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类工件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23845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5 2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保证对刀精度且零件位置调整效率高的轴类工件夹具,克服了现有机床上用于调整轴类零件转动的分度盘结构不能保证对刀精度且零件位置调整效率较低的不足。所述的一种轴类工件夹具,包括与机床台面相连的底板,所述的底板上设有轴套,所述的轴套上设有贯穿轴套侧壁的锁紧螺钉,所述的轴套上设有与轴套同轴的等分板,所述的等分板边缘设有若干与机床铣刀刀头形状对应的铣刀定位槽,所述的铣刀定位槽贯穿等分板的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现有轴类工件夹具所适用的场合,具有可保证对刀的准确、既能用于铣削轴上的槽也能用于钻轴上的孔等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固定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轴类工件夹具
技术介绍
在利用铣床铣轴类零件上的槽或利用钻床钻轴类零件上的孔时,需要利用夹具将轴固定,然后刀具对轴进行加工。许多时候,一个轴类零件多个槽或者多个孔需要加工,而刀具是不能转动角度的,此时就需要转动轴至刀具下方然后再进行加工。目前在此类状况下,大多利用分度盘,将轴类零件与分度盘连接,机床加工完一处后,转动分度盘带动轴转动,利用分度盘刻度来选取下一位置,然后继续进行加工。然而,在利用分度盘进行固定时,没有可对刀的结构,刀具的对刀就只能依靠工人的观察,对刀精确度有限;又由于转动分度盘时依赖人工读数,不能直观的反映出所需转动到的位置,需一边观察读数一边转动,因此调整位置耗时较多,效率较低。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2278447U,公开日2012年6月20日,技术的名称为一种齿轮分度盘,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齿轮分度盘,其包括底座底座上端面转动安装有转轴,转轴外套装有分度盘,分度盘可随转轴一起转动,分度盘外圆周上设置有卡齿,分度盘边安装有固定座,固定座上端滑动安装有阻挡杆,阻挡杆安装在固定座上端的凹槽内,可在凹槽内前后滑动。该技术不足之处仍是不能保证对刀精度且调整轴旋转时需一边观察读数,且零件位置调整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机床上用于调整轴类零件转动的分度盘结构不能保证对刀精度且零件位置调整效率较低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保证对刀精度且零件位置调整效率高的轴类工件夹具。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轴类工件夹具,包括与机床台面相连的底板,所述的底板上设有轴套,所述的轴套上设有贯穿轴套侧壁的锁紧螺钉,所述的轴套上设有与轴套同轴的等分板,所述的等分板边缘设有若干与机床铣刀刀头形状对应的铣刀定位槽,所述的铣刀定位槽贯穿等分板的表面。轴套用于置放待加工轴,等分板与轴可以是紧配合或螺纹配合,如此轴与等分板就能同时转动,等分板上的铣刀定位槽的位置与轴上需要铣削槽的位置对应。待加工轴安装在轴套内后,将等分板上的一个铣刀定位槽朝向上方,调整机床铣刀的位置,使铣刀进入最上方的铣刀定位槽内,用锁紧螺钉使轴固定,然后使铣刀沿着轴的长度方向移动固定距离,至需铣削的槽的上方,即可进行铣削,当铣削完第一个槽后,松开锁紧螺钉,转动轴,带动等分板转动至下一个铣刀定位槽与铣刀重合,拧紧锁紧螺钉,即可再次进行铣削,以此类推,直至全部铣削完成。在此过程中,由于每一个铣刀定位槽在设计时均是与所需铣削的槽的位置角度对应的,因此可根据设计好的铣刀定位槽来作为直观的定位基准,每次只需将铣刀定位槽对准铣刀即可保证对刀准确,而第一次的对刀是使铣刀进入铣刀定位槽,对刀过程都十分直观,既方便快速,也充分保证了对刀的精度。作为优选,所述的轴套上设有与轴套同轴的等分铆,所述的等分铆边缘设有若干与机床钻头头部形状对应的钻头定位槽,所述的钻头定位槽贯穿等分铆的表面。钻头定位槽的作用及等分铆的使用原理与铣刀定位槽及等分板的使用原理相同,不同之处在于钻头形状与铣刀形状有所不同,因此设计钻头定位槽来适应钻头的形状。作为优选,所述的轴套内部前、后端分别设有前轴承、后轴承。待加工轴可放在前轴承。后轴承内,利于轴的转动,同时,两个轴承也能提供足够的支撑力来支撑待加工轴。作为优选,所述的前轴承与等分板之间设有轴拼铆,所述的轴拼铆的最大半径小于等分板中心到铣刀定位槽的距离,所述的轴拼铆与轴套螺纹连接。轴拼铆隔开了等分板与轴套,避免等分板转动时与轴套刮擦,轴拼铆与轴可以是紧配合,同时与轴套又是螺纹连接,可以使待加工轴不会滑出轴套。