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汽车活顶的锁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46597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0 2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汽车活顶的锁止装置,其具有两个在汽车横向(y)上彼此相互间隔设置的导轨(26、28),在所述导轨(26、28)上分别可移动地安置有可与活顶(12)连接的滑块(22、24),其中,至少一个滑块(22、24)具有用于将滑块(22、24)无级锁止在每条导轨(26、28)的任意位置上的锁止件(36、38、40、4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活顶的锁止装置以及以此配备的活顶,此外还涉及具有相应装配的汽车,尤其是电驱动的三轮汽车。
技术介绍
汽车的活顶的使用非常广泛并且以极为迥异的外形和设计方案广泛地应用。例如由专利文件DE4100677A1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的刚性或硬质车顶,该硬质车顶安装在封闭乘客区的轿厢位置和已翻开的位置之间,在此,车顶盖安置在汽车后车顶内并且可以通过几个位置向后移。该车顶在此处分为几段,即前固定板、中间板和后板,其中,中间板可以伸缩后移至后板上方。在优选的设计方案中,该车顶可以通过或在四个不同的位置移动。这种硬质车顶的多体结构要求与之相符的复杂的操纵和移动机构,而所述机构因此需要相应的高成本和复杂的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与之相应地,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尽可能低成本的、节省重量的、低维护的且同时能够消除构件公差的用于活顶的锁止装置以及一个与之相符的活顶。此外,所述锁止装置的特点是尽可能简单和可靠以及具有节约空间的结构。通过为活顶、尤其为硬质车顶所设计的并为此配置的锁止装置具有至少两个在汽车横向上彼此相互间隔设置的侧面导轨,在所述导轨上分别可移动地安置有可与活顶连接的滑块或类似的导向件或滑动件,由此解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至少一个滑块或滑动件在此具有用于将滑块无级锁止在每条导轨的任意位置上的锁止件。所述导轨优选基本在汽车纵向(X)上延伸并因此确定活顶在最终开启位置和闭锁位置之间的全部移动行程。所述导轨在此不必具有预设的锁止或固定点,使得活顶仅仅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滑块锁止在开启和关闭位置之间的每个活顶可占据的位置上。通过锁止件所实现的将滑块以及由此将活顶无级锁止在固定的、设置于汽车车身上的导轨上的方式可以毫无问题地符合最不同使用者的个性化需求。由此,终端用户可以按照喜好将活顶锁止在任意的中间位置。在有利的设计方案中,至少一个滑块安置在至少一个滑轮上面并且可借助该滑轮沿着导轨移动。使用一个或多个滑轮可以实现滑块以及因此实现活顶在锁止装置的一条或多条相对的侧面导轨上低摩擦地和平稳地相对运动。在有利的改进方案中,所述滑块通过锁止件的激活能够与相应导轨摩擦连接和/或传力连接地结合。所述锁止件例如以夹紧的方式锁止在导轨上,所述导轨同样可以根据摩擦连接和/或传力连接的锁止方式进一步设计并且因此可以具有在导轨纵向上几乎不变的截面型材。另外,为了形成摩擦连接和/或传力连接,所述锁止件向导轨施加足够大的、基本与移动方向垂直的夹紧力。此外,所述锁止件可以设计用于锁住至少一个滑轮。在改进方案中,至少一个滑块具有至少两个在移动方向上彼此相互间隔的并且可与导轨的上面和/或底面结合的滑轮。每个滑块使用至少两个在移动方向上前后设置的滑轮,可以在每条导轨上实现非常稳定且无倾翻可能的滑块的牵引。根据另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所述滑块具有从侧面围住导轨的卡爪,在所述卡爪的自由端部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被弹性加载的可与导轨的底面和/或上面结合的压紧轮。所述压紧轮和所述滑轮优选设置在导轨不同的相对的侧面上。通过将所述压紧轮另外设置在从侧面搭接导轨的卡爪端部上以及通过弹力被挤压抵靠到例如导轨的底面上,由此提供了一种持续的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将所述滚轮固定且保持在优选异型或有沟槽的导轨上。因此,为了导向滑块的锁止和释放仅仅需要锁止或释放压紧轮和/或滑轮相对于滑块的转动。尤其根据另一个优选的设计方案,当所述滑轮和/或一个或多个压紧轮在其外周上具有促进静摩擦的涂层或软弹性材料时,则仅通过锁住相应的滚轮就可以实现每个滑块在导轨上的摩擦连接和/或传力连接地锁止。在此另外的优点是,所述压紧轮提供足够大的接触力或压紧力,使得所述滑块不能脱离导轨并且不能利用锁住的滚轮在所述导轨上移动。由此,可以有效避免滚轮与导轨之间的打滑。此外,压紧轮和/或滑轮的弹性安置可以进一步补偿几何无规律性以及在有些情况下补偿导轨上的污物。可能的构件或安装公差可以通过压紧轮和/或滑轮的弹性安置毫无问题地得以补偿。由此,同样也可以有效地阻止导向机构或开启机构可能出现的倾斜或者其他的卡锁。在优选设计方案中,在至少一个滑块上设置借助操纵拉索移动的制动楔块,所述制动楔块可与至少一个滑轮和/或压紧轮结合和分离。