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磁接触器,其包括静触片、动触片、静铁芯、动铁芯、复位弹簧以及横梁,其中,静触片供导电连接于电源侧与负载间的电力电路的静触点固定,动触片供接触所述静触点或与之分离的动触点固定,静铁芯为了静触点及动触点的接触或分离而励磁或消磁,动铁芯因静铁芯的励磁而被吸引,向静铁芯移动,复位弹簧对动铁芯提供弹性,使其向离开静铁芯的方向移动;横梁与动铁芯的移动而联动移动,使动触片移动,静触片包括:接线端子部,具备与外部的电源或负载侧电力线路导电连接的接线端子;以及触点固定部,与接线端子部一体成型,从接线端子部的一侧折弯,供静触点固定。(*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磁接触器。
技术介绍
电磁接触器(magnetic contactor)是根据是否接入控制信号而开闭电源供应线路,对向电动机等负载供应的电力线路进行开闭的电力设备。这种电磁接触器主要用作使电动机运转及停止的控制用途。众所周知,这种电磁接触器包括静触片,供导电连接于电源侧与负载间的电力线路的静触点固定;动触片,供接触所述静触点或与静触点分离的动触点固定;静铁芯(stationary core),根据是否接入控制信号而进行励磁(magnetizing)或消磁(demagnetizing);动铁芯,因所述静铁芯的励磁而被吸引,向所述静铁芯移动;复位弹簧,对所述动铁芯提供弹性,使其向离开所述静铁芯的方向移动;以及横梁(crossbar),与所 述动铁芯的移动而联动移动,使所述动触片移动。而且,所述静触片一般包括端子部,连接于电源侧或负载侧的电力线路;以及触点部,供触点固定。图I是显示构成现有技术的电磁接触器的静触片的立体图。如图I所示,现有技术的静触片10包括第一构件11,具有既定长度,呈平板状;以及第二构件12,两端部向相同方向延伸,呈U字形。在所述第一构件11的一端,形成有作为电源侧或负载侧的端子部的接线端子11a。而且,所述第二构件12的一端部固定于所述接线端子Ila的相反一边,即固定于所述第一构件11的另一端部。例如,所述第二构件12的一端部可以利用焊接等固定于所述第一构件11的另一端部。而且,在所述第二构件12的另一端部,具备有触点固定部12a。在所述触点固定部12a,固定有触点13。所述触点13例如可以利用焊接等固定于所述触点固定部12a。另外,所述第一构件11及第二构件12借助于诸如螺丝的连结件S进行追加固定。如此一来,在现有技术中,所述第一构件11及第二构件12分别形成,借助于焊接及连结件S而相互固定。因此,作为不同种类导体的所述第一构件11及第二构件12借助于所述连结件S而结合,从而,如果在电磁接触器的运行过程中产生热,则所述第一构件11及第二构件12的内部阻抗增加。而且,如果这种所述第一构件11及第二构件12的内部电阻增加,那么,由于因此而造成的升温及劣化,产品可能被损坏。另外,在现有技术中,相互焊接的所述第一构件11及第二构件12由于在所述连结件S的连结过程或所述触点13焊接于所述第二构件12的过程中的作业误差等,所述触点13可能被固定于脱离设计位置的位置。因此,在所述触点13的接触过程中,可能因发生过度的电弧而导致产品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用于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产品损坏的电磁接触器。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电磁接触器的实施例的一种形态包括静触片、动触片、静铁芯、动铁芯、复位弹簧以及横梁,其中,所述静触片供导电连接于电源侧与负载间的电力电路的静触点固定,所述动触片供接触所述静触点或与所述静触点分离的动触点固定,所述静铁芯为了所述静触点及动触点的接触或分离而励磁或消磁,所述动铁芯因所述静铁芯的励磁而被吸引,向所述静铁芯移动,所述复位弹簧对所述动铁芯提供弹性,使所述动铁芯向离开所述静铁芯的方向移动;所述横梁与所述动铁芯的移动而联动移动,使所述动触片移动,其中所述静触片包括接线端子部,具备与外部的电源或负载侧电力线路导电连接的接线端子;以及触点固定部,与所述接线端子部一体成型,从所述接线端子部的一侧折弯,供所述静触点固定。在本技术的电磁接触器的实施例中,静触片由一个构件形成。因此,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能够防止因电磁接触器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热造成所述静触片的内部电阻不均的现象,触点的位置能够保持设计的值。另外,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借助于引导凸起,引导触点固定的位置。