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锥形旋风式高效生物质炉具,包括炉外膛、炉内膛、上旋风导火装置、下旋风导火装置、弧形拦火板与锅圈,所述上旋风导火装置由多个上导火叶片沿同一圆周均匀设置于导火壁上,下旋风导火装置由多个下导火叶片沿同一圆周均匀设置于柱形燃烧腔上,所述弧形拦火板背面与烟道的进烟口相对,底部与上盖板相接触,顶部位于锅圈的下方,所述锅圈包括相互配合的大锅圈、中锅圈和封火盖。本设计具备双重旋风导火装置,延长了高温烟气在炉内的停留时间,使燃烧速度放缓,使燃料中的炭和烟气中的可燃物质得以充分燃烧,降低了燃烧中产生的有害物质的排放浓度,更加安全环保。(*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炉具,尤其涉及一种双锥形旋风式高效生物质炉具,具体适用于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
技术介绍
传统的农村炉灶大多是手工堆砌的砖石结构,建造技术粗糙,煤炭或生物质由于燃烧不充分,释放出大量浓烟,引起的室内空气污染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祸患。随着世界各国对能源效率和空气污染的越来越关注,以及中国农村的城镇化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的炊事供暖炉灶和其低效的燃烧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需要。户用高效低排放生物质炉具不仅可以减少煤炭的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室内空气质量,而且能够利用废弃的生物质资源,节省燃料,变废为宝;同时可以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增进身体健康;实现节能减排,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545502Y,授权公告日为2003年4月16日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高能秸杆燃炉,它是在圆柱形的炉体上,设置一个比炉体直径大的短圆柱形密封罩,将其炉体的炉膛,设置成上面口径大,下面口径小的变径筒,或者直筒,在炉膛上端有加料口,下端有掏灰口,炉口上边沿外周铸有旋风叶片和钻有二次进风孔,炉底有二次进风口,在上密封罩里,设置有保温层和障火圈,向下焊在炉口板上,向上紧固在上盖大圈上,炉口上设置有旋火炉口,上盖炉圈中间环下部铸有向下排列有序的炉圈障温叶片,外罩壳上有出烟口,上罩通过炉口板,焊连在炉身的内膛上。虽然该技术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但其仍有以下缺陷该技术中旋火炉口的设计虽然延长了高温烟气在炉内的停留时间,能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但仍然不能使燃料充分燃烧,从而造成了能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不能使燃料充分燃烧的问题,提供一种能使燃料充分燃烧的双锥形旋风式高效生物质炉具。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双锥形旋风式高效生物质炉具,包括炉外膛、炉内膛和炉篦,所述炉外膛的顶部与锅圈相连接,炉外膛的底部与炉座相连接,炉外膛的内部同轴设置有炉内膛,炉内膛的顶部通过上盖板与炉外膛的侧壁相连接,炉外膛侧壁上近锅圈处设置有烟道,位于上盖板、锅圈之间的炉外膛的内壁上设置有耐火泥层,所述炉内膛的底部设置有炉篦,炉篦的底部通过下隔板与炉外膛相连接,炉篦的下方设置有灰室,炉内膛侧壁上近上盖板处设置有上旋风导火装置,炉内膛侧壁上设置有多个与二次风道相通的助燃风孔,炉外膛、炉内膛之间形成有二次风道,炉外膛上设置有加料口,加料口的外侧设置有加料口盖,加料口的内侧与炉内膛相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质炉具还包括下旋风导火装置;所述炉内膛包括锥形助燃器、柱形燃烧腔与导火壁,所述导火壁的顶部通过上盖板与炉外膛的侧壁相连接,导火壁的底部与锥型助燃器的顶部相连接,锥型助燃器的底部与柱形燃烧腔的顶部相连接,柱形燃烧腔的底部设置有集灰器,集灰器的底部与炉篦相连接;所述导火壁的内壁上设置有上旋风导火装置,所述柱形燃烧腔的内壁上设置有下旋风导火装置。所述上旋风导火装置包括多个上导火叶片,所述上导火叶片沿同一圆周均匀设置。所述上导火叶片的数量为10 - 20个;所述上导火叶片呈月牙状,其最大宽度是IOmm-25mm,上导火叶片与水平面之间形成有上导火叶片水平夹角,所述上导火叶片水平夹角是30度-45度。所述上旋风导火装置的高度与导火壁的高度相等。 所述下旋风导火装置包括多个下导火叶片,所述下导火叶片沿同一圆周均匀设置。所述下导火叶片的数量为10 - 20个;所述下导火叶片呈月牙状,其最大宽度是IOmm-25mm,下导火叶片与水平面之间形成有下导火叶片水平夹角,所述下导火叶片水平夹角是30度-45度。所述下旋风导火装置的高度是柱形燃烧腔高度的1/3 - 1/2。所述助燃风孔包括上进风孔、中进风孔和下进风孔;所述上进风孔沿同一圆周均匀设置于导火壁上,且上进风孔与上导火叶片间隔设置;所述中进风孔沿同一圆周均匀设置于锥形助燃器上;所述下进风孔均匀分布于柱形燃烧腔上。