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连接器的嵌件成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57013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2 11: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连接器的嵌件成型方法,该嵌件成型方法能够使端子容易地插入到用于连接器的插入目的位置。一种用于嵌件成型装配有与壳体(40)成为一体的并成两排对齐的多个端子(10)的嵌件成型方法包括:在壳体模具(80)中设定多个端子(10),以便使所述端子(10)的翘曲方向(D)一致,从而使该翘曲方向(D)分别指向所述各排端子(10)的外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具有多个端子的连接器的嵌件成型方法。
技术介绍
迄今,使用的是通过嵌件成型而使壳体和端子在其中成为一体的连接器。例如,在专利文献I中,已经提出了在其中提高形状精度和强度的连接器。顺便提及,由于端子的翘曲,在某些情况下,很难将端子插入到连接器中的插入目的位置。因此,已经提出了夹具,在多个端子被插入到插入目的位置之前,该夹具能够将这些端子对齐。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自动组装装置,该自动组装装置能够自动地将多个端子插入到壳体中形成的各孔内。通过使梳齿的状夹具自动地放在所述端子上,这种自动组装装置能够将所述端子对齐。引用列表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专利文献JP-A-2009-146852专利文献2 日本专利文献JP-A-2-22038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然而,在其壳体中使端子成两排布置的连接器中,即便使用梳齿状的夹具,但在一排的端子朝另一排的端子侧翘曲,即,所述端子朝两排之间的内侧翘曲的情况下,很难使这种梳齿状的夹具接触所述端子。因此,存在变得很难使所述端子插入到用于端子的插入目的位置的可能性。问题的解决方案鉴于上述情况已经创造了本专利技术,并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该嵌件成型方法使端子能够容易地插入到用于端子的插入目的位置中。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并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该嵌件成型方法使包括与壳体成为一体并且成两排对齐的多个端子的连接器嵌件成型,该嵌件成型方法包括在壳体模具中设定多个端子,以便使所述端子的翘曲方向一致, 从而使该翘曲方向分别指向所述各排端子的外侧。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嵌件成型方法,成两排对齐的多个信号系统端子设定在壳体模具中,使得翘曲方向分别指向各排端子的外侧。因此,在所制造的连接器中,能够分别从各排端子的外侧无误地将梳齿状的夹具放在端子上,所述端子从各排向外翘曲。因此,能够便于端子插入到用于端子的插入目的位置。附图说明图I是示出通过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来制造的连接器的透视图。图2是说明图I中所示的连接器将要被插入到电路基板这样的情况的视图。图3是图I中所示信号系统端子的透视图。图4是示出在其翘曲状态下的所述信号系统端子的视图。图5A至是说明的视图,以及图6A至6C是说明直到将图2中所示连接器插入到电路基板中所需步骤的视图。参考标号列表I :连接器10:信号系统端子20:电源系统端子30 :衬套40 :壳体50 电路基板50a :连接孔60 :单元60a :螺栓70 :梳齿状的夹具70a :梳齿70b :凹槽80 :壳体模具80a :信号系统端子设定孔D :翘曲方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的优选实施例。在此,应该指出的是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实施例。图I是示出通过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来制造的连接器I的透视图。图2是说明图I所示连接器I将要插入到电路基板50中这样的情况的视图。