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缝纫机的偏心凸轮机构,无需使用用来防止润滑脂飞溅的追加零件便可减少供给至连杆端面侧滑动部的润滑脂的飞溅。该机构中,在上端环状部的内周面和偏心凸轮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有滑动部,该上端环状部在设置于缝纫机主轴的偏心凸轮上突设的凸缘和固定于偏心凸轮的板状构件之间被限制推力方向。在凸缘和连杆的一端面之间以及在板状构件和连杆的其它端面之间,形成有第二滑动部。连杆可随着偏心凸轮的旋转运动而往复运动。第一及第二润滑脂保持部分别保持润滑脂且不相互连通。第一及第二润滑脂供给部分别将在第一及第二润滑脂保持部中保持的润滑脂供给至第一及第二滑动部。第二润滑脂供给部和主轴的距离短于第一润滑脂供给部和主轴的距离。(*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缝纫机的偏心凸轮机构。
技术介绍
在利用通过电机驱动而旋转的主轴(上轴)的旋转运动来产生下轴的摇摆运动的缝纫机中,已知有一种偏心凸轮机构,其通过介设在上轴和连杆的上端环状部的连接部的偏心凸轮将上轴的旋转运动转换成连杆的上下往复运动。在此种偏心凸轮机构中,有时使用中空的偏心凸轮,以便能够让润滑脂积存在偏心凸轮内部而将润滑脂从偏心凸轮内部供给至偏心凸轮附近的滑动部。图I表示具备中空的偏心凸轮的以往的偏心凸轮机构的一个例子。这个例子中,通过由偏心凸轮2和推力板3夹持连杆I的上端环状部Ic来限制连杆I的推力方向。在·此情况下,润滑脂G不仅供给至连杆内周面Id侧的滚针轴承4的滑动部Al,还供给至连杆端面la、lb侧的滑动部、即凸轮侧连杆端面Ia和偏心凸轮2的滑动部A2及推力板侧连杆端面Ib和推力板3的滑动部A3。更具体而言,将润滑脂G预先填充至偏心凸轮2内部的润滑脂积存部5,在因上轴S的旋转而偏心凸轮2旋转运动时,经由供油孔2a从润滑脂积存部5供给至连杆内周面Id侧的滑动部Al。将供给至滑动部Al的润滑脂G导入至形成在凸轮外周面2b、连杆内周面Id及垫圈6之间的空隙部7,并从该空隙部7供给至连杆端面la、Ib侧的滑动部A2、A3。因为在凸轮连杆端面Ia和偏心凸轮2之间以及推力板侧连杆端面Ib和推力板3之间分别存在微小的间隙(未图示)。这里,空隙部7的位置设在从旋转中心即上轴S远离的位置,所以空隙部7内的润滑脂G因偏心凸轮2的旋转过程中所施加的惯性力(离心力)而通过该间隙飞溅至外部。其结果,如果空隙部7内的润滑脂G枯竭,则对滑动部A2、A3的润滑脂G供给便会中断,从而成为滑动部A2、A3烧损的原因。以往,作为用来防止润滑脂从连杆端面上的间隙向外部飞溅的技术,已知如图2所示,将密封材料8盖住间隙(例如专利文献I)。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专利特开2009-21369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要解决的问题然而,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使用密封材料的润滑脂飞溅防止方法中,以横跨连杆端面和偏心凸轮或推力板之间的间隙的方式将密封材料截面设为U字状,或者为了密封材料的准确定位而在连杆上形成槽等,零件构成较为复杂。而且,密封材料是以横跨旋转的推力板及偏心凸轮和不旋转的连杆之间的方式配置,因此在推力板及偏心凸轮的旋转过程中,密封材料的模唇被推力板、偏心凸轮或者连杆刮擦。也就是说,在此配置下密封材料的磨损难以避免,因此密封材料的耐久性提高存在一定限度。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缝纫机的偏心凸轮机构,其无需使用用来防止润滑脂飞溅的追加零件便可减少供给至连杆端面侧滑动部的润滑脂的飞溅。解决问题的方案根据第一技术方案所记载的方案,缝纫机的偏心凸轮机构的特征在于,包括偏心凸轮20,设置在缝纫机10的主轴SI,可随着所述主轴SI的旋转运动而进行旋转运动;板状构件50,固定在所述偏心凸轮20 ;连杆30,具有在突设在所述偏心凸轮的凸缘23和所述板状构件50之间而被限制了推力方向的上端环状部31,并且可随着所述偏心凸轮20的旋转运动而进行往复运动,在所述上端环状部31的内周面31d和所述偏心凸轮20的外周面20c之间,形成有第一滑动部Al,在所述凸缘23和该连杆30的一端面之间以及在所述板状 构件50和该连杆30的其它端面之间,形成有第二滑动部A2、A3 ;第一润滑脂保持部24、40和第二润滑脂保持部25、52、26a、26b、27a、27b、28a、28b、53,分别保持润滑脂,且不相互连通;第一润滑脂供给部,将在所述第一润滑脂保持部24、40中保持的润滑脂供给至所述第一滑动部Al ;以及第二润滑脂供给部25a、52a、29a、29b、53a,将在所述第二润滑脂保持部25、52、26a、26b、27a、27b、28a、28b、53中保持的润滑脂供给至所述第二滑动部A2、A3,该偏心凸轮机构中,所述第二润滑脂供给部25a、52a、29a、29b、53a和所述主轴SI的距离短于所述第一润滑脂供给部24b和所述主轴SI的距离。