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召兴专利>正文

蓄力换向变速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33909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7 14: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蓄力换向变速箱,其包括箱体,箱体内转动连接有主动轴,主动轴上动力连接有两主动齿轮,箱体内还转动连接有对称设置的两根从动轴,两从动轴上动力连接有分别与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两从动轴上分别装有离合器,箱体内设有分别与两从动轴在同一轴线上的两根中传轴,两中传轴各转动连接有中传锥齿轮,两中传锥齿轮相对设置,中传锥齿轮与离合器的动力输出轮之间装有连接在中传轴上的离合驱动装置,箱体上还转动连接有输出轴,输出轴上动力连接有同时与两中传锥齿轮啮合的输出锥齿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采用齿轮啮合实现变速,并且通过中传锥齿轮实现双向转换,因而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并且维修维护成本低。(*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蓄力换向变速箱
技术介绍
现在汽车上普遍使用的变速箱为机械离合式变档变速箱,这种传统的变速箱需要进行变档变速,操作复杂。市面上出现的无级变速变速箱 采用的电磁离合器,实现车辆的无级变速,其结构复杂,生产以及维修维护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蓄力换向变速箱。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提供的蓄力换向变速箱包括箱体,箱体内转动连接有主动轴,其结构特点是主动轴上动力连接有两主动齿轮,箱体内还转动连接有对称设置的两根从动轴,两从动轴上动力连接有分别与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两从动轴上分别装有离合器,箱体内设有分别与两从动轴在同一轴线上的两根中传轴,两中传轴各转动连接有中传锥齿轮,两中传锥齿轮相对设置,中传锥齿轮与离合器的动力输出轮之间装有连接在中传轴上的离合驱动装置,箱体上还转动连接有输出轴,输出轴上动力连接有同时与两中传锥齿轮啮合的输出锥齿轮,离合驱动装置包括与中传锥齿轮动力连接的从动轮,从动轮上环布有至少两个定拨块,中传轴上还转动连接有与离合器的动力输出轮动力连接的主动轮,主动轮的外圆周表面环布有至少两个沉槽,沉槽内铰装有与定拨块对应设置的动拨块,沉槽内还装有顶住动拨块一端的弹簧。中传轴上还转动连接有至少一个动力传输轮,动力传输轮与主动轮动力连接,离合器的动力输出轮上装有拉杆,动力传输轮上装有定杆,拉杆和定杆之间装有呈弧形布置的拉簧,相邻两动力传输轮(17)中的一动力传输轮上也装有拉杆、另一动力传输轮上也装有定杆,拉杆(18)和定杆(19)之间装有呈弧形布置的拉簧。其中一侧的中传轴上装有两个动力传输轮、另一侧的中传轴上装有三个动力传输轮,多个动力传输轮上连接的拉簧的额定载荷自离合器近端向远端逐渐增高。所述动力传输轮具有环台,所述定杆和拉簧位于环台外圆周侧,动力传输轴还装有可罩住定杆和拉簧的圆罩。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两从动轴上设置的离合器进行动力的分离和驱动,两相对设置的中传锥齿轮能分别驱使输出锥齿轮正传和反转,从而驱动输出轴正转和反转,即实现驱动变向。本技术结构简单,采用齿轮啮合实现变速,并且通过中传锥齿轮实现双向转换,不用单独设置离合器,即可具有前进挡、空挡和后退档,只需要使用油门即可控制车速,因而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并且维修维护成本低。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I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沿图I中A-A线剖视的剖面图;图3为沿图I中B-B线剖视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图2和图3所示的蓄力换向变速箱,其包括箱体1,箱体I内转动连接有主动轴2,主动轴2上动力连接有两主动齿轮3,箱体I内还转动连接有对称设置的两根从动 轴4,两从动轴4上动力连接有分别与主动齿轮3啮合的从动齿轮5,两从动轴4上分别装有离合器6,离合器6可以为现有技术中的电磁离合器,箱体I内设有分别与两从动轴4在同一轴线上的两根中传轴7,两中传轴7各转动连接有中传锥齿轮8,两中传锥齿轮8相对设置,中传锥齿轮8与离合器6的动力输出轮之间装有连接在中传轴7上的离合驱动装置,该离合驱动装置包括与中传锥齿轮8动力连接的从动轮11,从动轮11上环布有至少两个定拨块12,中传轴7上还转动连接有与离合器6的动力输出轮动力连接的主动轮13,主动轮13的外圆周表面环布有至少两个沉槽14,沉槽14内铰装有与定拨块12对应设置的动拨块15,沉槽14内还装有顶住动拨块15 —端的弹簧16,即弹簧16的一端连接在沉槽14的底部、另一端连接在动拨块15的一端;中传轴7上还转动连接有至少一个动力传输轮17,图I中示出了两个动力传输轮17,远离离合器6的动力传输轮17与主动轮13动力连接,并且上述中传轴7的外伸端与从动轴4共同插入靠近离合器的动力传输轮17上,两中传轴7的中部通过轴承座固定。