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快速锁定的电插塞连接装置,带有具有第一和第二壳体的第一和第二连接元件,第二壳体具有夹紧套和沿轴向可推移的滑套,夹紧套具有轴向延伸的具有端部段和中部部段的夹紧元件,夹紧元件端部段由滑套送入与第一壳体力配合和形状配合的嵌接,第二壳体具有同中心包围夹紧套的夹紧篮,夹紧篮具有带端部段的轴向延伸的夹紧篮元件,端部段结束于夹紧套的夹紧元件中部部段且包括至少向外指向的凸鼻,为了使两个连接元件之间在其接触位置中产生提高的压紧力,滑套在其内壁上具有缩小内直径的环绕式的肩台并形成控制面,将滑套从第一推移位置推移进入第二推移位置使凸鼻被径向向内推压与控制面有效连接,在夹紧套的夹紧元件的中部部段中产生收缩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按权利要求I前序部分所述的电插塞连接装置,其具有用于在接触位置中建立起电接触的第一连接元件和第二连接元件。
技术介绍
由DE 102004054022B3公知了依据类属的电插塞连接装置,其包括同轴的插塞连接器和对接插头,以作为第一连接元件和第二连接元件。插塞连接器具有插塞壳体,插塞壳体在其端侧上为了插接对接插头而是敞开的并且被由通道贯穿,内导体触点绝缘地在该通道中延伸。此外,该插塞连接器包括夹紧套和能轴向推移的滑套,用以将插塞壳体与对接插头机械地连接起来,其中,滑套在工作位置中包围夹紧套并且在工作位置中将一径向向内指向的力施加到夹紧套上,并且夹紧套在此借助卡舌与对接插头的夹紧面发生靠置,从而由此将对接插头的外导体接触面沿轴向朝向插塞连接器的外导体接触面紧合。在此,夹紧套被这样构造,即使在径向从在滑套工作位置中的滑套传导给夹紧套的力通过夹紧套转为轴向力分量来传导,该轴向力分量然后被直接从夹紧套借助卡舌的弯曲的端部段而导入对接插头的夹紧面。对接插头的夹紧面例如垂直于对接插头的纵轴线地走向,并且布置在对接插头的在外侧径向突出的肋板上和/或布置在对接插头的径向朝内指向的凹部上。这种公知的插塞连接装置的优点在于,轴向力分量被直接从夹紧套导入到对接插头的夹紧面中,并且不必先导入径向力,然后才以便将该径向力在夹紧面上转为轴向力分量。为了将这种公知的插塞连接装置松解,滑套必须从其工作位置推移返回其备用位置中,从而由此能使滑套的卡舌的靠置在对接插头的夹紧面上的端部段径向向外地弹动, 并且由此释放夹紧面,从而对接插头可以被拔出。若提出了迄今为止仅由螺栓连接满足的很高的要求,并不排除的是压紧力过小。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基于如下任务,即给出开头所述类型的电插塞连接装置,其中,在连接元件之间产生了如此高的压紧力,从而也可以达到高频(互调)的最高要求。该任务通过带有权利要求I特征的电插塞连接装置得以解决。这样的电插塞连接装置带有第一连接元件和第二连接元件,以在接触位置中建立电接触,其中,第一连接元件具有第一壳体以及第二连接元件具有第二壳体,第二壳体带有夹紧套以及能相对这个夹紧套沿轴向推移的滑套,并且夹紧套构造有沿轴向延伸的、分别具有端部段和中部部段的夹紧元件,以及其中,为了在第一连接元件和第二连接元件的接触位置中在滑套的第一推移位置中将第一连接元件和第二连接元件固定,夹紧套的夹紧元件的端部段由滑套送入与第一壳体力配合和形状配合的嵌接中,按照本专利技术,特征是-第二壳体具有同中心地包围夹紧套的夹紧篮,-夹紧篮具有带端部段的沿轴向延伸的夹紧篮元件,所述夹紧篮元件结束于夹紧套的夹紧元件的中部部段并且包括至少向外指向的凸鼻,以及-为了在两个连接元件的接触位置中在两个连接元件之间产生提高的压紧力,滑套在其内壁上在构成控制面的情况下具有缩小内直径的环绕式的肩台(Absatz),即通过将滑套从第一推移位置推移进入第二推移位置,使凸鼻在与控制面有效连接的情况下被沿径向向内推压,并且在此在夹紧套的夹紧元件的中部区域中产生收缩部。凭借这种令人惊讶的简单的解决方案,可以达成的是将在第一连接元件与第二连接元件之间的压紧力相对现有技术提高好多倍。因此,通过使滑套滑入其第二推移位置而手动地导入了一个仅约30N的力,这个力通过按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被转换成一个通常仅借助螺栓连接才会达到的力。按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基于如下所述一个向内指向的径向力借助夹紧篮向内推压夹紧套的夹紧元件的中部部段,因而由此在这个区域中产生收缩部,该收缩部使得在产生轴向力的情况下夹紧元件的弹簧长度缩短,这种缩短促成了在两个连接元件之间很高的压紧力。为了建立起这种按本专利技术的插塞连接装置,相对于按现有技术的插塞连接件,还额外需要夹紧篮和与该夹紧篮适配的滑套,因而为实现按本专利技术的插塞连接装置几乎不需要额外的成本。在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方案中,两个连接元件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在两个连接元件的接触位置中分别呈锥形地收尾(zulaufend)至收缩部的区域地构造,从而由此可以实现足够高程度的收缩,也就是说,夹紧元件的中部部段能被以足够程度压入通过双锥形的走向产生的环绕式刻槽中,以便由此相应在连接元件之间产生高压紧力。此外,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改进方案有利的是环绕式的肩台的控制面相对于轴向倾斜地构造。