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进水高密度澄清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29353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6 17: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向进水高密度澄清池,由进水渠、两个混凝池、两个絮凝池及澄清浓缩池构成,进水渠位于双向进水高密度澄清池的前端,与两个混凝池连接;在双向进水高密度澄清池中部设置澄清浓缩池,澄清浓缩池内设有浮油撇渣器、斜管、集水槽及刮泥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两端能同时进水、水力负荷大,絮凝效果好,污泥浓度高,占地面积小,出水水质佳的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给水、污水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双向进水高密度澄清池
技术介绍
泥渣循环型澄清池在水处理领域是应用比较广泛的技术。泥渣循环型澄清池分为机械搅拌澄清池及水力循环澄清池。机械搅拌澄清池是将混合、絮凝反应及沉淀工艺综合在一个池内,由池体中心转动的叶轮将原水和回流泥浆混合形成絮体从而达到澄清的目的。水力循环澄清池的原水由底部进入池内,经喷嘴喷出,喷嘴上面为混合室、 喉管和第一反应室,喷嘴和混合室组成一个射流器,喷嘴高速水流将池子锥型底部含有大量絮凝体的水吸进混合室内和进水掺合后,经第一反应室喇叭口溢流出来,进入第二反应室内中,第二反应室出水进入分离室,清水向上流向出口,剩余流量向下流动,经喷嘴吸入与进水混合,再重复以上步骤。现有技术的缺点池体结构相对复杂,能耗较高,操作运行难度大,水力负荷小,池体占地面积大,污泥浓度低,对水质、水量变化的适应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双向进水高密度澄清池,它具有两端能同时进水、水力负荷大,絮凝效果好,污泥浓度高,占地面积小,出水水质佳的优点。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双向进水高密度澄清池,由进水渠、两个混凝池、两个絮凝池及澄清浓缩池构成,进水渠位于双向进水高密度澄清池的前端,与两个混凝池连接;在双向进水高密度澄清池中部设置澄清浓缩池,澄清浓缩池内设有浮油撇渣器、斜管、集水槽及刮泥机。具体地,所述澄清浓缩池的左侧设有一个混凝池和一个絮凝池,右侧也设有一个混凝池和一个絮凝池;同侧的混凝池与絮凝池之间设有连接管;混凝池中央设有混凝搅拌器;絮凝池中心设有导流筒及絮凝搅拌器,絮凝搅拌器位于导流筒中心,导流筒四周外均匀设置有导流板,导流板固定在池内壁上,絮凝搅拌器下部设有絮凝剂投加环,投加环固定在管支撑上,絮凝剂投加环上设有一个絮凝剂投加管及两个冲洗水管,冲水管由管支撑固定,在絮凝池与澄清浓缩池之间设有一道淹没堰,澄清浓缩池两端分别设有浮油撇渣器,在中部设有刮泥机、斜管及集水槽,澄清浓缩池内设有上部的清水层和下部的污泥层,刮泥机底部的刮泥板上方设有竖直的栅条,栅条位于污泥层的下端,清水层上部设有集水槽,在清水层和污泥层之间设有一层斜管,澄清池底部设有污泥循环管及污泥排放管。具体地,所述浮油撇渣器为手动或电动。具体地,所述污泥循环管的吸泥口位于刮泥机底部的椎形斗内,污泥排放管的吸泥口位于排泥斗底部。具体地,所述斜管截面为六边形,安装角度为6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I、两端同时进水,布置紧凑,占地面积小;2、上升流速高,水力负荷大;3、通过调节污泥循环量及排泥间歇,可以适应不同的水质水量;4、在污泥循环管上投加絮凝剂,污泥浓度高,澄清效果好;5、在混凝池内脱稳的颗粒在絮凝池内经过搅拌器、导流板可形成较大的矾花,絮凝效果好;6、刮泥机上设有栅条,可进一步提高排放污泥的浓度,较高的污泥浓度不需要污泥浓缩池即可直接进行脱水; 7、在澄清浓缩池内设有浮油撇渣器,可进一步去除水中的油及浮渣;8、在澄清浓缩池内设有斜管,有利于进一步提闻水质。