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板支架,包括一下端固定部件,一上端固定部件,一角度调节部件,一电池支撑部件,所述下端固定部件和上端固定部件的首端分别与所述电池支撑部件的首端和尾端转动连接,所述上端固定部件的尾端与所述角度调节部件上的不同位置连接,用于使所述电池支撑部件与水平面形成不同的夹角,所述下端固定部件与所述角度调节部件分别固定于地面。本太阳能电池板支架可以调节支架与水平面夹角,以保证太阳能电池板以最小的角度迎光,从而提高太阳能电池板的光电转换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板支架。
技术介绍
太阳能电池板的光电转换效率与其迎光角度是密切相关的。当太阳光垂直照射在太阳能电池板上时,太阳能电池板的光电转换效率最大,即太阳能电池板迎光角度(即太阳光入射线与太阳能电池板法线方向的夹角)越小,其光电转换效率越高。由于不同季节时太阳能电池板的迎光角度不一样,使得太阳能电池板的光电转换效率也随季节的变化而改变。目前市场上太阳能电池板支架有固定式的和太阳光跟踪式的。固定式太阳能电池板支架由于不能改变支架与水平面夹角,也就无法随着季节的变化来调节支架与水平面夹角以 达到使太阳能电池板迎光角度尽量减小的目的;而太阳光跟踪式太阳能电池板支架由于添加了一系列部件(比如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导致制造成本非常高,通常为固定式太阳能电池板支架的几倍甚至几十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太阳能电池板迎光角度无法调节或者太阳能电池板支架制造成本非常高的缺陷,提供一种非常经济实用的太阳能电池板支架。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太阳能电池板支架,其特点在于,其包括一下端固定部件,一上端固定部件,一角度调节部件,一电池支撑部件,所述下端固定部件和上端固定部件的首端分别与所述电池支撑部件的首端和尾端转动连接,所述上端固定部件的尾端与所述角度调节部件上的不同位置连接,用于使所述电池支撑部件与水平面形成不同的夹角,所述下端固定部件与所述角度调节部件分别固定于地面。较佳地,所述上端固定部件为一活动角钢,所述活动角钢的首端通过一转轴销与所述电池支撑部件的尾端相枢接。较佳地,所述角度调节部件为一“L”形状的后立柱,其两条边上分别具有若干固定孔,所述活动角钢的尾端与所述后立柱上的某个固定孔通过一转轴销相连接。采用所述“L”形状的后立柱,可以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支架结构更加稳定,更容易调节所述电池支撑部件与水平面的夹角。较佳地,所述固定孔为四个。较佳地,所述太阳能电池板支架还包括埋设钢板和水泥基础,所述埋设钢板埋设于所述水泥基础中,所述后立柱的尾端通过螺栓或焊接与所述埋设钢板固定。采用所述方法,可以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支架的安装更加方便,更加牢固。较佳地,所述电池支撑部件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范围在15°到51°之间。较佳地,所述下端固定部件为一前立柱,所述前立柱的首端通过一转轴销与所述电池支撑部件的首端相枢接。较佳地,所述太阳能电池板支架其还包括埋设钢板和水泥基础,所述埋设钢板埋设于所述水泥基础中,所述前立柱的尾端通过螺栓或焊接与所述埋设钢板固定。较佳地,所述电池支撑部件为一支撑主梁,所述支撑主梁上还设置有若干用于放置电池板的电池板安装梁。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通过把活动角钢固定于后立柱上的不同固定孔内,可以调节太阳能电池板支架与水平面夹角,以保证太阳能电池板以最小的角度迎光,从而提高太阳能电池板的光电转换效率。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一实施例I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2的简化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3的简化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4的简化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举几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I如图I所示。前立柱2、后立柱8下部分别与埋设钢板I固定(焊接或螺栓连接),埋设钢板I分别埋设于水泥基础9内;当然前后立柱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固定于地面,而不仅仅局限于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使前后立柱与埋设于水泥基础内的埋设钢板固定。前立柱2通过转轴销3与支撑主梁4的一端连接,形成一个可转动的活动连接;支撑主梁4的另一端通过转轴销5与活动角钢6 —端连接,形成一个可转动的活动连接;当然这些活动连接并不局限于通过转轴销实现,也可以采用其他常用方式。活动角钢6另一端通过转轴销7固定于后立柱8的固定孔内;后立柱8上预留有4个可选固定孔(81、82、83、84),当活动角钢6另一端通过转轴销7固定于后立柱8的固定孔81时,支撑主梁4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最小为15°,当活动角钢固定于后立柱8的固定孔82时,支撑主梁4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会增大,变为27°,依次固定于83时变为39°,固定于84时为51°,由此太阳能电池板具有四个安装角度,每间隔12° —个调节角度,以满足不同季节太阳能电池板倾角变换的需要,从而提高太阳能电池板的光电转换效率。电池板安装梁10与支撑主梁4垂直放置,在两个太阳能电池板支架的支撑主梁4上安装固定四根电池板安装梁10,电池板安装梁10上安装固定太阳能电池板11。实施例2如图2所示。在其余部件及其相互构造关系不变的基础上,还可以采用另一种形状的角度调节部件,所述角度调节部件为一水平放置的后立柱8,所述后立柱上分布4个固定孔(81、82、83、84),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改变所述活动角钢6的长度,以及4个固定孔在所述水平放置的后立柱上的位置,来实现支撑主梁4与水平面夹角分别为15°,27°,39。 ,51° 。实施例3如图3所示。在其余部件及其相互构造关系不变的基础上,还可以采用另一种形状的角度调节部件,所述角度调节部件为一竖直放置的后立柱8,所述后立柱上分布4个固定孔(81、82、83、84),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改变所述活动角钢6的长度,以及4个固定孔在所述竖直放置的后立柱上的位置,来实现支撑主梁4与水平面夹角分别为15°,27°,39。 ,51° 。实施例4如图4所示。在其余部件及其相互构造关系不变的基础上,还可以采用另一种形状的角度调节部件,所述角度调节部件为一倾斜放置的后立柱8,所述后立柱上分布4个固定孔(81、82、83、84),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改变所述活动角钢6的长度,以及4个固定孔在所述竖直放置的后立柱上的位置,来实现支撑主梁4与水平面夹角分别为15°,27°,39。 ,51°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技术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太阳能电池板支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下端固定部件,一上端固定部件,一角度调节部件,一电池支撑部件,所述下端固定部件和上端固定部件的首端分别与所述电池支撑部件的首端和尾端转动连接,所述上端固定部件的尾端与所述角度调节部件上的不同位置连接,用于使所述电池支撑部件与水平面形成不同的夹角,所述下端固定部件与所述角度调节部件分别固定于地面。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固定部件为一活动角钢,所述活动角钢的首端通过一转轴销与所述电池支撑部件的尾端相枢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部件为一“L”形状的后立柱,其两条边上分别具有若干固定孔,所述活动角钢的尾端与所述后立柱上的某个固定孔通过一转轴销相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孔为四个。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支架还包括埋设钢板和水泥基础,所述埋设钢板埋设于所述水泥基础中,所述后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能电池板支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下端固定部件,一上端固定部件,一角度调节部件,一电池支撑部件,所述下端固定部件和上端固定部件的首端分别与所述电池支撑部件的首端和尾端转动连接,所述上端固定部件的尾端与所述角度调节部件上的不同位置连接,用于使所述电池支撑部件与水平面形成不同的夹角,所述下端固定部件与所述角度调节部件分别固定于地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良勇,薛建科,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追日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