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车门外水切,包括与车门外板配合的第三唇边、倒钩,以及与车门玻璃配合的第一唇边、第二唇边,它还包括连接于第一唇边固定端、第二唇边固定端和倒钩之间且自倒钩边缘处向外侧延伸的定位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汽车车门外水切,可以抵消玻璃所施加的外力,减小唇边变形量,提高车门的整体密封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安装于各种汽车车门上。(*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的密封,具体地说是一种汽车车门外水切。
技术介绍
汽车车门的玻璃边框外安装有用于防水、防尘的外水切,其是通过卡子固定或直接压入车门门板,与车门玻璃配合对车身起到密封、装饰、减小振动的作用。现有技术中,车门玻璃升降时升降器会对外水切施加向上或向下的压力,当玻璃向上运动到上止点时,外水切受到玻璃施加的向上的压力,导致外水切带有植绒的唇边向外翻出,造成密封失效,并且影响装饰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车门外水切,其可以抵消玻璃所施加的外力,减小唇边变形量,提高车门的整体密封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汽车车门外水切,包括与车门外板配合的第三唇边、倒钩,以及与车门玻璃配合的第一唇边、第二唇边,它还包括连接于第一唇边固定端、第二唇边固定端和倒钩的中部边缘之间且自倒钩外侧边缘处向外侧延伸的定位边。作为对本技术的改进,所述倒钩整体的纵截面为由上长的C形与下短的7字形相连接而成的类似S形的钩状结构;倒钩的右侧端头处带有向内且向上延伸的回钩,即倒钩的右侧端头部位为对钩状结构;第三唇边位于该对钩状结构的下方,其顶部边缘与该对钩状结构下边缘相配合,其纵截面为丫字形结构;倒钩的上长C部的左侧为直边结构,第一唇边和第二唇边位于该直边的左侧,且第二唇边位于第一唇边下方。作为对本技术的另一种改进,所述定位边的纵截面为向车门玻璃方向凸出的半圆形。作为对本技术的第三种改进,该汽车车门外水切还包括设于倒钩的上长C部右侧边的内侧且位于对钩上方的、用于与车门外板止口过盈配合的第四唇边。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第四唇边的纵截面为H形。作为对本技术的第四种改进,所述第一唇边、第二唇边的纵截面均为纺锤形,且二者的表面固定有植绒层。本技术还有一种改进,车门外板卡接于倒钩内,且位于倒钩下部的7字形结构的上方与第三唇边、第四唇边之间;第三唇边与车门外板间为过盈配合。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①外水切增设的定位边,用于车门玻璃上升时支撑第二唇边,以抵消玻璃施加给外水切的压力,保证第一唇边、第二唇边不发生翻边现象;②外水切增设的第四唇边,与车门外板止口过盈配合,增大了外水切对车门外板止口的加持力,防止因车门旷动而产生异响;③外水切上的倒钩,用于钩住、支撑车门外板下止口,防止外水切因玻璃上升产生的摩擦力而沿车身上下方向运动;④外水切上的第三唇边,用于防止外水切整体因受力而产生沿车身前后方向的扭动。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密封性能好、结构牢固的特点。本技术适用安装于各种汽车车门上。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详细说明。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横向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装配示意图。图中1、第一唇边;2、定位边;3、第二唇边;4、倒钩;5、第三唇边;6、第四唇边;7、车门玻璃;8、车门外板。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种汽车车门外水切,结构如图I所示,包括第一唇边I、第二唇边3、定位边2、倒钩4、第三唇边5和第四唇边6。倒钩4整体的纵截面为由上长的C形与下短的7字形相连接而成的类似S形的钩状结构,倒钩4的上长C部的左侧为直边结构,右侧端头处带有向内且向上延伸的回钩,即倒钩4的右侧端头部位为对钩状结构。倒钩4用于钩住车门外板8,防止外水切整体沿车身上下方向运动。第三唇边5位于倒钩4的对钩状结构的下方,其顶部边缘与该对钩状结构的下边缘相适配,其纵截面为丫字形结构。第三唇边5与车门外板8过盈配合,用于防止外水切整体因受力而产生沿车身前后方向的扭动。第一唇边I和第二唇边3位于倒钩4的上长C部的直边的左侧,且第二唇边3位于第一唇边I下方。第一唇边I、第二唇边3的纵向截面均为纺锤形,且二者的表面固定有植绒层。第一唇边I、第二唇边3与车门玻璃7过盈配合,用于防止尘土、雨水进入车门。