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加热晾衣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30342 阅读:3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6 18: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加热晾衣架,包括支撑架,设置在支撑架上的晾衣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晾衣杆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套管,内部为空腔结构,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第二固定套管,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且与所述第一固定套管间隔设置;多根内部空中的固定晾衣杆,相互平行间隔设置,每根固定晾衣杆的第一端与第一固定套管连接,每根固定晾衣杆的第二端与第二固定套管连接,且每根固定晾衣杆内部空腔与第一固定套管的内部空腔连通;第一固定套管的空腔内部设置有空气电加热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设置多根内部空中的固定晾衣杆,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电加热晾衣架不仅能快速烘干被褥、衣物、而且晾晒效率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加热晾衣架
技术介绍
在潮湿的阴雨天或冰冷的冬日,洗涤过后的衣物无法及时晾干,这成了困扰人们的一个难题。特别是南方和西南中部城市的梅雨季节,天气虽暖和,环境里却是充满潮气的。潮气使得我们常用的被褥、衣柜内已经收藏妥当的厚衣物,都会沾染上厚重的湿湿的味道,时间久了,贴身使用的被褥会滋生细菌,螨虫,影响舒适感;衣柜内的衣物也会发霉生味,影响衣物的品质和美观。因此,人们开发了一种能快速烘干被褥、衣物的电加热晾衣架,如专利号为ZL201020693009的中国技术专利,就公布了这样一种晾衣架,其包括中空的晾衣杆、支撑底座和支撑杆筒,还包括上端滑动连接管和下端滑动连接管,晾衣杆的两端下部均固定连接有上端滑动连接管,晾衣杆两端的上端滑动连管分别通过支撑杆筒与下端滑动连接管相连接,下端滑动连接管的下端均固定设有支撑底座,支撑底座内部为一空腔结构,其侧壁开有空气流通孔,支撑底座的空腔内部设置有空气电加热器,下端滑动连接管、支撑杆筒、上端滑动连接管和晾衣杆依次在内部形成一个密封的空气流动管道。该结构中,支撑底座的空腔内部设置有空气电加热器,大大地缩短了人们晾晒衣服的时间,但是由于用于晾晒衣物的晾衣杆只有一根,晾晒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不仅能快速烘干被褥、衣物、而且晾晒效率高的电加热晾衣架。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加热晾衣架,包括支撑架,设置在支撑架上的晾衣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晾衣杆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套管,内部为空腔结构,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第二固定套管,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且与所述第一固定套管间隔设置;多根内部空中的固定晾衣杆,相互平行间隔设置,每根固定晾衣杆的第一端与第一固定套管连接,每根固定晾衣杆的第二端与第二固定套管连接,且每根固定晾衣杆内部空腔与第一固定套管的内部空腔连通;第一固定套管的空腔内部设置有空气电加热器。作为改进,所述第二固定套管的内部也为空腔结构,且每根固定晾衣杆内部空腔同样与第二固定套管的内部空腔连通。再改进,所述晾衣杆组件还包括第一转动套管,内部为空腔结构,与所述第一固定套管的第一端部转动连接,且第一转动套管的内部空腔与第一固定套管的内部空腔连通;第二转动套管,内部为空腔结构,与所述第一固定套管的第二端部转动连接,且第二转动套管的内部空腔与第一固定套管的内部空腔连通;多根内部空中的第一转动晾衣杆,相互平行间隔设置,每根第一转动晾衣杆的第一端与第一转动套管连接,每根第一转动晾衣杆的第二端与第二转动套管连接,且每根第一转动晾衣杆内部空腔与第一转动套管和第二转动套管的内部空腔连通;第三转动套管,内部为空腔结构,与所述第二固定套管的第一端部转动连接,且第一转动套管的内部空腔与第二固定套管的内部空腔连通;第四转动套管,内部为空腔结构,与所述第二固定套管的第二端部转动连接,且第二转动套管的内部空腔与第二固定套管的内部空腔连通;多根内部空中的第二转动晾衣杆,相互平行间隔设置,每根第二转动晾衣杆的第一端与第三转动套管连接,每根第二转动晾衣杆的第二端与第四转动套管连接,且每根第 二转动晾衣杆内部空腔与第三转动套管和第四转动套管的内部空腔连通。第一转动套管与第一固定套管第一端部之间的转动连接结构为所述第一转动套管的端部设置有转动孔,所述第一固定套管的第一端部设置有一向外延伸的、能在所述转动孔内转动的转轴。所述第二转动套管与第一固定套管第二端部之间的转动连接结构与上述转动连接结构相同;所述第三转动套管与第二固定套管第一端部之间的转动连接结构也与上述转动连接结构相同;所述第四转动套管与第二固定套管第二端部之间的转动连接结构也与上述转动连接结构相同。