所述生物质炉具还包括弧形拦火板,该弧形拦火板背部的正中部位与烟道的进烟口相对,底部与上盖板相接触,顶部位于锅圈的下方;所述进烟口所处的炉外膛内壁与弧形拦火板之间形成有进烟腔,该进烟腔与进烟口相通。所述锅圈包括大锅圈、中锅圈和封火盖,且大锅圈与中锅圈为问;L、圆环结构;所述大锅圈包括大锅圈下托环、大锅圈外圈和大锅圈连接部,且大锅圈外圈通过大锅圈连接部与大锅圈下托环相连接;所述中锅圈包括中锅圈下托环、中锅圈外圈和中锅圈连接部,且中锅圈外圈通过中锅圈连接部与中锅圈下托环相连接;所述大锅圈外圈的外边缘与炉外膛的顶部相接触,所述中锅圈外圈与大锅圈下托环、大锅圈连接部相配合,所述封火盖与中锅圈下托环、中锅圈连接部相配合;所述大锅圈外圈、中锅圈外圈、封火盖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大锅圈下托环、中锅圈下托环位于同一水平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I.本技术一种双锥形旋风式高效生物质炉具采用两重旋风导火装置,该两重旋风导火装置包括上旋风导火装置和下旋风导火装置,使用时,上旋风导火装置和下旋风导火装置延长了高温烟气在炉内的停留时间,使燃烧速度放缓,使燃料中的炭和烟气中的可燃气体、固体微粒、焦油等物质得以充分燃烧,降低了燃烧产生的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的排放浓度,安全环保;此外,燃烧产生的热量大部分被吸收利用,有效避免未燃烧完的可燃烟气从烟道流失。因此本技术燃烧充分、热效率高、安全环保。2.本技术一种双锥形旋风式高效生物质炉具中的助燃风孔采用分级设置,包括上进风孔、中进风孔和下进风孔;使用时,空气从二次进风口进入,经二次风道从上进风孔、中进风孔和下进风孔进入炉内膛,其中,下进风孔为固体燃料供氧,上进风孔和中进风孔为上升的高温烟气供氧,使燃料燃烧更加充分,提高了燃料利用率;此外,上进风孔与上导火叶片间隔设置,不仅能为燃烧提供足够的氧气,而且便于氧气与高温烟气的均匀混合,促进了燃烧的进行。因此本技术燃烧供氧充足,燃料能够充分燃烧。3.本技术一种双锥形旋风式高效生物质炉具中增置有弧形拦火板,该弧形拦火板背面的正中部位与烟道的进烟口相对,底部与上盖板相接触,顶部位于锅圈的下方,弧形拦火板的作用是阻挡未充分燃烧的烟气在烟道的抽力下从烟道排出。使用时,旋转的火焰直扑锅底,高温烟气在弧形拦火板的阻挡下循环燃烧,直至燃烧充分,燃烧产生的热量大部分被吸收利用,有效避免燃料未燃烧完就从烟道流失,从而减少火焰及烟气损失,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且不污染环境。因此本技术实现了燃料省、热效率高,有害物质排放量小的效果。4.本技术一种双锥形旋风式高效生物质炉具中的锅圈包括大锅圈、中锅圈与封火盖,使用时,三者相互配合,可适应不同大小的锅具,此外,当炉子仅仅用于取暖时,盖上封火盖便可使炉子内部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从而减缓燃烧速度,延长燃烧时间,提高取暖效果。因此本技术节能环保,能适应不同大小的锅具。5.本技术一种双锥形旋风式高效生物质炉具在炉外膛侧壁上开设有与炉内膛相通的加料口,该加料口开口较大,能适用多种燃料,如薪柴、秸杆、稻草、麦杆、成型块状燃料、成型颗粒燃料或动物干粪便等,应用范围较广。因此本技术不仅适用范围广,而且加料方便。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锥形旋风式高效生物质炉具,包括炉外膛(1)、炉内膛(2)和炉篦(3),所述炉外膛(1)的顶部与锅圈(4)相连接,炉外膛(1)的底部与炉座(7)相连接,炉外膛(1)的内部同轴设置有炉内膛(2),炉内膛(2)的顶部通过上盖板(16)与炉外膛(1)的侧壁相连接,炉外膛(1)侧壁上近锅圈(4)处设置有烟道(13),位于上盖板(16)、锅圈(4)之间的炉外膛(1)的内壁上设置有耐火泥层(14),所述炉内膛(2)的底部设置有炉篦(3),炉篦(3)的底部通过下隔板(17)与炉外膛(1)相连接,炉篦(3)的下方设置有灰室(5),炉内膛(2)侧壁上近上盖板(16)处设置有上旋风导火装置(26),炉内膛(2)侧壁上设置有多个与二次风道(11)相通的助燃风孔(24),炉外膛(1)、炉内膛(2)之间形成有二次风道(11),炉外膛(1)上设置有加料口(6),加料口(6)的外侧设置有加料口盖(61),加料口(6)的内侧与炉内膛(2)相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质炉具还包括下旋风导火装置(27);所述炉内膛(2)包括锥形助燃器(21)、柱形燃烧腔(22)与导火壁(23),所述导火壁(23)的顶部通过上盖板(16)与炉外膛(1)的侧壁相连接,导火壁(23)的底部与锥型助燃器(21)的顶部相连接,锥型助燃器(21)的底部与柱形燃烧腔(22)的顶部相连接,柱形燃烧腔(22)的底部设置有集灰器(31),集灰器(31)的底部与炉篦(3)相连接;所述导火壁(23)的内壁上设置有上旋风导火装置(26),所述柱形燃烧腔(22)的内壁上设置有下旋风导火装置(2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建,高凯旋,田发科,何栋,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蓝焰生态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