,开有正面中央气孔,由阻视围包绕。将它们对扣在帘布、门窗磨砂玻璃的通风大口上,即制成了通风阻视的门、窗、帘。侧、正气孔的面积总和,可实现“开多大洞,通多少风”。扣盒可呈圆形,其底壁和左右二壁形成叶轮。连接凹窝嵌有磁铁,扣合方式以磁吸为主。能简单、完全实现通风且阻视;方便自制、安装;易清洗;成本低,应用面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风阻视双扣盒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建筑物、车辆、围栏或类似围绕物的开口处用的固定式或移动式门窗、遮帘(E06B)。
技术介绍
目前,有通风阻视功能的门窗、窗帘,以百叶原理为主,存在着不足。先分析窗帘类。首先看我们家家户户都有的普通布料窗帘。其装法一般是,在窗洞靠室内的外上方,置滑轨、窗帘盒,挂上帘布。帘布外覆于窗洞,悬垂的帘布与墙面的那一点距离,即为气道;帘布的左右二边和下边的三边气道,使得晚上的卧室闭合窗帘时,空气流通勉强够用。但众所周知,现今开发的楼盘,窗洞形式绝大多数为“飘窗”(凸窗),外凸的玻璃窗多为转角、甚至弧面,窗内形成的额外的、宽阔的窗台,被充分利用、摆放,许多人家还置了坐、 卧具一如此一来,布窗帘也不得不随着“内凹”化,即在外凸的窗洞顶部置弯轨、挂帘布, 帘布的左右二边基本贴着玻璃走(距离大就“曝光”了)、底边贴着窗台走,这样,“凹帘”的气道就基本没有了 !再看市面上现有的二类“通风阻视帘”百叶帘和双卷帘(斑马帘),也存在不足。有出土文物证明,早在二千多年以前的我国东汉,就最早运用了“彡”字百叶窗原理。一百五十年前,美国人专利技术了现今常见的百叶帘。但百叶帘的问题、难题很多1.在功能上,其实是“白天弱光百叶”、“装饰百叶”,一到晚上就不中用了,为通风、阻视功能冲突、 不完全叶片角度调节到基本阻视了,也就基本不通风了 ;叶片要很宽,才易将外界视线导视到极近窗户、远离床铺的屋顶或地面,但如此的话,整体就非常厚重了。( “摞V”式百叶原理,调节不便,无法用于窗帘,只用于卫浴门下。)2.在使用上,由大量的绳索牵连,极易失灵;常见的薄铝的叶片极易被风吹而变形、折损,从而“走光”。3.在销售、推广方面,先由各处的窗帘店上门精确测量窗洞,再传给厂家裁片、串接,属于典型的个性化定做,无法大批量生产,故制造成本很高。然后,这稀稀拉拉的散户要货,再运至窗帘店,运费又高了。由于这东西自重很重,用户又经常上下开闭而拽绳,店家必须携墙锤钻上门,代客牢靠安装。这样,店家自己不能制做,代销、安装,耗时耗力、很麻烦,就主打自己的传统布帘,推广百叶帘的积极性很差。4.其“横直、硬重”的结构,不适应现今二大窗型趋势一是“凸窗”、“弧窗” 趋势——这个好理解;二是“大开窗”趋势,即窗洞很宽大(快“顶天立地”了),而脆弱的百叶帘不便制得很宽长(何况进楼道、电梯也不宜),必须几个拼接——麻烦且易走光。故百叶帘远未走进千家万户,其装饰意义远大于实用性!特别是没有几家敢于用在卧室、卫生间。近来韩国人专利技术了双卷帘,在我国已有代理、生产,市场开始启动。原理是宽布条与纱网相隔排列,由上方卷轴分成前后两大块,上下卷动。其优于百叶帘的是,可以完全阻视而通风(即前后的布条与网条相对)。但其不足在于,I.实际通风面积与其通风切口面积(即纱网面积)比值过小。即,实际通风面积并不是每条纱网正面看上去的那样宽大,而3是由前后二块的间距——窄道——而决定的那样的缝隙。2.夜晚调节时,由于外面暗而屋里有灯光,看出去没有参照,很难判断调节、卷动到位否,稍不注意,走光! 3.其上下运动、 横直结构、厂方放样而店家无法自制等特点,带来与百叶帘一样的不足不适应窗型趋势、 成本高、店家无推广积极性。另,它们清洗也不便。再看有关门窗。如卫生间门,由于“怕水”,目前家庭卫生间门的主流产品为“铝合金型材的门框+磨砂玻璃+百叶”,但传统百叶不结实、不美观,增加了制作成本,在同质化的恶性竞争下,大多数厂家已免装百叶一但如此一来,I.不符合有关通风安全规范(我国质监局和建设部联合发布的住宅建设规范规定“卫生间门下部应安装固定百叶,其有效截面积不得小于200平方厘米”)。2.尽管卫生间窗户安装了排气扇,但从门缝底的地面抽气、进气,一是其门缝气道截面远不够小于200平方厘米,二是一些用户会产生厌恶心理。3.由于门扇免去拼装百叶,许多厂家就缩短了门扇的高度(减料),以抬高门缝、满足通风,但这就容易被偷拍、偷窥——许多房屋要出租给别人共用的——这门的结构就不合理了。