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新生专利>正文

一种门窗型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68287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4 1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门窗型材,由框体、扇体和联接二者的五联杆铰链组成,在框体内侧一角端处向内凹形成“L”状的框遮挡,并在内凹处开有槽,槽内设置有密封条A,在框体外侧相对另一角端处延外侧面延伸形成框挡,在框挡端处开有槽,槽内设置有密封条B;在扇体内侧面延伸形成扇挡,在扇挡端处开有槽,在槽内设置有密封条C,扇挡与框遮挡相接触配置,密封条与密封条弹性搭接,在扇体外侧相对一角端处向内凹形成“L”状的扇遮挡,扇遮挡与框挡相接触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密封效果好,更重要的是,门窗扇在关闭状态时,扇体内、外侧面分别与门体的内、外侧面处于一个平面上,使其外型协调、美观,便于卫生清洁擦拭。(*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门窗型材
本技术涉及建材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门窗型材。技术背景目前,各种形状的复合型材被广泛应用到建筑领域的门窗上,门窗扇与门窗框之间的配合基本达到了隔热、隔音、节能的效果。但由于型材的结构所致,门窗扇在关闭状态时,门窗扇内、外侧面与门窗框的内、外侧面并不处于一个平面上,即室内一侧的门窗扇突出在门窗框外,室外一侧的门窗扇凹在门窗框内,造成整体的外观不协调,也不便于卫生清洁,同时密封效果还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结构简单、密封效果好、外型协调美观的一种门窗型材,更重要的是,门窗扇在关闭状态时,门窗扇内、外侧面分别与门窗框的内、外侧面处于一个平面上。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种门窗型材,由框体、扇体和联接二者的五联杆铰链组成,在所述的框体内侧一角端处向内凹形成“L”状的框遮挡,并在内凹处开有槽,槽内设置有密封条A,在框体外侧相对另一角端处延外侧面延伸形成框挡,在框挡端处开有槽,槽内设置有密封条B;在所述的扇体内侧面延伸形成扇挡,在扇挡端处开有槽,在槽内设置有密封条C,扇挡与框遮挡相接触配置,密封条C与密封条A弹性搭接,在所述的扇体外侧相对一角端处向内凹形成“L” 状的扇遮挡,扇遮挡与框挡相接触配置。所述框体侧面上开有槽,在槽内设置有密封条D,该密封条D与扇体一侧面上突出设置的挡条相接触密封。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在门窗扇体与门窗框体上分别采用向内凹的扇遮挡和框遮挡,使得门窗扇与门窗框关闭状态配置时,门窗扇完全嵌入到门窗框内,即能够作到门窗扇内、外侧面分别与门窗框的内、外侧面吻合处于同一个平面上,达到门窗整体的外观平整、 协调、简洁、美观,便于卫生清洁擦拭。另外,在门窗扇与门窗框配合之间增加设置4道密封条,阻断室内外气流的交换,提升了门窗的密封效果,密封条C与密封条D之间的弹性搭接, 增强了门窗扇与框密封的可靠性。本技术改传统的合页铰链为五联杆铰链,消除了因合页铰链处需断开密封胶条而造成“漏风”的现象。总之,本技术的隔热、隔音、节能效果得到进一步增强。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考图1,图I是在门窗扇关闭状态时,横向剖面的结构示意图。