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力发电机组机舱与塔筒间的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32839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6 2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组机舱与塔筒间的密封结构,所述机舱底部靠近塔筒处设置有机舱上翻边,所述塔筒上部外缘设置有环状支撑架,所述环状支撑架与机舱上翻边之间设置有密封材料舱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机舱上翻边及塔筒上的环状支撑架,并在两者之间形成全密封结构,能够有效的阻止外界风沙、盐雾、湿气等进入机舱,从而保护各部件及电气元件免受磨损以及腐蚀,提高机组运行的可靠性及机组运行寿命,同时,该密封结构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的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风力发电机组密封
,具体地,涉及一种风力发电机组机舱与塔筒间的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风能作为一种绿色能源,已日益成熟并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重视。近几年,风电已逐步发展成为常规能源最具竞争力的替代能源。众所周知,风力发电机组一般都安装在环境恶劣的地方,如风沙较大、湿气潮气、盐雾等较重的地方。在风沙较大地方,沙尘很容易进入到机组机舱内部,对发电机本身以及机舱内部部件造成磨损;在湿气、盐雾较大地方,湿气、盐雾极易通过机舱与塔筒之间的缝隙进入到发电机内部,造成发电机以及电器元件的绝缘破坏,损坏电气元件以及对重要部件造成腐蚀。基于上述,机组的机舱与塔筒之间的密封可靠性直接影响了风机机组的寿命及运行可靠性,并大大制约了风力发电技术的推广及普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密封方法简单、密封可靠性高的风力发电机组机舱与塔筒间的密封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风力发电机组机舱与塔筒间的密封结构,所述机舱底部靠近塔筒处设置有机舱上翻边,所述塔筒上部外缘设置有环状支撑架,所述环状支撑架与机舱上翻边之间设置有密封材料舱体。进一步地,所述密封材料舱体呈筒状结构,所述筒状结构的上端采用自由锁紧式结构,且所述筒状结构的上端锁紧于环状支撑架顶端。进一步地,所述筒状结构的下端采用自由锁紧式结构,且所述筒状结构的下端锁紧于机舱上翻边的内侧。进一步地,所述筒状结构的侧面由上至下设置有可将筒状结构圆周锁紧的侧面锁紧结构。进一步地,所述侧面锁紧结构为绑带式侧面锁紧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筒状结构的下部直接垂放于机舱与塔筒之间的空隙内,且所述筒状结构的下部与机舱上翻边顶端为搭接连接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环状支撑架为可与塔筒分离的环状支撑架,且所述环状支撑架通过螺栓卡紧在塔筒上。进一步地,所述密封材料舱体为布料舱体。进一步地,所述布料为多层结构的布料。进一步地,所述密封材料舱体为防水、防潮且阻燃材料的舱体。本技术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本技术通过设置机舱上翻边及塔筒上的环状支撑架,并在两者之间形成全密封结构,能够有效的阻止外界风沙、盐雾、湿气等进入机舱,从而保护各部件及电气元件免受磨损以及腐蚀,提高机组运行的可靠性及机组运行寿命。(2)将密封材料舱体做成上、下、侧面可以自由锁紧的全密封结构,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更换方便的特点,且造价非常低。(3)将密封材料舱体的下部做成下垂式结构,通过密封材料的自身重力下垂,与机舱上翻边顶端形成搭接连接结构,也可以形成完全的密封结构,能有效地阻止外界的有害环境的入侵。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风力发电机组机舱与塔筒间的密封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密封材料舱体侧面锁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2、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风力发电机组机舱与塔筒间的密封结构,用于机舱I与塔筒2间的密封,在机舱I底部靠近塔筒2处设置有机舱上翻边8,塔筒2上部外缘设置有环状支撑架3,环状支撑架3与机舱上翻边8之间设置有密封材料舱体4。其中,环状支撑架3为可与塔筒2分离的环状支撑架,且环状支撑架3通过螺栓7卡紧在塔筒2上;密封材料舱体4可采用布料舱体,如多层结构的布料,另外密封材料舱体4优选具有防水、防潮且阻燃材料的舱体。在上述实施例中,密封材料舱体4可呈筒状结构,筒状结构的上端采用自由锁紧式结构5,锁紧于环状支撑架3顶端,筒状结构的下端也采用自由锁紧式结构6,锁紧于机舱上翻边8的内侧,筒状结构的侧面由上至下设置有可将筒状结构圆周锁紧的侧面锁紧结构,如绑带式侧面锁紧结构(如图4所示)。本技术通过塔筒2上的可分离的环状支撑架3和上、下、侧三边可以自由锁紧的密封材料舱体4,以及机舱上翻边8形成全密封结构,其密封简单可靠,易于更换,且造价低廉。另外,除了上述筒状结构下端及侧面的结构形式,还可以选择将筒状结构的下部直接垂放于机舱I与塔筒2之间的空隙内,且筒状结构的下部与机舱上翻边8顶端为搭接连接结构,利用自身重量和机舱上翻边8形成密封。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风力发电机组机舱与塔筒间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舱底部靠近塔筒处设置有机舱上翻边,所述塔筒上部外缘设置有环状 支撑架,所述环状支撑架与机舱上翻边之间设置有密封材料舱体。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机舱与塔筒间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材料舱体呈筒状结构,所述筒状结构的上端采用自由锁紧式结构,且所述筒状结构的上端锁紧于环状支撑架顶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机舱与塔筒间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结构的下端采用自由锁紧式结构,且所述筒状结构的下端锁紧于机舱上翻边的内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机舱与塔筒间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结构的侧面由上至下设置有可将筒状结构圆周锁紧的侧面锁紧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机舱与塔筒间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锁紧结构为绑带式侧面锁紧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机舱与塔筒间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结构的下部直接垂放于机舱与塔筒之间的空隙内,且所述筒状结构的下部与机舱上翻边顶端为搭接连接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机舱与塔筒间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支撑架为可与塔筒分离的环状支撑架,且所述环状支撑架通过螺栓卡紧在塔筒上。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机舱与塔筒间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材料舱体为布料舱体。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机舱与塔筒间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为多层结构的布料。10.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机舱与塔筒间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材料舱体为防水、防潮且阻燃材料的舱体。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组机舱与塔筒间的密封结构,所述机舱底部靠近塔筒处设置有机舱上翻边,所述塔筒上部外缘设置有环状支撑架,所述环状支撑架与机舱上翻边之间设置有密封材料舱体。本技术通过设置机舱上翻边及塔筒上的环状支撑架,并在两者之间形成全密封结构,能够有效的阻止外界风沙、盐雾、湿气等进入机舱,从而保护各部件及电气元件免受磨损以及腐蚀,提高机组运行的可靠性及机组运行寿命,同时,该密封结构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的优点。文档编号F16J15/10GK202789350SQ20122048249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9日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机舱与塔筒间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舱底部靠近塔筒处设置有机舱上翻边,所述塔筒上部外缘设置有环状支撑架,所述环状支撑架与机舱上翻边之间设置有密封材料舱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亮徐安军张新玉刘金磊曹李兴韩华段宇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银河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