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轻型水上浮体系统,包括若干平行排列的矩形框架及架设在各矩形框架的直角位置的主梁,两相邻的矩形框架间均卡固有若干浮筒,各矩形框架间在浮筒的上方还固定有若干平行主梁的次梁。此水上浮体系统通过在各彼此平行的矩形框架的四角处架设主梁将矩形框架联接起来,并在相邻的矩形框架内架设浮筒,在浮筒顶部安装次梁,使得用于卡固浮筒的结构更为牢固,此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水上浮动装置领域。(*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型水上浮体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上浮动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水上浮体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的水上浮体系统部分以渔民自制的鱼排为主,此种鱼排的制作主要是以木头结构为骨架,用麻绳捆绑未经处理的化工桶做为浮体拼装而成。现有的类似的水上浮体系统还有有游艇、铝结构浮桥、浮动平台等产品,此类产品均造价高昂,且此种鱼排的抗风浪性能差,做为结构骨架的木材多为粗大厚重的类型,且具有在水中的耐腐蚀性能差,寿命短等诸多不良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更加牢固的水上浮体系统。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轻型水上浮体系统,包括若干平行排列的矩形框架及架设在各矩形框架的直角位置的主梁,两相邻的矩形框架间均卡固有若干浮筒,各矩形框架间在浮筒的上方还固定有若干平行主梁的次梁。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两相邻的矩形框架的两对角间均设有斜支撑。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次梁的底部在各浮筒的上方均设有弧形支架。作为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浮筒的上方设有平行于主梁和次梁的弧形支架。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浮筒的中心线垂直于主梁和次梁。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卡固在矩形框架上方两侧直角处的主梁为角钢,角钢的直角侧固定在矩形框架的直角上,卡固在矩形框架下方两侧直角处的主梁为钢方通。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垂直于各主梁和次梁在浮筒的上方固定安装有若干面板,面板的两侧安装有若干侧护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此水上浮体系统通过在各彼此平行的矩形框架的四角处架设主梁将矩形框架联接起来,并在相邻的矩形框架内架设浮筒,在浮筒顶部安装次梁,使得用于卡固浮筒的结构更为牢固。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本技术为一种轻型水上浮体系统,包括若干平行排列的矩形框架I 及架设在各矩形框架I的直角位置的主梁2,两相邻的矩形框架I间均卡固有若干浮筒3, 各矩形框架I间在浮筒3的上方还固定有若干平行主梁2的次梁4。此水上浮体系统通过在各彼此平行的矩形框架I的四角处架设主梁2将矩形框架 I联接起来,并在相邻的矩形框架I内架设浮筒3,在浮筒3顶部安装次梁4,使得用于卡固浮筒3的结构更为牢固。作为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两相邻的矩形框架I的两对角间均设有斜支撑 6。作为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次梁4的底部在各浮筒3的上方均设有弧形支架7。作为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浮筒3的上方设有平行于主梁2和次梁4的弧形支架7。斜支撑6的绑定位置位于浮筒3的两端或者侧面位置,可对浮筒3起到进一步的固定作用,保证其牢固联接。作为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浮筒3的中心线垂直于主梁2和次梁4。作为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卡固在矩形框架I上方两侧直角处的主梁2为角钢,角钢的直角侧固定在矩形框架I的直角上,卡固在矩形框架I下方两侧直角处的主梁 2为钢方通。作为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垂直于各主梁2和次梁4在浮筒3的上方固定安装有若干面板8,面板8的两侧安装有若干侧护板5。主梁2和次梁4以及与主梁2和次梁4固定联接的各斜支撑6与弧形支架7均为轻质钢结构,其结构联接更加稳固,同时轻质钢结构的耐腐蚀性能更加良好,可有效延长水上浮体系统的使用寿命。