离合器6的动力输出轮上装有拉杆18,动力传输轮17上装有定杆19,拉杆18和定杆19之间装有呈弧形布置的拉簧20,相邻两动力传输轮17中的一动力传输轮上也装有拉杆、另一动力传输轮上也装有定杆,拉杆18和定杆19之间装有呈弧形布置的拉簧,其中一侧的中传轴7上装有两个动力传输轮17、另一侧的中传轴7上装有三个动力传输轮17,多个动力传输轮17上连接的拉簧20的额定载荷自离合器6近端向远端逐渐增高。拉簧20也可以采用拉簧组的形式,即拉杆18和定杆19之间装有多个拉簧20,多个拉簧构成拉簧组。箱体I上还转动连接有输出轴9,输出轴9上动力连接有同时与两中传锥齿轮8啮合的输出锥齿轮10,使用拉簧20传递动力的好处在于当汽车起步时,从动齿轮5的动力先驱动离合器6的动力输出轮转动,从而使弹簧处于弹性势能状态,使汽车启动时动力更足、更柔和。上述动力传输轮17具有环台21,定杆19和拉簧20位于环台21外圆周侦牝动力传输轴17还装有可罩住定杆19和拉簧20的圆罩22。权利要求1.一种蓄力换向变速箱,包括箱体(1),箱体(I)内转动连接有主动轴(2),其特征是主动轴(2)上动力连接有两主动齿轮(3),箱体(I)内还转动连接有对称设置的两根从动轴(4),两从动轴(4)上动力连接有分别与主动齿轮(3)啮合的从动齿轮(5),两从动轴(4)上分别装有离合器(6),箱体(I)内设有分别与两从动轴(4)在同一轴线上的两根中传轴(7),两中传轴(7 )各转动连接有中传锥齿轮(8 ),两中传锥齿轮(8 )相对设置,中传锥齿轮(8 )与离合器(6)的动力输出轮之间装有连接在中传轴(7)上的离合驱动装置,箱体(I)上还转动连接有输出轴(9),输出轴(9)上动力连接有同时与两中传锥齿轮(8)啮合的输出锥齿轮(10);离合驱动装置包括与中传锥齿轮(8)动力连接的从动轮(11),从动轮(11)上环布有至少两个定拨块(12 ),中传轴(7 )上还转动连接有与离合器(6 )的动力输出轮动力连接的主动轮(13),主动轮(13)的外圆周表面环布有至少两个沉槽(14),沉槽(14)内铰装有与定拨块(12)对应设置的动拨块(15),沉槽(14)内还装有顶住动拨块(15)—端的弹簧(16)。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蓄力换向变速箱,其特征是中传轴(7)上还转动连接有至 少两个动力传输轮(17),最远离离合器(6)的动力传输轮(17)与主动轮(13)动力连接,离合器(6)的动力输出轮上装有拉杆(18),最靠近离合器(6)的动力传输轮(17)上装有定杆(19),拉杆(18)和定杆(19)之间装有呈弧形布置的拉簧(20),相邻两动力传输轮(17)中的一动力传输轮上也装有拉杆、另一动力传输轮上也装有定杆,拉杆(18)和定杆(19)之间装有呈弧形布置的拉簧(2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力换向变速箱,其特征是其中一侧的中传轴(7)上装有两个动力传输轮(17)、另一侧的中传轴(7)上装有三个动力传输轮(17),多个动力传输轮(17 )上连接的拉簧(20 )的额定载荷自离合器(6 )近端向远端逐渐增高。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蓄力换向变速箱,其特征是所述动力传输轮(17 )具有环台(21),所述定杆(19 )和拉簧(20 )位于环台(21)外圆周侧,动力传输轴(17 )还装有可罩住定杆(19)和拉簧(20)的圆罩(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蓄力换向变速箱,包括箱体(1),箱体(1)内转动连接有主动轴(2),其特征是:主动轴(2)上动力连接有两主动齿轮(3),箱体(1)内还转动连接有对称设置的两根从动轴(4),两从动轴(4)上动力连接有分别与主动齿轮(3)啮合的从动齿轮(5),两从动轴(4)上分别装有离合器(6),箱体(1)内设有分别与两从动轴(4)在同一轴线上的两根中传轴(7),两中传轴(7)各转动连接有中传锥齿轮(8),两中传锥齿轮(8)相对设置,中传锥齿轮(8)与离合器(6)的动力输出轮之间装有连接在中传轴(7)上的离合驱动装置,箱体(1)上还转动连接有输出轴(9),输出轴(9)上动力连接有同时与两中传锥齿轮(8)啮合的输出锥齿轮(10);离合驱动装置包括与中传锥齿轮(8)动力连接的从动轮(11),从动轮(11)上环布有至少两个定拨块(12),中传轴(7)上还转动连接有与离合器(6)的动力输出轮动力连接的主动轮(13),主动轮(13)的外圆周表面环布有至少两个沉槽(14),沉槽(14)内铰装有与定拨块(12)对应设置的动拨块(15),沉槽(14)内还装有顶住动拨块(15)一端的弹簧(1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召兴
申请(专利权)人:张召兴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