一种门窗型材,由框体8、扇体I和联接二者的五联杆铰链7组成,联接框体与扇体的五联杆铰链采用现有技术,如平开窗主要配套使用的五联杆式铰链,通过联杆之间的转动和滑动来实现门窗扇的开启、关闭;在所述的框体8内侧一角端处向内凹形成“L”状的框遮挡14,并在内凹处开有槽,槽内设置有密封条A13,在框体8外侧相对另一角端处延外侧面延伸形成框挡3,在框挡 3端处开有槽,槽内设置有密封条B2 ;在所述的扇体I内侧面延伸形成扇挡11,在扇挡11端处开有槽,在槽内设置有密封条C12,扇挡11与框遮挡14相接触配置,密封条C12与密封条 A13相接触配置进行弹性搭接,在扇体I外侧相对一角端处向内凹形成“L”状的扇遮挡6, 扇遮挡6与框挡3相接触配置。在所述框体8上设置五联杆铰链的一侧面上开有槽,在槽内设置有密封条D5,该密封条D5与在扇体I上设置五联杆铰链的一侧面上突出设置的挡条 4相接触配置密封。安装使用时,含有密封条D5的框体8侧面的相对另一侧面固定在墙体上,含有挡条4的扇体I侧面的相对另一侧面安装多层玻璃,并由扣线条10固定。当门窗扇体I与框体8处于关闭状态时,门窗扇体内、外侧面分别与门窗框体的内、外侧面吻合处于同一个平面上;密封条C12接触框遮挡14进行密封,同时与密封条A13相接触配置进行弹性搭接密封,密封条B2接触扇遮挡6进行密封,密封条D5接触挡条4进行 密封。权利要求1.一种门窗型材,由框体(8)、扇体⑴和联接二者的五联杆铰链(7)组成,其特征是在所述的框体⑶内侧一角端处向内凹形成“L”状的框遮挡(14),并在内凹处开有槽,槽内设置有密封条A (13),在框体(8)外侧相对另一角端处延外侧面延伸形成框挡(3),在框挡(3)端处开有槽,槽内设置有密封条B (2);在所述的扇体(I)内侧面延伸形成扇挡(11),在扇挡(11)端处开有槽,在槽内设置有密封条C(12),扇挡(11)与框遮挡(14)相接触配置,密封条C(12)与密封条(A13)弹性搭接,在扇体(I)外侧相对一角端处向内凹形成“L”状的扇遮挡(6),扇遮挡(6)与框挡(3)相接触配置。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门窗型材,其特征是在所述框体(8)侧面上开有槽,在槽内设置有密封条D (5),该密封条D (5)与扇体(I) 一侧面上突出设置的挡条(4)相接触密封。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门窗型材,由框体、扇体和联接二者的五联杆铰链组成,在框体内侧一角端处向内凹形成“L”状的框遮挡,并在内凹处开有槽,槽内设置有密封条A,在框体外侧相对另一角端处延外侧面延伸形成框挡,在框挡端处开有槽,槽内设置有密封条B;在扇体内侧面延伸形成扇挡,在扇挡端处开有槽,在槽内设置有密封条C,扇挡与框遮挡相接触配置,密封条与密封条弹性搭接,在扇体外侧相对一角端处向内凹形成“L”状的扇遮挡,扇遮挡与框挡相接触配置。本技术结构简单、密封效果好,更重要的是,门窗扇在关闭状态时,扇体内、外侧面分别与门体的内、外侧面处于一个平面上,使其外型协调、美观,便于卫生清洁擦拭。文档编号E06B3/263GK202810514SQ201220329888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0日专利技术者马新生 申请人:马新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门窗型材,由框体(8)、扇体(1)和联接二者的五联杆铰链(7)组成,其特征是在所述的框体(8)内侧一角端处向内凹形成“L”状的框遮挡(14),并在内凹处开有槽,槽内设置有密封条A(13),在框体(8)外侧相对另一角端处延外侧面延伸形成框挡(3),在框挡(3)端处开有槽,槽内设置有密封条B(2);在所述的扇体(1)内侧面延伸形成扇挡(11),在扇挡(11)端处开有槽,在槽内设置有密封条C(12),扇挡(11)与框遮挡(14)相接触配置,密封条C(12)与密封条(A13)弹性搭接,在扇体(1)外侧相对一角端处向内凹形成“L”状的扇遮挡(6),扇遮挡(6)与框挡(3)相接触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新生
申请(专利权)人:马新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