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程建英专利>正文

俯卧撑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45074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0 20:30
俯卧撑训练装置,包括竖向设置并依次自左向右排列的四个缸体,每一个缸体中设有可在缸体中上下滑动的活塞,每一个活塞上连接有向上竖直延伸的活塞杆,每一个缸体于对应活塞下方的空间形成容纳流体的密闭的腔室,上方的空间与外界相通,各腔室中充满流体;位于左侧的两个缸体的腔室的底部互相连通,位于右侧的两个缸体的腔室的底部也互相连通;位于中部的两个缸体的活塞杆的顶部与一顶胸板固定连接,位于最左侧和最右侧的缸体的活塞杆顶部分别设置有一撑手部。本发明专利技术使人们用较小的力就可以做俯卧撑动作,适于年幼、年老或体弱者锻炼手臂和胸肌;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撑手部、顶胸板运动平稳、缓慢,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体育训练器材,具体地说是指一种俯卧撑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俯卧撑是常见的健身运动,主要锻炼上肢、腰部及腹部的肌肉,尤其是胸肌。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做俯卧撑运动,这是因为做俯卧撑需要较大的力量,小孩、老人、女性以及体弱者通常无法做俯卧撑运动,其手臂不能支撑起身体的重量。中国专利ZL200320108149. 9公开了一种俯卧撑健身器,包括一主架,两端通过贴地管座固定;竖于主架中间的套管,其顶端安装有衬套;由基架板和基架管相连接固定而构成的基架,基架管套设于套管内;设置于主架上并竖于套管两旁且比套管稍短的固定管;两握手管,各铰接设置于主架两侧的固定管上,其一端通过连接管与基架板相铰接;分别固定设置在两握手管另一端的把手;一靠垫,固设于基架的上方。在使用时,人的前胸靠在靠垫上,两手握住两侧的把手后用力压下,在杠杆原理的作用下,握手管一端向下运动,另一端向上推动连接管并带动基架升起,人的胸部受靠垫推顶向上运动,以完成俯卧撑的动作。这种俯卧撑健身器利用杠杆原理将手臂向下的支撑力转化成向上推动人的胸部的力,使做俯卧撑所需的力量大大减小,从而使得原本力量不足的人也可以做俯卧撑运动。上述俯卧撑健身器的缺点是在使用时手部相对于身体的运动是圆弧运动,而不是正常俯卧撑的上下竖直运动,因此使用该俯卧撑健身器做的俯卧撑动作不是标准的俯卧撑动作。并且,该俯卧撑健身器采用杠杆机构作为主体运动机构,杠杆的两端受力如果在瞬间相差较大,则会失去平衡导致受力较大一端突然下落,另一端突然翘起,当使用者的动作进行到一半时若双手支撑不住突然失力,则胸部会随靠垫成自由落体下落,使用者无法安全结束俯卧撑动作,有受伤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俯卧撑训练装置,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俯卧撑健身器形成的俯卧撑动作不标准,并具有上述安全隐患等缺点。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俯卧撑训练装置,包括竖向设置并依次自左向右排列的四个缸体,每一个缸体中设有可在缸体中上下滑动的活塞,每一个活塞上连接有向上竖直延伸的活塞杆,每一个缸体于对应活塞下方的空间形成容纳流体的密闭的腔室,上方的空间与外界相通,各腔室中充满流体;位于左侧的两个缸体的腔室的底部互相连通,位于右侧的两个缸体的腔室的底部也互相连通;位于中部的两个缸体的活塞杆的顶部与一顶胸板固定连接,位于最左侧和最右侧的缸体的活塞杆顶部分别设置有一撑手部。所述各缸体固定在同一块基板上。所述位于最左侧和最右侧的两个缸体的横截面大于位于中间的两个缸体的横截面。由上述对本专利技术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使用 时,使用者双手撑在两个撑手部上,胸部靠在顶胸板上,当双手向下对两个撑手部用力时, 力经撑手部下方的活塞杆、活塞,通过下方腔室内的流体传递至顶胸板下方的活塞、活塞 杆,再传递到顶胸板,将人体胸部向上顶,使人们用较小的力就可以做俯卧撑动作,适于年 幼、年老或体弱者锻炼手臂和胸肌;本专利技术的撑手部、顶胸板运动平稳、缓慢,安全可靠,当 使用者双手支撑不住突然失力时,胸部不会突然下落,而是随着顶胸板缓慢向下运动,使用 者可以从容地结束俯卧撑动作。