作为改进,所述转动孔内设置有第一限位凸起,所述转轴外设置有第二限位凸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设置多根内部空中的固定晾衣杆,使得本技术提供的电加热晾衣架不仅能快速烘干被褥、衣物、而且晾晒效率高。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电加热晾衣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收拢状态)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电加热晾衣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展开状态)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转动套管端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套管第一端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I所示的一种电加热晾衣架,包括呈支撑架I,设置在支撑架I上的晾衣杆组件,该晾衣杆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套管2,内部为空腔结构,设置在所述支撑架I上;第二固定套管3,内部为空腔结构,设置在所述支撑架I上,且与所述第一固定套管间隔设置;多根内部空中的固定晾衣杆4,相互平行间隔设置,每根固定晾衣杆的第一端与第一固定套管连接,每根固定晾衣杆的第二端与第二固定套管连接,且每根固定晾衣杆内部空腔与第一固定套管的内部空腔和第二固定套管的内部空腔连通;第一固定套管2的空腔内部设置有空气电加热器(图中未示出);第一转动套管5,内部为空腔结构,与所述第一固定套管的第一端部转动连接,且第一转动套管的内部空腔与第一固定套管的内部空腔连通;第二转动套管6,内部为空腔结构,与所述第一固定套管的第二端部转动连接,且第二转动套管的内部空腔与第一固定套管的内部空腔连通;多根内部空中的第一转动晾衣杆7,相互平行间隔设置,每根第一转动晾衣杆的第一端与第一转动套管连接,每根第一转动晾衣杆的第二端与第二转动套管连接,且每根第一转动晾衣杆内部空腔与第一转动套管和第二转动套管的内部空腔连通;第三转动套管8,内部为空腔结构,与所述第二固定套管的第一端部转动连接,且第一转动套管的内部空腔与第二固定套管的内部空腔连通;第四转动套管9,内部为空腔结构,与所述第二固定套管的第二端部转动连接,且 第二转动套管的内部空腔与第二固定套管的内部空腔连通;多根内部空中的第二转动晾衣杆10,相互平行间隔设置,每根第二转动晾衣杆的第一端与第三转动套管连接,每根第二转动晾衣杆的第二端与第四转动套管连接,且每根第二转动晾衣杆内部空腔与第三转动套管和第四转动套管的内部空腔连通。第一转动套管与第一固定套管第一端部之间的转动连接结构为所述第一转动套管5的端部设置有转动孔51,所述第一固定套管2的第一端部设置有一向外延伸的、能在所述转动孔内转动的转轴21 ;转动孔51内设置有第一限位凸起52,所述转轴21外设置有第二限位凸起22 ;所述第二转动套管与第一固定套管第二端部之间的转动连接结构与上述转动连接结构相同;所述第三转动套管与第二固定套管第一端部之间的转动连接结构也与上述转动连接结构相同;所述第四转动套管与第二固定套管第二端部之间的转动连接结构也与上述转动连接结构相同。权利要求1.一种电加热晾衣架,包括支撑架,设置在支撑架上的晾衣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晾衣杆组件包括 第一固定套管,内部为空腔结构,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 第二固定套管,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且与所述第一固定套管间隔设置; 多根内部空中的固定晾衣杆,相互平行间隔设置,每根固定晾衣杆的第一端与第一固定套管连接,每根固定晾衣杆的第二端与第二固定套管连接,且每根固定晾衣杆内部空腔与第一固定套管的内部空腔连通; 第一固定套管的空腔内部设置有空气电加热器。2.根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加热晾衣架,包括支撑架,设置在支撑架上的晾衣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晾衣杆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套管,内部为空腔结构,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第二固定套管,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且与所述第一固定套管间隔设置;多根内部空中的固定晾衣杆,相互平行间隔设置,每根固定晾衣杆的第一端与第一固定套管连接,每根固定晾衣杆的第二端与第二固定套管连接,且每根固定晾衣杆内部空腔与第一固定套管的内部空腔连通;第一固定套管的空腔内部设置有空气电加热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剑波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宏旭暖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