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翼专利>正文

新型子宫输卵管通液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59166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2 19: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子宫输卵管通液管,其技术方案是:主要是由通气管、通液管、环形气囊、双腔导管组成,双腔导管内设有通气管和通液管,环形气囊位于双腔导管的上部,环形气囊与双腔导管为一体结构,通气管与环形气囊相连通,双腔导管底部的通气管入口与通液管入口分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计合理实用,使用时不损伤软组织,不影响子宫腔内影像检查效果,安全可靠,使用方便,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减少了病人的痛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子宫输卵管通液管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子宫输卵管通液管。
技术介绍
目前,医院妇产科在进行子宫输卵管通液时,所用的通液管其前端的气囊位于子宫内,如果气囊过小导管会脱出子宫腔,气囊过大会挤压输卵管口,影响液体流过输卵管,如果气囊过大还会与子宫壁紧贴,影响子宫壁病变的判断,影响医生正常诊断治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新型子宫输卵管通液管,安全可靠,使用方便。其技术方案是主要是由通气管、通液管、环形气囊、双腔导管组成,双腔导管内设有通气管和通液管,环形气囊位于双腔导管的上部,环形气囊与双腔导管为一体结构,通气管与环形气囊相连通,双腔导管底部设有通气管入口与通液管入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计合理实用,使用时不损伤软组织,不影响子宫腔内影像检查效果,安全可靠,使用方便,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减少了病人的痛苦。附图说明附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上图中通气管I、通液管2、环形气囊3、双腔导管4、通气管入口 5、通液管入口 6。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1,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本技术主要是由通气管I、通液管2、环形气囊3、双腔导管4组成,双腔导管4 内设有通气管I和通液管2,环形气囊3位于双腔导管4的上部,环形气囊3与双腔导管4 为一体结构,通气管I与环形气囊3相连通,双腔导管4底部设有通气管入口 5与通液管入口 6,二者分开。使用时,充气管的前端设有环形气囊,将通液管的出口插入子宫内后,环形气囊即套在宫颈上,从通气管的入口注入气体,环形气囊膨胀后紧紧包绕宫颈,防止导管脱出子宫及液体从子宫颈口流出。设计合理实用,使用时不损伤软组织,不影响子宫腔内影像检查效果,安全可靠,使用方便,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减少了病人的痛苦。权利要求1. 一种新型子宫输卵管通液管,其特征是主要是由通气管(I)、通液管(2)、环形气囊(3)、双腔导管(4)组成,双腔导管(4)内设有通气管(I)和通液管(2),环形气囊(3)位于双腔导管(4)的上部,环形气囊(3)与双腔导管(4)为一体结构,通气管(I)与环形气囊(3)相连通,双腔导管(4)底部设有通气管入口( 5 )和通液管入口( 6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子宫输卵管通液管,其技术方案是主要是由通气管、通液管、环形气囊、双腔导管组成,双腔导管内设有通气管和通液管,环形气囊位于双腔导管的上部,环形气囊与双腔导管为一体结构,通气管与环形气囊相连通,双腔导管底部的通气管入口与通液管入口分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计合理实用,使用时不损伤软组织,不影响子宫腔内影像检查效果,安全可靠,使用方便,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减少了病人的痛苦。文档编号A61B17/42GK202801758SQ201220390369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8日专利技术者刘翼, 马玲, 曹文秀 申请人:刘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子宫输卵管通液管,其特征是:主要是由通气管(1)、通液管(2)、环形气囊(3)、双腔导管(4)组成,双腔导管(4)内设有通气管(1)和通液管(2),环形气囊(3)位于双腔导管(4)的上部,环形气囊(3)与双腔导管(4)为一体结构,通气管(1)与环形气囊(3)相连通,双腔导管(4)底部设有通气管入口(5)和通液管入口(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翼马玲曹文秀
申请(专利权)人:刘翼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