所述连接器I装配有信号系统端子10、电源系统端子20、衬套30 (bushes)以及壳体 40。信号系统端子10连接到电路基板50,并且分别对应于传送小电流的控制信号的端子。如图3中所示,信号系统端子10在纵向上的尺寸S是例如大约76mm长。因此,如图 4中所示,在纵向上的翘曲是在应用压模后而引起的。电源系统端子20被焊接到电源基板(未示出),并且分别对应于传送大电流的电源电流。衬套30组成了用于将壳体40安装到下述单元60的安装孔。如图I中所示,连接器I被构造成通过嵌件成型使全都作为插入部件的信号系统端子10、电源系统端子20和衬套30,与壳体40成为一体。如图2中所示,将所述连接器I 通过螺栓60a装接到单元60,然后将信号系统端子10焊接到电路基板50,并且之后将电源系统端子20焊接到电源基板(未示出)上。当将梳齿状的夹具70放在这些端子10上,BP, 每个端子10分别进入到梳齿70a之间的凹槽70b时,信号系统端子10成一排对齐。然后, 信号系统端子10在其对齐的状态下被相应的插入到电路基板50的连接孔50a中。接着, 将信号系统端子10焊接到电路基板50上。接着,在下面将参照附图5来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图 5A至是说明的视图。首先,如图5A所示,将信号系统端子10设定在壳体模具80上方。即,将成两排的信号系统端子10设定在信号系统端子设定孔80a上方,同时分别向外指向它们的翘曲方向 D。更具体地,成两排的信号系统端子10分别对齐,使得每排中的所有信号系统端子10的翅曲方向D向外指向一方向,沿着该方向,所有信号系统端子10的两排成对的端子彼此相对。然后,如图5B所示,成两排的多个信号系统端子10被插入到如下面详细描述的壳体模具80中作为设定孔的信号系统端子设定孔80a中。然后,如图5C中所示,用于形成壳体40的树脂等被注入到壳体模具80内,并且从而模制其中插入部件与壳体40成为一体的连接器I。虽然图5C中未示出,但是可以假定 在将树脂等注入到壳体模具80之前,还应该完成在壳体模具80中都作为插入部件准备的电源系统端子20和衬套30的设定。然后,如图所示,从壳体模具80中释放连接器I,并且因此完成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在通过该所制造的连接器 I中,如图中所示,各个信号系统端子10的翘曲方向D仍然分别指向各排端子的外侧。 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由于金属自身的弹性强,所以就在信号系统端子10仅被设定在壳体模具80的信号系统端子设定孔80a中之后,信号系统端子10的翘曲的量不会改变。接着,下面将说明直到将通过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而制造的连接器I插入到电路基板50中所需的步骤。图6A至6C是图示出直到将图2中所示的连接器I插入到电路基板50中所需的步骤的视图。首先,如图6A中所示,将连接器I布置在连接器I的信号系统端子10基本与电路基板50中的连接孔50a相对的位置中。此时,使信号系统端子10的翘曲方向D分别指向两排端子的外侧。然后,如图6B中所示,将梳齿状的夹具70分别从两侧的外侧放在各排的信号系统端子10上。此时,使信号系统端子10的翘曲方向D指向各排的外侧。因此,能够分别从各排端子的外侧无误地将梳齿状的夹具70放在各排信号系统端子10上。即,能够将成两排的信号系统端子10无误地对齐。然后,如图6C中所示,将信号系统端子10插入到电路基板50中的连接孔内。此时,由于通过梳齿状的夹具70使信号系统端子10对齐,所以能够将这些信号系统端子10 容易地插入到电路基板50中的连接孔50a内。在本实施例中,成两排对齐的多个信号系统端子10与壳体40成为一体,使得它们的翘曲方向D分别指向各排端子的外侧。因此,在所制造的连接器I中,能够分别从成两排对齐的多个信号系统端子10的外侧,将梳齿状的夹具70无误放在已经从各排向外翘曲的信号系统端子10上。结果,能够便于信号系统端子10插入到电路基板50中的连接孔50a 内。而且,在本实施例中,信号系统端子10与壳体40成为一体,使得翅曲方向D分别指向各排端子的外侧,在该信号系统端子10中,因为其纵向上的尺寸长,所以容易在纵向上引起翘曲。因此,在所制造的连接器I中,能够从成两排对齐的多个信号系统端子10的外侧,分别将已经从各排向外翘曲的梳齿状的夹具70无误放在信号系统端子10上。结果, 能够便于容易翘曲的信号系统端子10插入到电路基板5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樫山诚久大石全伸
申请(专利权)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