而轴拼铆的最大半径小于等分板中心到铣刀定位槽的距离,可以避免与铣刀之间发生干涉。 作为优选,所述的底板与轴套之间通过连接块相连,所述的底板与连接块通过吊紧螺钉相连。当本技术需要在铣床、钻床之间更替使用时,可卸下吊紧螺钉进行更换。因此,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具有能对刀的铣刀定位槽、钻头定位槽,可保证对刀的准确;(2)既能用于铣削轴上的槽也能用于钻轴上的孔,且操作时准确直观。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A-A面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B-B面剖视图。图中底板I、轴套2、锁紧螺钉3、等分板4、铣刀定位槽5、等分铆6、钻头定位槽7、前轴承8、后轴承9、轴拼铆10、吊紧螺钉1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I、图2、图3所示的一种轴类工件夹具,包括与机床台面相连的底板1,所述的底板I上设有轴套2,所述的轴套2上设有贯穿轴套2侧壁的锁紧螺钉3,所述的轴套2上设有与轴套2同轴的等分板4,所述的等分板4边缘设有若干与机床铣刀刀头形状对应的铣刀定位槽5,所述的铣刀定位槽5贯穿等分板4的表面。所述的轴套2上设有与轴套2同轴的等分铆6,所述的等分铆6边缘设有若干与机床钻头头部形状对应的钻头定位槽7,所述的钻头定位槽7贯穿等分铆6的表面。所述的轴套2内部前、后端分别设有前轴承8、后轴承9。待加工轴可放在前轴承8、后轴承9内,利于轴的转动,同时,两个轴承也能提供足够的支撑力来支撑待加工轴。所述的前轴承8与等分板4之间设有轴拼铆10,所述的轴拼铆10的最大半径小于等分板4中心到铣刀定位槽5的距离,所述的轴拼铆10与轴套2螺纹连接。轴拼铆10避免了等分板4与轴套2相对表面的直接接触,避免等分板4转动时与轴套2刮擦,轴拼铆10与待加工轴可以是紧配合,同时与轴套2又是螺纹连接,可以使待加工轴不会滑出轴套2。而轴拼铆10的最大半径小于等分板4中心到铣刀定位槽5的距离,可以避免与铣刀之间发生干涉。所述的底板I与轴套2之间通过连接块相连,所述的底板I与连接块通过吊紧螺钉11相连。当本技术需要在铣床、钻床之间更替使用时,可卸下吊紧螺钉11进行更换。当本技术用于铣削轴上槽时,将待加工轴装至轴套2内,装上轴拼铆10,再将设计好的带有与轴上需铣削的槽角度对应的铣刀定位槽5的等分板4安装至轴上,等分板4与轴可以是紧配合或者螺纹配合。将等分板4上的一个铣刀定位槽5朝向上方,调整机床铣刀的位置,使铣刀进入最上方的铣刀定位槽5内,用锁紧螺钉3压紧待加工轴使其固定,然后使铣刀沿着轴的长度方向移动固定距离,至需铣削的槽的上方,即可进行铣削,当铣削完第一个槽后,松开锁紧螺钉3,转 动轴,带动等分板4转动至下一个铣刀定位槽5与铣刀重合,拧紧锁紧螺钉3,即可再次进行铣削。而若想二次确认,也可在铣削定位槽转动至与铣刀重合后使铣刀回退固定距离,观察是否能够进入铣刀定位槽5中,若能,则说明对刀完全准确,然后拧紧锁紧螺钉3、铣刀外移固定距离再次进行铣削。以此类推,直至全部槽铣削完成。而钻孔时只需将本技术安装至钻床,并利用等分铆6来对刀和旋转选位,其余操作原理同上。在上述过程中,由于每次都是将最上方的铣刀定位槽5对准铣刀,而第一次的对刀是使铣刀进入铣刀定位槽5,这些对刀过程都充分保证了对刀的精度。又由于每一个铣刀定位槽5在设计时均是与所需铣削的槽的位置角度对应的,因此可根据设计好的铣刀定位槽5来作为直观的定位基准,不必像以往使用分度盘那样一般观察一边转动轴,因此十分直观便捷,待加工轴的转动调整效率较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轴类工件夹具,包括与机床台面相连的底板(1),所述的底板(1)上设有轴套(2),其特征是,所述的轴套(2)上设有贯穿轴套(2)侧壁的锁紧螺钉(3),所述的轴套(2)上设有与轴套(2)同轴的等分板(4),所述的等分板(4)边缘设有若干与机床铣刀刀头形状对应的铣刀定位槽(5),所述的铣刀定位槽(5)贯穿等分板(4)的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类工件夹具,包括与机床台面相连的底板(1),所述的底板(I)上设有轴套(2),其特征是,所述的轴套(2)上设有贯穿轴套(2)侧壁的锁紧螺钉(3),所述的轴套(2)上设有与轴套(2)同轴的等分板(4),所述的等分板(4)边缘设有若干与机床铣刀刀头形状对应的铣刀定位槽(5),所述的铣刀定位槽(5)贯穿等分板(4)的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轴类工件夹具,其特征是,所述的轴套(2)上设有与轴套(2)同轴的等分铆(6),所述的等分铆(6)边缘设有若干与机床钻头头部形状对应的钻头定位槽(7),所述的钻头定位槽(7)贯穿等分铆(6)的表面。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士宏程九辛何红强
申请(专利权)人:富阳新马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