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化成检测连接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37792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7 2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化成检测连接件,属于电池检测技术领域。它包括OT端子,还包括电压检测线和化成螺母;化成螺母上设有插孔,电压检测线的端头为香蕉插头;OT端子由化成螺母与电池极柱连接;香蕉插头通过化成螺母上的插孔与电池极柱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简单、快速;同时化成螺加工成本低,可重复使用,可靠性高。解决了电池化成时采用夹子取电压时易掉线的问题,克服了用夹子取电压时取样点不统一带来差异。保证了电压检测的精度,提高了化成容量的准确性。用于方形高功率镍氢电池的化成及检测工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实用新 型涉及一种电池检测配件,尤其是方形电池检测配件,属于电池检测

技术介绍
目前,电池的化成设备分为二线制和四线制,方形电池的化成设备通常为四线制,化成时电源线和电压检测线末端均为OT端子,与电池的一个电极合并压在一起,由于OT端子承担了电流通路的作用,因此在OT端子部位有微小的电压降,从而造成电压检测的结果不够精确,影响分容的准确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化成检测连接件。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池化成检测连接件,包括OT端子,还包括电压检测线和化成螺母;化成螺母上设有插孔,电压检测线的端头为香蕉插头;0T端子由化成螺母与电池极柱连接;香蕉插头通过化成螺母上的插孔与电池极柱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操作简单、快速;同时化成螺加工成本低,可重复使用,可靠性高。解决了电池化成时采用夹子取电压时易掉线的问题,克服了用夹子取电压时取样点不统一带来差异。保证了电压检测的精度,提高了化成容量的准确性。用于方形高功率镍氢电池的化成及检测工序。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总体结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2是图I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化成螺母主视图,图4是图3的A— A剖面图。图中零部件及编号I—OT端子,2 —电压检测线,3—香蕉插头,4一化成螺母,5—插孔,6—电池极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电池化成检测连接件,包括OT端子1,还包括电压检测线2和化成螺母3 ;化成螺母4上设有插孔5,电压检测线2的端头为香蕉插头3 ;0T端子I由化成螺母4与电池极柱6连接;香蕉插头3通过化成螺母4上的插孔5与电池极柱6连接。检测电流的OT端子I通过化成螺母4拧紧压在电池极柱6的上凸台,电压检测线2末端与香蕉插头3连接,香蕉插头3插入化成螺母3上部的插孔5内,其上部与电池极柱6螺纹上平面接触。极柱上凸台与主电流OT端子通过化成螺母的螺纹拧紧后,直接平面连接导电,使其导电效果优异,电压检测线末端连接一个香蕉插头,通过化成螺母的上部小孔插入与极柱顶端面接触,可实现快速插拔,同时化成螺母本身也起到导体作用。电流通过极柱上凸台直接传到连接导线的OT端子上,因接触面积较大,使整个电池的化成能满足持续稳定大电流放电的要求;上部采用化成螺母紧固,电压检测线末端的香蕉插头插入化成螺母上端的小孔内,与极柱上部接触,而在化成时极柱上部无电 流通过,因此保证了电压检测的精度。即主电流线与电压检测线分离,并选择极柱上无电流通过的位置作为电压检测点,提高了电压检测的精度,也就提高了化成容量的准确性。权利要求1.一种电池化成检测连接件,包括OT端子(I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压检测线(2)和化成螺母(3);化成螺母(4)上设有插孔(5),电压检测线(2)的端头为香蕉插头(3) ;0T端子(I)由化成螺母(4)与电池极柱(6)连接;香蕉插头(3)通过化成螺母(4)上的插孔(5)与电池极柱(6)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化成检测连接件,属于电池检测
它包括OT端子,还包括电压检测线和化成螺母;化成螺母上设有插孔,电压检测线的端头为香蕉插头;OT端子由化成螺母与电池极柱连接;香蕉插头通过化成螺母上的插孔与电池极柱连接。本技术操作简单、快速;同时化成螺加工成本低,可重复使用,可靠性高。解决了电池化成时采用夹子取电压时易掉线的问题,克服了用夹子取电压时取样点不统一带来差异。保证了电压检测的精度,提高了化成容量的准确性。用于方形高功率镍氢电池的化成及检测工序。文档编号G01R1/04GK202794236SQ20122042879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8日专利技术者孟知书, 何义勇, 孙伟 申请人:四川宝生新能源电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化成检测连接件,包括OT端子(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压检测线(2)和化成螺母(3);化成螺母(4)上设有插孔(5),电压检测线(2)的端头为香蕉插头(3);OT端子(1)由化成螺母(4)与电池极柱(6)连接;香蕉插头(3)通过化成螺母(4)上的插孔(5)与电池极柱(6)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知书何义勇孙伟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宝生新能源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