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体穴位检测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59018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2 19: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人体穴位检测电路,包括顺次连接的人体穴位探测单元、信号放大单元和信号检测单元,人体穴位探测单元包括并联连接的电阻R2、R4,金属探针P1、P2;信号放大单元包括并联连接电阻R1、R3、三极管Q1;信号检测单元包括串联连接的电阻R5~R7,电容C1和单片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可靠实用的穴位检测电路连接方式,能够根据人体穴位等效电阻小的原理,实现穴位的检测。(*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人体穴位检测电路
本技术属于电子医疗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人体穴位检测电路。
技术介绍
在我国中医学体系中,穴位刺激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找准穴位,并施加相应的刺激可以达到保健的功效。但不同穴位分布在人体各处,普通人无法正确找准穴位。很难达到保健的功效。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一种人体穴位检测电路,该电路检测方便,检测结果准确可靠。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人体穴位检测电路,包括顺次连接的人体穴位探测单元、信号放大单元和信号检测单元,所述人体穴位探测单元包括电阻R2、R4、金属探针Pl和P2 ;所述信号放大单元包括电阻Rl、R3和三极管;所述信号检测单元包括电阻R5 R7、电容Cl和单片机;所述电阻R2的一端接稳压电源的正极VDD,电阻R2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4接稳压电源的负极GND,电阻R2的另一端与探针P2连接,探针Pl与信号放大单元的电阻R3的一端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l与稳压电源的正极VDD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l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l的发射极与稳压电源的正极VDD连接,三极管Ql的集电极与信号检测单元的电阻R5的一端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通过串联连接的电阻 R6和电容Cl接稳压电源的负极GND,电阻R5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7与单片机连接。所述稳压电源为+3VDC至+36VDC。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人体穴位检测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一种人体穴位检测电路,包括顺次连接的人体穴位探测单元、信号放大单元和信号检测单元,其中人体穴位探测单元包括电阻R2、R4、金属探针Pl和P2 ;信号放大单元包括电阻Rl、R3和三极管;信号检测单元包括电阻R5 R7、电容Cl和单片机;电阻R2的一端接稳压电源的正极VDD,电阻R2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4接稳压电源的负极GND,电阻R2的另一端与探针P2连接,探针Pl与信号放大单元的电阻R3的一端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l与稳压电源的正极VDD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三极管 Ql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l的发射极与稳压电源的正极VDD连接,三极管Ql的集电极与信号检测单元的电阻R5的一端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通过串联连接的电阻R6和电容Cl接稳压电源的负极GND,电阻R5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7与POINT点连接,POINT点与单片机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稳压电源为+15VDC。本技术的工作过程+3VDC至+36VDC低压直流电源作为正极VDD和负极 GND,将金属探针P2固定在人体皮肤上,金属探针Pl作为可移动的点来探测穴位,电阻R2、 R4组成分压电路,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阻值,达到调整探测灵敏度的作用。电阻R3与人体穴位探测单元组成了信号放大单元三极管Ql基极电流输入电路, 当金属探针Pl检测到人体的穴位点时,由于人体穴位点的等效电阻相对小,此时流过三极管Ql基极的电流变大,从而信号检测单元得到更大的电流输入。信号检测单元的工作过程1)当POINT点输出低电平,电容Cl通过电阻R6、R7放电;2)经过一段时间放电后,POINT点作为高阻抗输入,电容Cl通过电阻R5、R6充电;此时单片机检测到POINT点由低电平转为高电平时作为一个周期;再重复I)。当检测到 单位时间内充放电次数增加到某一个预设的值,则可认为找到相应的穴位。权利要求1.一种人体穴位检测电路,包括顺次连接的人体穴位探测单元、信号放大单元和信号检测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人体穴位探测单元包括电阻R2、R4、金属探针Pl和P2 ;所述信号放大单元包括电阻Rl、R3和三极管;所述信号检测单元包括电阻R5 R7、电容Cl和单片机; 所述电阻R2的一端接稳压电源的正极VDD,电阻R2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4接稳压电源的负极GND,电阻R2的另一端与探针P2连接,探针Pl与信号放大单元的电阻R3的一端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l与稳压电源的正极VDD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l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l的发射极与稳压电源的正极VDD连接,三极管Ql的集电极与信号检测单元的电阻R5的一端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通过串联连接的电阻R6和电容Cl接稳压电源的负极GND,电阻R5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7与单片机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人体穴位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电源为+3VDC至+36VDC。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人体穴位检测电路,包括顺次连接的人体穴位探测单元、信号放大单元和信号检测单元,人体穴位探测单元包括并联连接的电阻R2、R4,金属探针P1、P2;信号放大单元包括并联连接电阻R1、R3、三极管Q1;信号检测单元包括串联连接的电阻R5~R7,电容C1和单片机。本技术是一种可靠实用的穴位检测电路连接方式,能够根据人体穴位等效电阻小的原理,实现穴位的检测。文档编号A61B5/05GK202801610SQ20122054929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5日专利技术者汪军, 林立恒 申请人:佛山市顺德区瑞德电子实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人体穴位检测电路,包括顺次连接的人体穴位探测单元、信号放大单元和信号检测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穴位探测单元包括电阻R2、R4、金属探针P1和P2;所述信号放大单元包括电阻R1、R3和三极管;所述信号检测单元包括电阻R5~R7、电容C1和单片机;所述电阻R2的一端接稳压电源的正极VDD,电阻R2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4接稳压电源的负极GND,电阻R2的另一端与探针P2连接,探针P1与信号放大单元的电阻R3的一端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1与稳压电源的正极VDD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稳压电源的正极VDD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信号检测单元的电阻R5的一端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通过串联连接的电阻R6和电容C1接稳压电源的负极GND,电阻R5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7与单片机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军林立恒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瑞德电子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