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性电灼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59203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2 19: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软性电灼刀,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刀头、插头及连接部,其中,所述连接部包括外层的绝缘层及内层的导电丝,所述绝缘层的材质为橡胶。本实用通过改进电灼刀的连接部,由原先的刚性部件改为软性部件,使得操作时,可自由转动刀头,增大了刀头的活动面积,消除了手术死角,且操作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软性电灼刀
本技术属于外科手术器械
,具体地讲涉及一种肿瘤电灼刀。
技术介绍
在肿瘤治疗中,一般是使用电灼刀进行粘膜广泛电灼。目前使用的电灼刀包括刀头、插头及连接在二者之间的连接部,其中连接部为刚性部件,在手术操作中存在如下缺陷1、刚性连接部限制了手术中刀头的活动范围,使得刀头只能在一个扇面区域内活动,因而容易留下死角;2、刚性部件,活动不便,操作者使用起来不灵活。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电灼刀在手术中使用不便,容易留下死角的问题,提出一种软性电灼刀,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软性电灼刀,包括刀头、插头及连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外层的绝缘层及内层的导电丝,所述绝缘层的材质为橡胶。进一步地,本技术还具有如下技术特征所述刀头为“L”形弯刀。进一步地,本技术还具有如下技术特征所述刀头呈缺口圆状。进一步地,本技术还具有如下技术特征所述刀头为扁条状。进一步地,本技术还具有如下技术特征所述连接部的长度为300mm-500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如下本实用通过将改进电灼刀的连接部,由原先的刚性部件改为软性部件,使得操作时,可自由转动刀头,增大了刀头的活动面积,消除了手术死角,且操作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技术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可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结合附图阅读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技术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结构示意图;各图中1、刀头;2、插头;3、连接部;31、绝缘层;32、导电丝。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参考图1,本实施例包括“L”形刀头I、插头2,以及连接部3,连接部3 的长度为300mm-500mm,图I中示出了连接部3的部分剖视图,如图所示,连接部包括外层绝缘层31及内层的导电丝32,本实施例绝缘层31采用软性材料制成,如橡胶、塑料等,软性绝缘层以及内部的导电丝形成一可自由活动且可随意折弯的软带。使用时,操作者将插头插入电刀座中,手持刀头,启动开关,即可进行手术。由于刀头和插头之间的连接部为软带,因而,可以任意弯曲,从而刀头可借助手腕的力量多角度进行肿瘤切除。另外,由于刀头为“L”形,前端及两侧带有刀口,因而,即可适用于小面积的肿瘤(使用前端进行切除),也可适用于较大面积的肿瘤(使用弯曲部分的刀口切除)。实施例二,参考图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刀头I为扁条状,两端及前端为刀口,此种刀头适合对小面积肿瘤进行治疗切除,其他与实施例相同, 此不赘述。实施例三,参考图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二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刀头I呈缺口圆状,圆刀头的两侧为刀口,此种刀头适合大面积肿瘤治疗,且由于整体呈圆弧形,操作时,不容易损伤其他组织。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权利要求1.ー种软性电灼刀,包括刀头、插头及连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外层的绝缘层及内层的导电丝,所述绝缘层的材质为橡胶。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软性电灼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为“L”形弯刀。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软性电灼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呈缺ロ圆状。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软性电灼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为扁条状。5.根据权利要求2、3或4所述的软性电灼刀,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长度为300mm-500mmo专利摘要本技术提出一种软性电灼刀,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刀头、插头及连接部,其中,所述连接部包括外层的绝缘层及内层的导电丝,所述绝缘层的材质为橡胶。本实用通过改进电灼刀的连接部,由原先的刚性部件改为软性部件,使得操作时,可自由转动刀头,增大了刀头的活动面积,消除了手术死角,且操作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文档编号A61B18/12GK202801795SQ201220504539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9日专利技术者梁效民, 毛凯平, 谭林 申请人:青岛市市立医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软性电灼刀,包括刀头、插头及连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外层的绝缘层及内层的导电丝,所述绝缘层的材质为橡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效民毛凯平谭林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市市立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