在重在民生、提高生活品质的今天,保证“住、睡”质量,提倡自然通风、家庭节电 (可少开空调、电扇),不必担心窗外窥视(有偷拍、网上流传的可能)、安心上床,是每个人的需求!但仅这简单一块窗帘,至今没有较好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通风阻视双扣盒,扣合在普通帘布上,即为通风阻视窗帘,为左右开合,能简单、完全实现通风且阻视,实际通风面积也大为增大;基无故障、失灵。店家、甚而用户可方便自制、安装;易清洗;成本低,易推广。扣合在门窗玻璃上,使门窗方便成为通风阻视门窗。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以注塑工艺制成二个相对的、总体呈浅桶状的扣盒,二个扣盒共同点是,由桶底和周壁组成,将浅桶状的扣盒竖立,可将周壁分为顶壁、底壁和左右二壁四大部分;顶壁密实、整块,二壁实为百叶,百叶间形成侧气孔; 桶底突起有连接凹窝。二个扣盒的不同点,一是,一个扣盒的顶壁I的内侧凸起有高于其顶端的布边卡凸2,百叶内端也延伸、凸起为布边卡凸部,另一个则不必;二是,一个扣盒的百叶之间、在桶底的部分,开有正面周边气孔,而相对的另一个扣盒则在桶底的中间部分,开有正面中央气孔,这正面中央气孔的孔缘由阻视围2包绕。叶端面可锯齿化。扣盒可呈圆形、矩形等。若圆形的扣盒,其底壁和左右二壁皆为百叶,形成叶轮。这样,在帘布、磨砂玻璃上开好若干通风大口 4,将其套在扣盒的顶壁布边卡凸及百叶布边卡凸部,快捷定了位,再将另一个扣盒扣上,由磁铁或螺丝完成扣合。结果是,从帘布(玻璃)外面的扣盒看里面的扣盒,若从周遭看对过(扣盒)的对侧,互有百叶,“看不透”;若从正面(即桶底的外底面) 看过去,因阻视围的竖起,也“看不透”。在这阻视的前提下,帘布(玻璃)一侧的(扣盒的) 系列侧气孔、正面气孔的截面积总和,会接近、甚而等同于通风大口,实现“开多大洞,通多少风”。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轻巧扣盒可大批量制造,色彩可丰富多彩,店家、用户可采购扣盒,按自己喜欢的布料,装配成通风阻视的布基窗帘、卫浴门,物美价廉。不仅方便普及家用,还可应用于病床——天花板上的滑轨、滑轮吊挂长丝钩,再挂住此帘布,即成为简易“布隔断”,既安心肉体的换药、治疗与起居,又不影响空气流通。对广大女工、女生的集体宿舍,不但可为窗帘,也可用作个人的“床围”。应用面很广,惠及千家万户。附图说明图I是圆盒之一的主视图,图2是其剖面图,图3是其立体图。图4是圆盒之二的主视图,图5是其剖面图。图6是二个圆盒与帘布的通风大口的边缘扣合的总成及通风阻视原理示意图。图 7是二个圆盒与门窗玻璃的通风大口的边缘扣合的总成及通风阻视原理示意图。图8为矩形双扣盒夹帘布的横截面图。图9为矩形双扣盒夹玻璃的横截面图。图 10为矩形双扣盒的纵截面图(局部)。图11是具有正面中央气孔的矩形扣盒的主视图。图 12是具有正面周边气孔的矩形扣盒的主视图。图13是矩形扣盒的侧视图。图14通风阻视卧室门外面观图,图15为其里面观图。图16为图15的局部放大图。图17、图18为本扣盒的卫浴门应用方案示意图。图19为本扣盒在帘布上的多种布局示意图。图20、图21为本窗帘适用于凸窗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先介绍“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风阻视装置,由二个相对的、总体呈浅桶状的扣盒所组成,其特征是:由桶底和周壁组成,将其竖立,可将周壁分为顶壁、底壁和左右二壁四大部分;顶壁密实、整块,二壁实为百叶,百叶间形成侧气孔;桶底突起有连接凹窝;其中一个扣盒的顶壁的内侧凸起有高于其顶端的布边卡凸,百叶内端也延伸、凸起为布边卡凸部;其中一个扣盒的百叶之间、在桶底的部分,开有正面周边气孔,而相对的另一个扣盒则在桶底的中间部分,开有正面中央气孔,这正面中央气孔的孔缘由阻视围包绕。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景辉
申请(专利权)人:胡景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