为了扩大此水上浮体系统水上作业面积,可并排设置多排浮筒3结构,并通过矩形框架I及同样固定结构的主梁2和次梁4进行固定。面板8和侧护板5铺设在水上浮体系统的上方,用于方便水上作业。此水上浮体系统的钢结构是由矩形框架I与若干主梁2连接,构成三维空间桁架, 保证水上浮体系统整体的抗扭能力。安装在矩形框架I四个直角侧的主梁2分为角钢与钢方通两种,其中角钢为反扣在矩形框架I与浮筒3上,钢方通与矩形框架I的侧面连接,在浮筒3另一头设次梁4,使主梁2与次梁4扣住浮筒3两头,既将浮力传至钢架,又将浮筒3 置于钢架内。在浮筒3中央设置弧形支架7,将浮筒3中部的浮力直接传至上部结构,并起到固定浮筒3的作用。其中弧形支架7的设置有多种实现形式,可设置单一的弧形支架7或者与次梁4相连的弧形支架7,以弧形支架7的制作更为简单或者成本更低者作为优选。为加强钢架局部的抗扭能力在四面增加斜支撑6,使其更加稳固、安全。并排的两矩形框架I之间由两左右反扣的主梁2连接,既提高了整体性,又节省材料。面板8可直接平铺在钢结构架表面,可用拉钉固定,节省木龙骨等材料。在钢方通的主梁2与矩形框架I交汇处可设置栏杆,提闻安全。在浮台中部,两浮筒3之间的空间可暗敷水电管线,可调整矩形框架I的尺寸来满足不同浮桥宽度的要求,同时前后也可延伸来调整长度,可在通过添加减少浮筒3数量来调整浮力大小,浮筒3可选用化工桶等作为材料进行加工,充分利用资源。当然,本专利技术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技术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轻型水上浮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平行排列的矩形框架(I)及架设在所述各矩形框架(I)的直角位置的主梁(2),所述两相邻的矩形框架(I)间均卡固有若干浮筒(3),所述各矩形框架(I)间在浮筒(3)的上方还固定有若干平行主梁(2)的次梁(4)。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轻型水上浮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相邻的矩形框架(I) 的两对角间均设有斜支撑(6)。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轻型水上浮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次梁(4)的底部在各浮筒(3)的上方均设有弧形支架(7)。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轻型水上浮体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浮筒(3)的上方设有平行于主梁(2)和次梁(4)的弧形支架(7)。5.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轻型水上浮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筒(3)的中心线垂直于主梁(2)和次梁(4)。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轻型水上浮体系统,其特征在于卡固在所述矩形框架(I) 上方两侧直角处的主梁(2)为角钢,所述角钢的直角侧固定在矩形框架(I)的直角上,卡固在所述矩形框架(I)下方两侧直角处的主梁(2)为钢方通。7.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轻型水上浮体系统,其特征在于垂直于所述各主梁(2) 和次梁(4)在浮筒(3)的上方固定安装有若干面板(8),所述面板(8)的两侧安装有若干侧护板(5)。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轻型水上浮体系统,包括若干平行排列的矩形框架及架设在各矩形框架的直角位置的主梁,两相邻的矩形框架间均卡固有若干浮筒,各矩形框架间在浮筒的上方还固定有若干平行主梁的次梁。此水上浮体系统通过在各彼此平行的矩形框架的四角处架设主梁将矩形框架联接起来,并在相邻的矩形框架内架设浮筒,在浮筒顶部安装次梁,使得用于卡固浮筒的结构更为牢固,此技术用于水上浮动装置领域。文档编号B63B35/58GK202807057SQ20122046477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2日专利技术者刘洪辉 申请人:刘洪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轻型水上浮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平行排列的矩形框架(1)及架设在所述各矩形框架(1)的直角位置的主梁(2),所述两相邻的矩形框架(1)间均卡固有若干浮筒(3),所述各矩形框架(1)间在浮筒(3)的上方还固定有若干平行主梁(2)的次梁(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洪辉,
申请(专利权)人:刘洪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