铣刀夹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2210 阅读:3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良好防尘效果,同时在强力铣削情况下具有良好夹紧效果和刚性的铣夹头,主要包括夹头体、夹头套、配装于两者之间的类滚针轴承件和置于类滚针轴承件两端、夹头体与夹头套之间的防尘垫、卡环;夹头体的端面设有凹槽,内孔中设计有若干条圆周方向均布且沿轴向延伸的变深直槽和若干个沿轴向布置的环形槽;夹头套的头部设有与夹头体端面凹槽相配合的伸出部分。(*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涉及一种铣刀夹头,尤其是涉及强力铣削用铣夹头。
技术介绍
目前的铣刀夹头如美国专利US6,105,974、US4,721,423等,在夹紧的状态下,夹头套和夹头体的两端面直接接触或通过一个橡胶垫圈压紧,尽管在铣夹头内类滚针轴承件两端设有防尘的结构,但在铣夹头松弛、更换铣刀的情况下,夹头套和夹头体的端面分开或夹头套与橡胶垫圈分离,尘和铁屑仍可能通过该间隙处进入类滚针轴承件,从而会影响铣夹头的精度甚至是使用;对于夹头体的内孔和所夹持的立铣刀刀柄的圆度和直线度有很高的要求,否则影响夹头体和立铣刀刀柄的接触率,从而影响刀具的使用效果;在夹头体的内孔孔壁上通常只开有通直槽如US6,105,974、US4,721,423、US4,630,980,或一段圆周布置的斜等深槽,如US4,721,423,为了达到良好的夹紧效果,需要减少夹头体的壁厚以增大夹头体变形产生的夹紧力,而为了让夹头体具有良好的刚性则需要增加夹头体的壁厚,良好的夹紧效果与良好的刚性之间的矛盾很难处理好,尤其是强力铣削的情况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具有良好防尘效果,同时在强力铣削情况下具有良好夹紧效果和刚性的铣夹头。本技术的铣夹头主要包括夹头体、夹头套、配装于两者之间的类滚针轴承件和置于类滚针轴承件两端、夹头体与夹头套之间的防尘垫、卡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头体的端面设有凹槽,内孔中设计有若干条圆周方向均布且轴向延伸的变深直槽和若干个沿轴向布置的环形槽;所述夹头套的头部设有与所述凹槽相配合的伸出部分。夹头体端面凹槽深度为6mm~25mm,夹头套头部的伸出部分长度为5mm~22mm。变深直槽与夹头体的轴线夹角θ取值为0°<θ≤5°。环形槽的深度L取值为0<θ≤6mm。由于夹头体的端面设计有一凹槽,在夹头套的端面设计一突出部分,两者相配合,即使在铣刀头松弛状态下,夹头套突出部分始终有部分在夹头体的凹槽之中,灰尘、铁屑无法通过夹头套和夹头体端面间隙进入类滚针轴承件,影响铣夹头的精度甚至是使用,从而具有良好防尘效果。夹头体的内孔中设计有若干条圆周方向均布且轴向延伸的变深直槽,即沿轴向深度逐步增大的槽和若干个沿轴向布置的环形槽,类似十字交叉,使夹头体具有很好的弹形变形,从而可在保证同等夹紧力的情况下适当增加夹头体壁厚,提高刚性;同时夹头体的内孔设计的类似十字交叉的变深槽和环形槽,降低了对夹头体内孔的加工要求,也提高了夹持接触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铣夹头的轴向半剖视图;图2为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夹头体1头部的局部剖视图;图4为图3的右视图;图5为夹头套2的轴向半剖视图。具体实施方法如图1-5所示,本技术的铣刀夹头,主要包括夹头体1、夹头套2、配装于两者之间的类滚针轴承件3和置于类滚针轴承件两端、夹头体与夹头套之间的防尘垫4、5以及卡环6、7。夹头体的端面1a设有凹槽1b,深度为6mm~25mm,头部外圆面1c设计了止口和卡环槽,防尘垫4和卡环6分别装置在止口和卡环槽上;夹头套2的头部2a伸出部分2b与凹槽1b相配合,长度为5mm~22mm,头部内圆面2d同样设计有止口和卡环槽,分别套装防尘垫5和卡环7。如取夹头体凹槽1b深17mm,夹头套2伸出部分2b长13mm,在铣夹头夹紧的状态下,夹头套2伸出部分2b完全伸入夹头体凹槽1b中;在铣夹头松驰的状态下,夹头体和夹头套端面间隙最大为10mm,夹头套2伸出部分2b仍有3mm留在夹头体凹槽1b内。这样夹头套突出部分始终有部分在夹头体的凹槽之中,灰尘、铁屑无法通过夹头套和夹头体端面间隙进入类滚针轴承件。夹头体的内孔1c中设计有六条圆周方向均布且轴向延伸的变深直槽1d和若干个沿轴向布置的环形槽1e,空间类似十字交叉;变深直槽1d与夹头体1的轴线夹角θ取0°<θ≤5°,即变深直槽1d沿轴向是变深度的,环形槽1e的深度h3则取0<θ≤6mm。类似十字交叉的设计使夹头体具有很好的弹形变形,从而可在保证同等夹紧力的情况下适当增加夹头体壁厚,提高铣夹头刚性;同时也减少了夹头体内孔加工面,降低了夹头体内孔和铣刀刀柄的加工难度,又提高了夹持面接触率。权利要求1.一种铣刀夹头,主要包括夹头体(1)、夹头套(2)、配装于两者之间的类滚针轴承件(3)和置于类滚针轴承件(3)两端、夹头体(1)与夹头套(2)之间的防尘垫(4、5)、卡环(6、7),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头体(1)的端面(1a)设有凹槽(1b),内孔(1c)中设计有若干条圆周方向均布且轴向延伸的变深直槽(1d)和若干个沿轴向布置的环形槽(1e);所述夹头套(2)的头部(2a)设有与所述凹槽(1b)相配合的伸出部分(2b)。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铣刀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头体端面凹槽(1b)深度h1为6mm~25mm,所述夹头套头部的伸出部分(2b)长度h2为5mm~22m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铣刀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头体内孔的变深直槽(1d)与夹头体(1)的轴线夹角θ取值为0°<θ≤5°。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铣刀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头体内孔的环形槽(1e)的深度h3取值为0<θ≤6mm。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良好防尘效果,同时在强力铣削情况下具有良好夹紧效果和刚性的铣夹头,主要包括夹头体、夹头套、配装于两者之间的类滚针轴承件和置于类滚针轴承件两端、夹头体与夹头套之间的防尘垫、卡环;夹头体的端面设有凹槽,内孔中设计有若干条圆周方向均布且沿轴向延伸的变深直槽和若干个沿轴向布置的环形槽;夹头套的头部设有与夹头体端面凹槽相配合的伸出部分。文档编号B23C5/00GK2827589SQ200520052358公开日2006年10月18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4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4日专利技术者杨志平, 李屏, 王社权 申请人:株洲钻石切削刀具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铣刀夹头,主要包括夹头体(1)、夹头套(2)、配装于两者之间的类滚针轴承件(3)和置于类滚针轴承件(3)两端、夹头体(1)与夹头套(2)之间的防尘垫(4、5)、卡环(6、7),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头体(1)的端面(1a)设有凹槽(1b),内孔(1c)中设计有若干条圆周方向均布且轴向延伸的变深直槽(1d)和若干个沿轴向布置的环形槽(1e);所述夹头套(2)的头部(2a)设有与所述凹槽(1b)相配合的伸出部分(2b)。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平李屏王社权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钻石切削刀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