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型腿部护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57838 阅读:2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2 15: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复合型腿部护具,是由一围绕成长筒状供小腿穿戴围束的第一伸缩布、以及一下缘缝接于第一伸缩布顶部供膝盖关节穿戴围束的第二伸缩布所组成,其中,该第一伸缩布具有弹性收束力,并在后侧上方相对应后膝内弯部位设有缺口,使屈膝时不会挤压到第一伸缩布造成不适;所述第二伸缩布左右两侧分别延伸适当长度以形成左、右翼部,该右翼部上设有黏扣组件,让左、右翼部能在后膝内弯部位上方围绕毡黏定位,使第二伸缩布得以固定于膝盖髌骨周围,让膝盖于行进间或屈膝时,护具不易滑移偏位,进而同时对膝盖及小腿呈现较佳的保健效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型腿部护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腿部护具,特别涉及一种能同时保护膝盖及小腿的复合型腿部护具。
技术介绍
护具常使用在运动或复健中,主要用来保护关节、韧带、肌腱、骨头与肌肉,以提供支撑保护、分散受力、限制关节活动等,而针对不同种类的运动,市面上发展出多种护具,像以普遍的篮球运动而言,运动者时常需快速的移动位置,也因此造成膝盖关节、腿部必须承受身体的重量压力及激烈的冲击力道,为了预防在激烈运动下膝盖关节受到伤害,许多人会使用护膝进行保护,让膝盖不易错位或受伤。目前护膝多以具有弹性的柔软布料环绕成筒状包覆在膝盖关节周围,筒状布料并延伸至膝盖关节的上下两侧,让关节反复弯曲时护膝能稳固定位不滑动,且护膝在膝盖髌骨前方设有一保护垫,使得膝关节在活动时,不会左右摇动移位,有效维护膝关节安全。此外,运动者有时为避免小腿抽筋,除了穿戴护膝外,会在小腿上穿戴具有适当围束力的小腿保护套,以对小腿肌肉直接束紧及加压,不仅让肌肉用力更有效率,亦可预防瞬间用力跑跳导致肌肉拉伤。然而,运动者在同时使用护膝与小腿保护套时,护膝下缘会与小腿保护套的上缘重叠,使重叠处显得较为紧绷不舒服,加上膝盖髌骨较为往前凸出,故当护膝套覆于髌骨处时,同样有紧绷不适的问题,导致膝盖伸展不易,进而影响膝盖关节弯曲的舒适度。有鉴于此,本技术的设计人累积多年相关领域的研究以及实务经验,特创作出一种能同时保护膝盖关节及小腿的复合型腿部护具,让运动者穿戴时可使膝盖关节的弯曲动作顺畅,并维持小腿围束的紧绷度,提升穿戴的舒适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同时保护膝盖关节及小腿的复合型腿部护具, 让使用者穿戴时可使膝盖关节的弯曲动作顺畅,并维持小腿围束的紧绷度,提升活动的舒适感。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复合型腿部护具,其是由一第一伸缩布、一第二伸缩布以及一保护垫所组成;其中,该第一伸缩布围绕成长筒状,并具有弹性收束力供小腿穿戴围束;该第二伸缩布下缘缝接于第一伸缩布顶部供穿戴及包覆围束于膝盖关节周围,且第二伸缩布左右两侧分别延伸以形成能够相互束紧定位的左翼部和右翼部;该保护垫跨设于第一伸缩布与第二伸缩布之间相对应膝盖髌骨周围的位置。所述的复合型腿部护具,其中,该第一伸缩布在后侧上方相对应后膝内弯部位设有缺口,使膝盖进行弯曲动作时不会挤压到第一伸缩布造成不适。所述的复合型腿部护具,其中,左翼部或右翼部设有黏扣组件,让左、右翼部能在膝盖关节上方部位(例如后膝内弯上方部位)围绕毡黏定位,使第二伸缩布得以包覆固定3于膝盖关节周围,令膝盖髌骨于行进间或屈膝时,护具不易滑移偏位,进而同时对膝盖及小腿呈现较佳的保健效果。上述黏扣组件亦可设置在左翼部。所述的复合型腿部护具,其中,该黏扣组件包含一设置在第二伸缩布的右翼部外侧边缘的第一公黏扣带、一设置在第一公黏扣带后方的束带、以及一设置在右翼部内侧面的第二公黏扣带;前述束带纵向依序区分为与右翼部相连接的一弹性调整区、一母黏扣区、 以及位于束带另一端的公黏扣区,该弹性调整区在与右翼部相接处位置进一步设有一穿环。所述的复合型腿部护具,其中,该保护垫呈环状环绕在膝盖髌骨周围,该保护垫的中央开口对应膝盖髌骨前方,使髌骨周围的保护垫能稳固托住髌骨并防止髌骨屈膝时移位。所述的复合型腿部护具,其中,第一伸缩布上方为与第二伸缩布连接的宽口端,第一伸缩布下方为口径较小的窄口端,使第一伸缩布能紧贴围束于小腿外侧。