所述制动楔块自身在此同样优选地设置为被弹性加载,使得例如处在被弹性加载的初始位置上的制动楔块可以与至少一个滑轮结合以实现锁止。对用于传递拉力和/或压力的操纵拉索的操作。可使所述制动楔块克服弹性压力与至少一个滑轮分离,这样所述活顶在由导轨预定的移动方向上、在开启和关闭位置之间任意来回移动。只要结束对操纵拉索的操作,所述制动楔块就可以在相应的弹力效应下再次尽可能地自动回到锁止或卡锁位置,从而在导轨上实现活顶足够可靠的闭锁或锁止。锁止机构因此设计为自锁并且为了活顶的开启和移动要求主动操作与所述制动楔块有效连接的操纵拉索。此外有利的是,如果两个在导轨上可移动安置的在汽车横向上对置平行的滑块分别具有可与至少一个滑轮结合的制动楔块。与滑块对置的制动楔块在此优选地与位于活顶上的在汽车横向(y)上延伸的操纵拉索连接。此外,所述操纵拉索在此还可以大约在中间位置与执行器连接,这样拉力和/或压力例如借助电力伺服电动机或驱动电动机,优选地同时并且尽可能均匀地传递给两个滑块的制动楔块的相同位置。在一个并列的方面中,此外提供一种用于汽车的活顶,所述活顶具有前述的锁止装置以及活顶盖板,所述活顶与所述锁止装置的滑块优选不可松脱地连接并且可以借助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滑块沿着所述锁止装置的导轨移动。在此,在有利的设计方案中,所述活顶盖板是覆盖整个汽车车顶且在汽车的对置的侧腰线之间延伸的拱形盖板。活顶或活顶盖板在此不具有基本上平的板材,而是优选地具有罩状外形,所述罩状外形不论是在汽车垂直方向还是在汽车横向上都广泛地包围和环绕汽车内舱或在腰线上方或侧向上车踏板上方的汽车座舱。另外,所述盖板被设计为单体件且硬质的,也可以说是单体的硬质车顶,并且它在开启位置处可以移动至与打开的汽车天窗邻接的车身尾部。根据盖板的开启位置或开启角度,可以为汽车提供敞篷或达加(Targa,意为所有装备硬质防滚后窗的车辆)造型。锁止装置的导轨可以例如位于盖板的下侧端部并且可以根据盖板的造型设置在大约汽车腰线高度。所述导轨在此位于乘客座舱内的上车踏板的下方。作为补充方案,还可以设计其他导向装置和导轨,所述导向装置和导轨例如位于从行驶方向上观察在盖板后面的车身车尾段内,在转换到面向车尾部的开启位置时所述导向装置和导轨可以将盖板引导并固定在中间。最后根据另一个优选的设计方案,提供一种具有前述活顶和/或前述锁止装置的汽车。附图说明在以下根据附图对实施例的说明中,阐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优点以及优选的实施方式。在附图中图I示出具有无级可锁止的可移动的处于闭锁位置的座舱盖的三轮汽车;图2示出具有已开启的座舱盖的依据图I所示汽车的视图;图3示出可移动地安置在平行延伸的导轨上的座舱盖的导向滑块的示意图;图4示出从内侧观察到的滑块导向装置的放大视图;图5示出从外侧观察到的图4所示滑块导向装置。具体实施例方式图I和2所示的汽车10在此构造为三轮电动车并且在其前轴上具有两个相对的轮,但在其后轴上只有一个大约设置在汽车横向(y)中间位置的轮。汽车朝前、指向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汽车活顶的锁止装置,其具有两个在汽车横向(y)上彼此相互间隔设置的导轨(26、28),在所述导轨(26、28)上分别可移动地安置有可与所述活顶(12)连接的滑块(22、24),其中,至少一个所述滑块(22、24)具有用于将所述滑块(22、24)无级锁止在每条所述导轨(26、28)的任意位置上的锁止件(36、38、40、44)。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9.02 DE 102011112262.51.一种用于汽车活顶的锁止装置,其具有两个在汽车横向(y)上彼此相互间隔设置的导轨(26、28),在所述导轨(26、28)上分別可移动地安置有可与所述活顶(12)连接的滑块(22、24),其中,至少ー个所述滑块(22、24)具有用于将所述滑块(22、24)无级锁止在每条所述导轨(26、28)的任意位置上的锁止件(36、38、40、44)。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锁止装置,其中,至少ー个所述滑块(22、24)安置在至少ー个滑轮(36、38)上面,可以沿着所述导轨(26、28)移动。3.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任一项所述的锁止装置,其中,所述滑块(22、24)通过所述锁止件(36、38、40、44)的激活能够与所述导轨(26、28)摩擦连接和/或传カ连接地結合。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任一项所述的锁止装置,其中,所述滑块(22、24)具有至少两个在移动方向(X)上彼此相互间隔的且可与所述导轨(26、28)的上面和/或底面结合的滑轮(36,38)。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锁止装置,其中,所述滑块(22、24)具有从侧面围住所述导轨(26,28)的卡爪(42),在所述卡爪(42)的自由端部上设置有至少ー个被弾性加载的可与所述导轨(26、28)的底面和/或上面结合的压紧轮(44)。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之任一项所述的锁止装置,其中,所述滑轮(36、38)和/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T·舒尔纳M·斯普利思
申请(专利权)人: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