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I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侧面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导流筒及絮凝剂投加环的结构示意图。根据附图,给出以下标记I-进水渠;2_混凝池;3_混凝搅拌器;4_连接管;5_絮凝池;6_絮凝搅拌器;7-导流筒;8_导流板;9_絮凝剂投加环;10_澄清浓缩池;11-浮油撇渣器;12_斜管;13_集水槽;14_刮泥机;15-淹没堰;16-污泥循环管;17-污泥排放管;18_栅条;19-絮凝剂投加管;20-冲洗水管;21-管支撑。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I如图I-图3所示,双向进水高密度澄清池,由进水渠I、两个混凝池2、两个絮凝池5及澄清浓缩池10构成,进水渠I位于双向进水高密度澄清池的前端,与两个混凝池2连接;在双向进水高密度澄清池中部设置澄清浓缩池10,澄清浓缩池10内设有浮油撇渣器11、斜管12、集水槽13及刮泥机14。具体地,所述澄清浓缩池的左侧设有一个混凝池2和一个絮凝池5,右侧也设有一个混凝池2和一个絮凝池5 ;同侧的混凝池2与絮凝池5之间设有连接管4 ;混凝池2中央设有混凝搅拌器3 ;絮凝池5中心设有导流筒7及絮凝搅拌器6,絮凝搅拌器6位于导流筒7中心,导流筒7四周外均匀设置有导流板8,导流板8固定在池内壁上,絮凝搅拌器6下部设有絮凝剂投加环9,絮凝剂投加环9固定在管支撑21上,絮凝剂投加环9上设有一个絮凝剂投加管19及两个冲洗水管20,冲水管20由管支撑21固定;在絮凝池5与澄清浓缩池10之间设有一道淹没堰15,澄清浓缩池10两端分别设有浮油撇渣器11,在中部设有刮泥机14、斜管12及集水槽13,澄清浓缩池10内设有上部的清水层和下部的污泥层,刮泥机14底部的刮泥板上方设有竖直的栅条18,栅条18位于污泥层的下端,清水层上部设有集水槽13,在清水层和污泥层之间设有一层斜管12,澄清池底部设有污泥循环管16及污泥排放管17。具体地,所述浮油撇渣器11为手动或电动。具体地,所述污泥循环管16的吸泥口位于刮泥机14底部的椎形斗内,污泥排放管17的吸泥口位于排泥斗底部。 具体地,所述斜管12截面为六边形,安装角度为60°。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原水经进水渠I两端配水,从上部分别进入两个混凝池2,经混凝后的原水从连接管4进入导流筒7的底部,经絮凝搅拌器6的搅拌、提升作用,与絮凝剂及循环污泥充分混合,从导流筒7的上部进入絮凝池3,经过导流板8的水力混合形成较大的、均匀的絮体,水流从絮凝池3的底部经淹没堰15进入澄清浓缩池10,形成的较大的、易沉淀的絮体在澄清浓缩池10沉淀,形成污泥,水中残留的固体颗料在通过安装在澄清池上部的斜管12被截留并沿斜管12滑落至污泥层,澄清水通过均匀布置的集水槽13收集排出,刮泥机14底部的刮泥板上方的竖直栅条18的不断旋转,加速了污泥的浓缩,形成浓度很高的污泥,部分污泥通过底部的污泥循环管16进入絮凝池3,剩余污泥通过污泥排放管17进入污泥处理装置。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双向进水高密度澄清池,其特征在于,由进水渠、两个混凝池、两个絮凝池及澄清浓缩池构成,进水渠位于双向进水高密度澄清池的前端,与两个混凝池连接;在双向进水高密度澄清池中部设置澄清浓缩池,澄清浓缩池内设有浮油撇渣器、斜管、集水槽及刮泥机。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双向进水高密度澄清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澄清浓缩池的左侧设有一个混凝池和一个絮凝池,右侧也设有一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向进水高密度澄清池,其特征在于,由进水渠、两个混凝池、两个絮凝池及澄清浓缩池构成,进水渠位于双向进水高密度澄清池的前端,与两个混凝池连接;在双向进水高密度澄清池中部设置澄清浓缩池,澄清浓缩池内设有浮油撇渣器、斜管、集水槽及刮泥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翰笛陆子维
申请(专利权)人:得利满水处理系统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