该第一伸缩布实施时,在内侧面具有多个透气孔,让使用者穿戴时更为舒适透气, 不会产生闷热感;第一伸缩布所围绕成长筒状并与小腿外形相似,上方为与第二伸缩布连接的宽口端,下方为口径较小的窄口端,使第一伸缩布能紧贴围束于小腿外侧。该第二伸缩布实施时,外侧面具有细密绒毛状纤维,使前述黏扣组件得以直接对第二伸缩布缠绕毡黏固定。此外,第二伸缩布在内侧面具有多个透气孔,让使用者穿戴时更为舒适透气。使用者在穿戴护具时,将脚掌由上而下依序穿入第二伸缩布及第一伸缩布后,使第一伸缩布围束于小腿外围、第二伸缩布对应于膝盖关节外围,并且让膝盖髌骨与保护垫的开口相对应、后膝内弯部位与第一伸缩布的缺口相对应后,再将第二伸缩布的左、右翼部在后膝内弯位置的上方交迭束紧,并将二者黏扣固定后即可穿戴完成。配合上述黏扣组件实施,黏扣固定的过程是利用右翼部内侧的第二公黏扣带毡黏定位于左翼部外表面,再让右翼部顺势往膝盖前方缠绕,令右翼部的第一公黏扣带毡黏定位于第二伸缩布上相对于保护垫上方,此时,束带则从前方往后向后膝内弯上方处围绕,在环绕膝盖上方一圈后,令束带端部的公黏扣区往前穿过穿环后反折毡黏在母黏扣区上,形成三重毡黏的定位方式,有能效将第二伸缩布固定不滑动,完成护具穿戴。凭借上述结构,使用者可准确将保护垫的开口抵住髌骨部位、第一伸缩布的缺口与后膝内弯部位相对应,使髌骨不会被护具压迫,且髌骨周围的保护垫能稳固托住髌骨并防止髌骨屈膝时移位,第一伸缩布的缺口也让膝盖关节的弯曲动作顺畅,并维持小腿围束的紧绷度,提升穿戴的舒适感。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解决现有护具在屈膝时布面在后膝内弯处产生折痕压迫的情况,并使第二伸缩布包覆固定于膝盖关节周围,让膝盖髌骨于行进间或屈膝时,护具不易滑移偏位,进而同时对膝盖及小腿呈现较佳的保健效果,提升穿戴的舒适感。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图2为本技术的护具穿戴作动示意图(一);图3为本技术的护具穿戴作动示意图(二);4图4为本技术的护具穿戴作动示意图(三);图5为本技术的另一视角立体外观图。附图标记说明100-髌骨;200_后膝;10_第一伸缩布;11_缺口 ;20_第二伸缩布;21_左翼部;22_右翼部;30_保护垫;31_开口 ;40_黏扣组件;41_第一公黏扣带; 42-束带;421_弹性调整区;422_母黏扣区;423_公黏扣区;424_穿环;43_第二公黏扣带。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依据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列举出适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说明如后如图I、图2所示,本技术复合型腿部护具,是由一围绕成长筒状供穿戴围束于小腿的第一伸缩布10、以及一下缘缝接于第一伸缩布10顶部供膝盖关节穿戴围束的第二伸缩布20所组成,其中,第一伸缩布10与第二伸缩布20之间相对应膝盖髌骨100周围的位置进一步跨设有一保护垫30 ;前述第一伸缩布10具有弹性收束力,并在后侧上方相对应后膝200内弯部位设有缺口 11,使膝盖进行弯曲动作时不会挤压到第一伸缩布10造成不适;所述第二伸缩布20左右两侧分别延伸适当长度以形成左、右翼部21、22,该右翼部22 上设有黏扣组件40 (或者该左翼部上设有黏扣组件,图中未示),使左翼部21、右翼部22能在后膝200内弯上方部位围绕毡黏定位,使第二伸缩布20得以包覆固定于膝盖关节周围, 让膝盖髌骨100于行进间或屈膝时,护具不易滑移偏位,进而同时对膝盖及小腿呈现较佳的保健效果。以下进一步说明各元件的实施方式该保护垫30实施时,呈环状环绕在膝盖髌骨周围,其中央开口 31并相对应膝盖髌骨100前方,使髌骨100不会被护具压迫,且髌骨100周围的保护垫30能稳固托住髌骨100 并防止髌骨100屈膝时移位。该第一伸缩布10实施时,在内侧面具有多个透气孔,让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型腿部护具,其特征在于,由一第一伸缩布、一第二伸缩布以及一保护垫所组成;其中,该第一伸缩布围绕成长筒状,并具有弹性收束力供小腿穿戴围束;该第二伸缩布下缘缝接于第一伸缩布顶部供穿戴及包覆围束于膝盖关节周围,且第二伸缩布左右两侧分别延伸以形成能够相互束紧定位的左翼部和右翼部;该保护垫跨设于第一伸缩布与第二伸缩布之间相对应膝盖髌骨周围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吉圣廖吉男
申请(专利权)人:璟茂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