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二速空调电磁离合器,包括由主动轮带动的离合器主体,所述离合器主体包括轮毂、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三轴承、盘形弹簧片、吸盘、线圈以及用于连接线圈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轮毂中部外侧设有凸沿,所述盘形弹簧片内缘部通过若干螺钉与凸沿一侧固接,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分别套设于盘形弹簧片两侧的轮毂上,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的中心轴套径向内侧分别通过第一轴承、第二轴承与轮毂连接,盘形弹簧片与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之间的间隙内分别设有吸盘,且吸盘的外缘部分别通过若干铆钉与盘形弹簧片的外缘部连接,线圈分别设置于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外缘部的线圈容纳壳内。(*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特别是一种二速空调电磁离合器。
技术介绍
目前,空调电磁离合器全部为单一转速,由于汽车空调电磁离合器工作非常频繁,且使用转速根据发动机转动成正比,在高速行驶时,对电磁离合器要求非常严格,高转速下,空调电磁离合器和压缩机出现故障非常高,且能耗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二速空调电磁宦人興两口名> O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二速空调电磁离合器,包括由主动轮带动的离合器主体,所述离合器主体包括轮毂、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三轴承、盘形弹簧片、吸盘、线圈以及用于连接线圈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轮毂中部外侧设有凸沿,所述盘形弹簧片内缘部通过若干螺钉与凸沿一侧固接,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分别套设于盘形弹簧片两侧的轮毂上,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的中心轴套径向内侧分别通过第一轴承、第二轴承与轮毂连接,盘形弹簧片与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之间的间隙内分别设有吸盘,且吸盘的外缘部分别通过若干铆钉与盘形弹簧片的外缘部连接,线圈分别设置于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外缘部的线圈容纳壳内,且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的容纳壳分别伸入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外缘的容槽内,第一壳体内缘部通过第三轴承与轮毂连接,第二壳体内缘部通过螺钉与压缩机的机壳连接,轮毂的中心轴孔与压缩机的主轴连接。对于本技术的一种优化,所述主动轮上设有两只带轮,且分别通过传动带与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的外缘部传动连接。对于本技术的一种优化,所述轮毂的中心轴孔一侧为圆柱孔,另一侧为锥孔,圆柱孔与锥孔之间设有台阶,所述主轴与锥孔匹配连接,主轴的锥部与锥孔径向之间通过半圆键定位连接,圆柱孔内设有紧固螺钉,该紧固螺钉的螺纹部与主轴的端部连接,其头部与所述台阶连接。对于本技术的一种优化,所述圆柱孔内中心卡簧,该中心卡簧的外缘部嵌入于圆柱孔的孔壁环槽内,该孔壁环槽位于紧固螺钉左侧的圆柱孔的孔壁上,在拆卸时通过紧固螺钉反转将中心卡簧从孔壁环槽内拉出,方便拆卸。对于本技术的一种优化,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的外圈分别通过第一卡簧轴向定位连接于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的中心轴套的台阶孔内,第二轴承的内圈通过第二卡簧轴向定位连接于轮毂上,第三轴承的外圈通过第三卡簧轴向定位连接于第一壳体的轴套内,第一轴承内圈与第三轴承的内圈之间设有固定垫圈,且通过第四卡簧将第一轴承、第三轴承的内圈轴向定位连接于轮毂上。本技术与
技术介绍
相比,具有结构简单,扭矩大,维护方便;在高速情况下,根据车内温度改变离合器的传动转速,达到对汽车空调压缩机输入合理转速,从而满足汽车空调制冷的需要。附图说明图I是离合器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二速空调电磁离合器的传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I :参照图I和2。一种二速空调电磁离合器,包括由主动轮E带动的离合器主体A,所述离合器主体A包括轮毂25、第一传动轮16、第二传动轮15、第一轴承4、第二轴承26、第三轴承17、盘形弹簧片13、吸盘14、吸盘12、线圈2、线圈8以及用于连接线圈2、线圈8的第一壳体I和第二壳体9,轮毂25中部外侧设有凸沿,所述盘形弹簧片13内缘部通过若干螺钉7与凸沿一侧固接,第一传动轮16、第二传动轮15分别套设于盘形弹簧片13两侧的轮毂25上,第一传动轮16、第二传动轮15的中心轴套径向内侧分别通过第一轴承4、第二轴承26与轮毂25连接,盘形弹簧片13与第一传动轮16、第二传动轮15之间的间隙内分别设有吸盘14和吸盘12,且吸盘14和吸盘12的外缘部分别通过若干铆钉6与盘形弹簧片13的外缘部连接,线圈2、线圈8分别设置于第一壳体I、第二壳体9外缘部的线圈容纳壳Ia及线圈容纳壳9a内,且第一壳体I、第二壳体9的线圈容纳壳Ia及线圈容纳壳9a分别伸入第一传动轮16、第二传动轮15外缘的容槽16a及容槽15a内,第一壳体I内缘部通过第三轴承17与轮毂25连接,第二壳体9内缘部通过螺钉10与压缩机的机壳22连接,轮毂25的中心轴孔与压缩机的主轴24连接。