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在使用状态下手臂撑直时的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在使用状态下手臂弯曲且胸部位于最低位置时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俯卧撑训练装置,参照图I至图3,包括竖向设置并依次自左向右排列于一块基板 10上的缸体I、缸体2、缸体3、缸体4,缸体I、缸体2、缸体3、缸体4中分别设有可对应在其 中上下滑动的活塞11、活塞21、活塞31、活塞41,活塞11、活塞21、活塞31、活塞41上分别 连接有向上竖直延伸的活塞杆12、活塞杆22、活塞杆32、活塞杆42,缸体I、缸体2、缸体3、 缸体4于对应活塞11、活塞21、活塞31、活塞41下方的空间分别形成容纳流体的密闭的腔 室14、腔室24、腔室34、腔室44,上方的空间与外界相通,腔室14、腔室24、腔室34、腔室44 中充满流体。参照图3至图5,位于左侧的缸体I、缸体2的腔室14、腔室24的底部互相连通,位 于右侧的缸体3、缸体4的腔室34、腔室44的底部也互相连通。位于中部的缸体2、缸体3 的活塞杆22、活塞杆32的顶部与一顶胸板23固定连接,位于最左侧缸体I的活塞杆12和 最右侧的缸体4的活塞杆42顶部分别设置有撑手部13和撑手部43。参照图3,为该俯卧撑训练装置处于未使用状态下的示意图,腔室14、腔室24、腔 室34、腔室44中的流体高度相等,其顶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缸体I、缸体2、缸体3、缸体4 的高度均相等,并且横截面大小相通同。活塞杆12和活塞杆42的长度相等,活塞杆22和 活塞杆32的长度相等,活塞杆22的长度等于活塞杆12的长度加上缸体I的高度减去活塞 11的厚度。使用时,使用者双手分别支撑在撑手部13和撑手部43上,胸部靠在顶胸板23上, 当双手向下对撑手部13和撑手部43用力时,力经流体传递至顶胸板23,并使力的方向由向 下变为向上,将人体胸部向上顶。参照图4,撑手部13和撑手部43位于最低位置,顶胸板 23位于最高位置,使用者的手臂处于撑直状态;参照图5,撑手部13和撑手部43位于最高 位置,顶胸板23位于最低位置,撑手部13和撑手部43和顶胸板23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使 用者的手臂处于弯曲状态。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是位于最左侧的缸体I和最右侧的缸体4的横截面大于位于中间的缸体2、缸体3的横截面,比例可根据实际需要而定。这种结构的好处在于可以使撑手部13、撑手部43上下移动的距离小于顶胸板23上下移动的距离,这样更接近于实际情况,因为真正的俯卧撑动作是手掌不动,而身体上下运动。上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显然,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结构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专利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行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俯卧撑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设置并依次自左向右排列的四个缸体,每一个缸体中设有可在缸体中上下滑动的活塞,每一个活塞上连接有向上竖直延伸的活塞杆,每一个缸体于对应活塞下方的空间形成容纳流体的密闭的腔室,上方的空间与外界相通,各腔室中充满流体;位于左侧的两个缸体的腔室的底部互相连通,位于右侧的两个缸体的腔室的底部也互相连通;位于中部的两个缸体的活塞杆的顶部与一顶胸板固定连接,位于最左侧和最右侧的缸体的活塞杆顶部分别设置有一撑手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俯卧撑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设置并依次自左向右排列的四个缸体,每一个缸体中设有可在缸体中上下滑动的活塞,每一个活塞上连接有向上竖直延伸的活塞杆,每一个缸体于对应活塞下方的空间形成容纳流体的密闭的腔室,上方的空间与外界相通,各腔室中充满流体;位于左侧的两个缸体的腔室的底部互相连通,位于右侧的两个缸体的腔室的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建英
申请(专利权)人:程建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