因此,实现了至滑套的第二推移位置中的和缓的而且不突变的过渡部,其中,一径向作用的力被施加到夹紧篮元件的凸鼻上。优选的是,当凸鼻构造有具备与控制面相同的倾斜角的止挡面时,则由此完成一种特别和缓的过渡部。在本专利技术的改进方案中,第二壳体具有锥形的部段,该锥形的部段在背对第一壳体的侧上过渡为接长部(Ansatz)。在此,第二壳体的锥形的部段和第一壳体的锥形的部段形成了已经介绍的空间,该空间容纳夹紧套的夹紧元件的收缩的中部部段的区域。按改进方案,滑套能以有利的方式上被推移到法兰形的接长部上,该滑套为此在背对第一壳体的端侧上具有具备相应于接长部直径的钻孔的底部。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方案,滑套的内腔通过环绕式的肩台被划分成在滑套的第二推移位置中对第二壳体的锥形部段加以容纳的第一分腔和在开口侧的第二分腔。由此,获得了制造这种滑套的一种结构上简单的解决方案。在此,第二分腔的直径优选基本上相应于夹紧篮在夹紧篮元件的凸鼻区域中的直径。这防止了 当滑套在其第一推移位置中推移时就已产生了作用到夹紧套的夹紧元件上的压力,由此,还通过这样预紧的夹紧元件防止了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插套在一起。理想地提供的是,夹紧套的夹紧元件的端部区域构造成向内弯曲的卡锁钩,如例如本文开头所述的DE 102004054022B3提出的那样。按照这个出版文献尤其也有利的是, 卡锁钩具有连接在夹紧元件的中部部段上的径向向外扩宽的卡锁钩部段。由此简化了两个连接元件插套在一起,因为卡锁钩不会阻止这个过程。此外,通过由此产生的预紧,也就是说当卡锁钩与第一壳体形状配合而且力配合地嵌接时,也实现了安全地松解插塞连接, 因为这种预紧确保了在滑套从第二推移位置和第一推移位置滑出后,卡锁钩安全地相互弹开,从而使两个连接元件可以相互拉开。理想的是,在本专利技术的有利的改进方案中,以如下方式选择扩宽的卡锁钩部段的扩宽程度,即使得通过滑套推移到第一推移位置而使扩宽的卡锁钩部段与滑套的边缘有效连接,以及在此将卡锁钩径向向内推压,以形成与第一壳体形状配合和力配合的嵌接。这确保了柔和地过渡到滑套的第一推移位置。此外,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设计方案有利的是,为了在夹紧套和第一壳体之间形成形状配合和力配合,在第一壳体上构造有径向环绕式的底切面,优选当滑套推移进入第一推移位置时,夹紧套的夹紧元件的卡锁钩从后方嵌接该底切面。按照改进方案,第一壳体的沿第二壳体方向变细的锥形部段在形成构成底切面的肩台的情况下,在背对第二壳体的端部上具有接长部。因此,这个接长部的端部可以用作用于另一个插塞连接的连接管接头。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方案特别有利的是第二壳体的锥形的部段在面对第一壳体的端面上具有盲孔,在两个连接元件的接触位置中,第一壳体的锥形部段的匹配于轮廓的接长部嵌接到该盲孔中。为此,当参与的接触面形成电接触时,尤其是当按本专利技术的插塞连接装置优选被构造成同轴的插塞连接装置时,则实现了可靠的电接触。为了实现同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电插塞连接装置(1),其带有第一连接元件(10)和第二连接元件(20),用以在接触位置中建立电接触,?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元件(10)具有第一壳体(11),并且所述第二连接元件(20)具有第二壳体(21),所述第二壳体(21)具有夹紧套(22)和能相对所述夹紧套(22)沿轴向推移的滑套(26),并且所述夹紧套(22)构造有沿轴向延伸的、分别具有端部段(24)和中部部段(25)的夹紧元件(23),以及?其中,为了在所述第一连接元件(10)和所述第二连接元件(20)的接触位置中在所述滑套(26)的第一推移位置中将所述第一连接元件(10)和所述第二连接元件(20)固定,所述夹紧套(22)的所述夹紧元件(23)的端部段(24)由所述滑套(26)送入与所述第一壳体(11)力配合和形状配合的嵌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21)具有同中心地包围所述夹紧套(22)的夹紧篮(27),?所述夹紧篮(27)具有带端部段(29)的沿轴向延伸的夹紧篮元件(28),所述端部段(29)结束于所述夹紧套(22)的所述夹紧元件(23)的中部部段(25)中并且包括至少向外指向的凸鼻(30),以及?为了在两个所述连接元件(10、20)的接触位置中在两个所述连接元件(10、20)之间产生提高的压紧力,所述滑套(26)在所述滑套的内壁(31)上在形成控制面(33)的情况下以如下方式具有缩小内直径的环绕式的肩台(32),即:使得通过将所述滑套(26)从第一推移位置推移进入第二推移位置,使所述凸鼻(30)在与所述控制面(33)有效连接的情况下被径向向内推压,以及在此在所述夹紧套(22)的所述夹紧元件(23)的所述中部部段(25)中产生收缩部(34)。...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兰德·鲍姆加特纳,
申请(专利权)人:IMS连接器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