所述主动轮E设有两只带轮,两只带轮分别通过传动带C及传动带D与第一传动轮16、第二传动轮15的外缘部传动连接,且与第一传动轮16传动连接的带轮直径小于与第二传动轮15传动连接的带轮直径。所述轮毂25的中心轴孔一侧为圆柱孔25b,另一侧为锥孔25a,圆柱孔25b与锥孔25a之间设有台阶25c,所述主轴24与锥孔25a匹配连接,主轴24的锥部与锥孔25a径向之间通过半圆键23定位连接,圆柱孔25b内设有紧固螺钉18,该紧固螺钉18的螺纹部与主轴24的端部连接,其头部与所述台阶25c连接。所述圆柱孔内中心卡簧19,该中心卡簧19的外缘部嵌入于圆柱孔25b的孔壁环槽25bl内,该孔壁环槽25bl位于紧固螺钉18左侧的圆柱孔25b的孔壁上,在拆卸时通过紧固螺钉18反转将中心卡簧19从孔壁环槽25bl内拉出,方便拆卸。第一轴承4、第二轴承26的外圈分别通过第--^簧5轴向定位连接于第一传动轮16、第二传动轮15的中心轴套的台阶孔内,第二轴承26的内圈通过第二卡簧11轴向定位连接于轮毂25上,第三轴承17的外圈通过第三卡簧21轴向定位连接于第一壳体I的轴套内,第一轴承4的内圈与第三轴承17的内圈之间设有固定垫圈3,且通过第四卡簧20将第一轴承4、第三轴承17的内圈轴向定位连接于轮毂25上。实施例2 :参照图I和2。二速空调电磁离合器的工作原理发动机带动主动轮E旋转,通过传动带带动第一传动轮16、第二传动轮15旋传,空调关闭时,线圈2、线圈8无电,离合器无吸合,压缩机无工作;空调开启时,汽车空调室内温度大于设定温度如25°C时,二速空调离合器线圈8通电,吸盘12与第二传动轮15吸合,压缩机高转工作;汽车空调室内温度大于设定温度范围如2(T25°C时,二速空调离合器线圈2通电,吸盘14与第一传动轮16吸合,压缩机低转速工作;汽车空调室内温度小于设定温度如20°C时,二速空调离合器线圈2、线圈8无电,离合器无 吸合,压缩机无工作。需要理解到的是本实施例虽然对本技术作了比较详细的说明,但是这些说明,只是对本技术的简单说明,而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技术实质精神内的专利技术创造,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二速空调电磁离合器,包括由主动轮带动的离合器主体,其特征是所述离合器主体包括轮毂、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三轴承、盘形弹簧片、吸盘、线圈以及用于连接线圈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轮毂中部外侧设有凸沿,所述盘形弹簧片内缘部通过若干螺钉与凸沿一侧固接,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分别套设于盘形弹簧片两侧的轮毂上,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的中心轴套径向内侧分别通过第一轴承、第二轴承与轮毂连接,盘形弹簧片与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之间的间隙内分别设有吸盘,且吸盘的外缘部分别通过若干铆钉与盘形弹簧片的外缘部连接,线圈分别设置于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外缘部的线圈容纳壳内,且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的容纳壳分别伸入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外缘的容槽内,第一壳体内缘部通过第三轴承与轮毂连接,第二壳体内缘部通过螺钉与压缩机的机壳连接,轮毂的中心轴孔与压缩机的主轴连接。2.根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二速空调电磁离合器,包括由主动轮带动的离合器主体,其特征是:所述离合器主体包括轮毂、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三轴承、盘形弹簧片、吸盘、线圈以及用于连接线圈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轮毂中部外侧设有凸沿,所述盘形弹簧片内缘部通过若干螺钉与凸沿一侧固接,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分别套设于盘形弹簧片两侧的轮毂上,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的中心轴套径向内侧分别通过第一轴承、第二轴承与轮毂连接,盘形弹簧片与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之间的间隙内分别设有吸盘,且吸盘的外缘部分别通过若干铆钉与盘形弹簧片的外缘部连接,线圈分别设置于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外缘部的线圈容纳壳内,且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的容纳壳分别伸入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外缘的容槽内,第一壳体内缘部通过第三轴承与轮毂连接,第二壳体内缘部通过螺钉与压缩机的机壳连接,轮毂的中心轴孔与压缩机的主轴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国勇,黄少林,
申请(专利权)人:日丰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