根据第二技术方案所记载的方案,缝纫机的偏心凸轮机构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润滑脂保持部是形成在所述偏心凸轮20的所述凸缘23的偏心凸轮凹陷部25,所述第二润滑脂供给部是形成在所述凸缘23的平面部23a的所述偏心凸轮凹陷部25的偏心凸轮开口部 25a。根据第三技术方案所记载的方案,缝纫机的偏心凸轮机构的特征在于还包括附设在所述偏心凸轮20的锤构件22,所述偏心凸轮凹陷部25具有到达所述锤构件22内部的深度。根据第四技术方案所记载的方案,缝纫机的偏心凸轮机构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润滑脂保持部是形成在所述板状构件50的凸轮侧平面部50b的推力板凹陷部52,所述第二润滑脂供给部是形成在所述推力板凹陷部52的推力板开口部52a。根据第五技术方案所记载的方案,缝纫机的偏心凸轮机构的特征在于所述板状构件50具有可供主轴SI插通的贯通孔51,所述推力板凹陷部52沿着所述贯通孔51的外周形成为圆弧状。根据第六技术方案所记载的方案,缝纫机的偏心凸轮机构的特征在于还包括附设在所述偏心凸轮20的锤构件22,所述第二润滑脂保持部由形成在所述锤构件22的第一空腔部26a、26b,与所述第一空腔部26a、26b连通且形成在所述偏心凸轮20内部的第二空腔部27a、27b,以及与所述第一空腔部26a、26b连通且形成在所述凸缘23的第三空腔部28a、28b构成,所述第二润滑脂供给部由形成在所述凸缘23的凸缘平面部23a的所述第三空腔部28a、28b的空腔开口部29a、29b构成。根据第七技术方案所记载的方案,缝纫机的偏心凸轮机构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润滑脂保持部由形成在所述偏心凸轮20内部的空腔部27a、27b和形成在所述板状构件50的凸轮侧平面部50b的推力板凹陷部53构成,所述第二润滑脂供给部由形成在所述板状构件50的所述凸轮侧平面部50b的所述推力板凹陷部53的推力板开口部53a构成,所述空腔部27a、27b和所述推力板凹陷部53相互连通。技术的效果根据本技术,无需使用用来防止润滑脂飞溅的追加零件,便可减少供给至连杆端面侧滑动部的润滑脂的飞溅。附图说明 图I是表示以往的偏心凸轮机构的一个例子的图。图2是用来说明以往的偏心凸轮机构中的润滑脂飞溅防止方法的一个例子的图。图3是缝纫机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图4是表示图3的缝纫机中的动力传递机构的图。图5A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I的偏心凸轮机构的主视图。图5B是本实施方式的偏心凸轮机构的立体图。图6是本实施方式的偏心凸轮机构中的偏心凸轮的外观图。图7是本实施方式的偏心凸轮机构中的推力板的外观图。图8是用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偏心凸轮机构的内部结构的图。图9A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2的偏心凸轮机构的主视图。图9B是本实施方式的偏心凸轮机构的立体图。图10是表示从本实施方式的偏心凸轮机构上拆卸盖构件后的状态的图。图11是本实施方式的偏心凸轮机构中的偏心凸轮的外观图。图12A是用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偏心凸轮机构中的偏心凸轮的内部结构的图,且是从锤构件侧观察偏心凸轮所得的图。图12B是用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偏心凸轮机构中的偏心凸轮的内部结构的图,且是从推力板侧观察偏心凸轮所得的图。图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缝纫机的偏心凸轮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偏心凸轮,设置在缝纫机的主轴,可随着所述主轴的旋转运动而进行旋转运动;板状构件,固定在所述偏心凸轮;连杆,具有在突设在所述偏心凸轮的凸缘和所述板状构件之间而被限制了推力方向的上端环状部,并且可随着所述偏心凸轮的旋转运动而进行往复运动,在所述上端环状部的内周面和所述偏心凸轮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有第一滑动部,在所述凸缘和该连杆的一端面之间以及在所述板状构件和该连杆的其它端面之间,形成有第二滑动部;第一润滑脂保持部和第二润滑脂保持部,分别保持润滑脂,且不相互连通;第一润滑脂供给部,将在所述第一润滑脂保持部中保持的润滑脂供给至所述第一滑动部;以及第二润滑脂供给部,将在所述第二润滑脂保持部中保持的润滑脂供给至所述第二滑动部,该偏心凸轮机构中,所述第二润滑脂供给部和所述主轴的距离短于所述第一润滑脂供给部和所述主轴的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瀬秀纪,小川达矢,薄井徹,土川义贵,
申请(专利权)人:JUKI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