因此,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触点被固定于设计的位置,从而能够确保产品的运行可靠性。 附图说明图I是显示构成现有技术的电磁接触器的静触片的立体图。图2是显示构成本技术的电磁接触器的实施例的静触片的立体图。图3是显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主要部件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电磁接触器的实施例。图2是显示构成本技术的电磁接触器的实施例的静触片的立体图,图3是显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主要部件的剖面图。对于本实施例的构成要素中的与现有技术相同的构成要素,省略对其的详细说明。如图2及图3所示,构成本实施例的电磁接触器的静触片100由一个构件折弯形成。更详细而言,所述静触片100包括接线端子部110及触点固定部120。实质而言,所述接线端子部110及触点固定部120 —体成型。更详细而言,所述接线端子部110以具有已设定长度的板状形成。而且,在所述接线端子部110的一端部,形成有作为电源侧或负载侧的端子部的接线端子111。在所述接线端子111上,可以形成有用于连结端子螺丝(图中未示出)的连结孔113。而且,所述触点固定部120从所述接线端子111的相反一边,即从所述接线端子部110的另一端部延伸。实质上可以说,所述触点固定部120由所述接线端子部110的一部分大致折弯成“I ”字形形成。此时,所述触点固定部120的一面与所述接线端子部110的一面平行地配置。实质而言,在附图的图2上,所述接线端子部110的上面及所述触点固定部120的上面相互平行地配置。而且,在所述触点固定部120具备有固定区域121。所述固定区域121配备于与所述接线端子部110平行地配置的所述触点固定部120的一侧。在所述触点固定部120,借助于焊接等,固定有静触点130。另外,在所述固定区域121,具备有引导凸起123。所述引导凸起123从所述固定区域121的一侧向上方凸出。所述引导凸起123引导固定于所述固定区域121的所述静触点130的位置。例如,如图2所示,使用者可以把所述静触点130配置于所述固定区域121上,并且保持与所述引导凸起123的间隔。又例如,使用者可以把所述静触点130配置于所述固定区域121上,并且接触所述引导凸起123。因此,实质而言,所述引导凸起123的形状以与所述静触点130吻合的形状形成。下面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电磁接触器的实施例的作用。首先,如果电源接入静铁芯(图中未示出),那么,借助于所述静铁芯的吸引力,动铁芯(图中未示出)向所述静铁芯移动。而且,借助于所述静铁芯的移动,如果横梁30进行移动,则动触片20与之联动,向静触片100移动。而且,借助于所述动触片20的移动,所述动触片20的固定的动触点21接触静触点130,从而借助于电磁接触器,将电源供应到负载侧。相反,如果接入所述静铁芯的电源被切断,则所述静铁芯不再产生吸引力。所述动铁芯借助于复位弹簧(图中未示出)的弹力,向离开所述静铁芯的方向移动。而且,借助于所述动铁芯的移动,所述横梁30及动触片20进行移动,从而所述动触点21从所述静触点130离开。因此,借助于电磁接触器,切断了向负载侧的电源供应。然而,在本实施例中,实质而言,所述静触片100由一个构件形成。因此,在本实施例中,能够节省制作所述静触片100所需的构件部件及作业工时,防止运行过程中的所述静触片100的热变形。而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静触点130固定的位置受到引导凸起123引导。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接触器,包括静触片、动触片、静铁芯、动铁芯、复位弹簧以及横梁,其中,所述静触片供导电连接于电源侧与负载间的电力电路的静触点固定,所述动触片供接触所述静触点或与所述静触点分离的动触点固定,所述静铁芯为了所述静触点及动触点的接触或分离而励磁或消磁,所述动铁芯因所述静铁芯的励磁而被吸引,向所述静铁芯移动,所述复位弹簧对所述动铁芯提供弹性,使所述动铁芯向离开所述静铁芯的方向移动;所述横梁与所述动铁芯的移动而联动移动,使所述动触片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片包括:接线端子部,具备与外部的电源或负载侧电力线路导电连接的接线端子;以及触点固定部,与所述接线端子部一体成型,从所述接线端子部的一侧折弯,供所述静触点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东彩,
申请(专利权)人:LS产电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