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33693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7 14: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轴承失效卡死的轴承体,它包括本体(1),本体(1)上设有可与轴承油槽连通的进油孔(3),其特征是本体(1)上还设有可与轴承油槽连通的排油孔(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加工成本低,能有效的保证轴承的润滑,通过润滑油的循环,可将进入轴承内的油污排出,大大减少了轴承的失效概率,使设备稳定运行。(*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轴承体,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双螺杆挤出机的轴承体。
技术介绍
辊筒轴承体是双螺杆挤出机压片机构中的关键部件,镶嵌在其内部的轴承直接与压延辊筒相连。所以轴承体内的轴承能否正常运 转直接关系到挤出胶片的质量。目前,挤出机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压延辊筒轴承常出现卡死的情况,其原因在于轴承体。现有的轴承体仅设有与轴承油槽连通的进油孔,由于炼胶环境恶劣,炭黑等粉尘进入轴承内,长时间的工作就会造成轴承内油脂沉积,阻塞油路,并最终导致轴承失效卡死,甚至会导致辊筒断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轴承失效卡死的轴承体。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其专利技术目的的,一种轴承体,它包括本体,本体上设有可与轴承油槽连通的进油孔,本体上还设有可与轴承油槽连通的排油孔。本技术为提高排油效果,排油孔与进油孔在本体上对称设置。本技术本体内壁设有可与轴承油槽对应的导油槽。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较好的实现了专利技术目的,其加工成本低,能有效的保证轴承的润滑,通过润滑油的循环,可将进入轴承内的油污排出,大大减少了轴承的失效概率,使设备稳定运行。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由图I、图2可知,一种轴承体,它包括本体1,本体I上设有可与轴承油槽连通的进油孔3,本体I上还设有可与轴承油槽连通的排油孔2。本技术为提高排油效果,排油孔2与进油孔3在本体I上对称设置。本技术本体I内壁设有可与轴承油槽对应的导油槽4。本技术工作时,润滑油从进油孔3进入,通过导油槽4沿本体I内壁圆周循环一周后,由排油孔2排出,有效的保证轴承的润滑,通过润滑油的循环,可将进入轴承内的油污排出,大大减少了轴承的失效概率,使设备稳定运行。权利要求1.一种轴承体,它包括本体(I),本体(I)上设有可与轴承油槽连通的进油孔(3),其特征是本体(I)上还设有可与轴承油槽连通的排油孔(2)。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轴承体,其特征是排油孔(2)与进油孔(3)在本体(I)上对称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轴承体,其特征是本体(I)内壁设有可与轴承油槽对应的导油槽⑷。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轴承失效卡死的轴承体,它包括本体(1),本体(1)上设有可与轴承油槽连通的进油孔(3),其特征是本体(1)上还设有可与轴承油槽连通的排油孔(2),本技术加工成本低,能有效的保证轴承的润滑,通过润滑油的循环,可将进入轴承内的油污排出,大大减少了轴承的失效概率,使设备稳定运行。文档编号F16N1/00GK202790134SQ20122048177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0日专利技术者田世有, 李高戈, 吴芳明, 刘广军, 王书华 申请人:益阳橡胶塑料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轴承体,它包括本体(1),本体(1)上设有可与轴承油槽连通的进油孔(3),其特征是本体(1)上还设有可与轴承油槽连通的排油孔(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世有李高戈吴芳明刘广军王书华
申请(专利权)人:益阳橡胶塑料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