定位边2位于第一唇边I右端、第二唇边3右端和倒钩4的上长C部的直边左边缘之间,其纵截面为向车门玻璃7方向延伸的半圆形,定位边2用于支撑第二唇边3,以抵消车门玻璃7施加给第二唇边3的压力,保证第二唇边3与车门玻璃7之间有适当间隙,以使第一唇边I、第二唇边3不发生翻边现象。第四唇边6位于倒钩4的对钩的上方并位于上长C部的内侧,其纵截面为形,第四唇边6与车门外板8的止口过盈配合,用于增大外水切整体对车门外板8止口的加持力,防止外水切整体沿车身左右方向运动。本实施例在装配时,车门外板8位于第三唇边5、第四唇边6之间,并与二者过盈配合,能防止外水切整体沿车身前后方向扭动和沿车身左右方向运动。车门外板8下止口卡接于倒钩4的下短7部的上方,防止外水切整体沿车身上下方向运动。第一唇边I、第三唇边3分别与车门玻璃7过盈配合,当车门玻璃7向上运动时,定位边2支撑第二唇边3,抵消车门玻璃7施加给第二唇边3的压力,以使第一唇边I、第二唇边3不发生翻边现象。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车门外水切,包括与车门外板(8)配合的第三唇边(5)、倒钩(4),以及与车门玻璃(7)配合的第一唇边(I)、第二唇边(3),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连接于第一唇边(I)固定端、第二唇边(3)固定端和倒钩(4)的中部边缘之间且自倒钩(4)外侧边缘处向外侧延伸的定位边(2)。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车车门外水切,其特征在于所述倒钩(4)整体的纵截面为由上长的C形与下短的7字形相连接而成的S形钩状结构;倒钩(4)的右侧端头处带有向内且向上延伸的回钩,即倒钩(4)的右侧端头部位为对钩状结构;第三唇边(5)位于该对钩状结构的下方,其顶部边缘与该对钩状结构的下边缘相配合,其纵截面为丫字形结构; 倒钩(4)的上长C部的左侧为直边结构,第一唇边(I)和第二唇边(3)位于该直边的左侧,且第二唇边(3 )位于第一唇边(I)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车车门外水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边(2)的纵截面为向车门玻璃(7)方向凸出的半圆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车门外水切,其特征在于该汽车车门外水切还包括设于倒钩(4)的上长C部右侧边的内侧且位于对钩上方的、用于与车门外板(8 )止口过盈配合的第四唇边(6)。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车门外水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唇边(6)的纵截面为倾置的T形,S卩H形。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车车门外水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唇边(I)、第二唇边(3)的纵截面均为纺锤形,且二者的表面固定有植绒层。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车门外水切,其特征在于车门外板(8)卡接于倒钩(4)内,且位于倒钩(4)下部的7字形结构的上方与第三唇边(5)、第四唇边(6)之间;第三唇边(5)与车门外板(8)间为过盈配合。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车门外水切,包括与车门外板配合的第三唇边、倒钩,以及与车门玻璃配合的第一唇边、第二唇边,它还包括连接于第一唇边固定端、第二唇边固定端和倒钩之间且自倒钩边缘处向外侧延伸的定位边。本技术提供的汽车车门外水切,可以抵消玻璃所施加的外力,减小唇边变形量,提高车门的整体密封性。本技术适用安装于各种汽车车门上。文档编号B60J10/04GK202806322SQ20122050054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车门外水切,包括与车门外板(8)配合的第三唇边(5)、倒钩(4),以及与车门玻璃(7)配合的第一唇边(1)、第二唇边(3),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连接于第一唇边(1)固定端、第二唇边(3)固定端和倒钩(4)的中部边缘之间且自倒钩(4)外侧边缘处向外侧延伸的定位边(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勇,申永民,胡伟辉,杨伟奇,商利昌,黄胜,宋潮,王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博信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