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系统絮凝过滤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421313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5 17: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是一种絮凝过滤设备,包括相连接的高密度沉淀池和V型滤池,所述高密度沉淀池的出水口与所述V型滤池的入水口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絮凝过滤设备,包括混凝沉淀作用的高密度沉淀池和高效过滤作用的V型滤池。该设备具有体积小、效率高、管理方便、受水质波动影响小等特点。省去大量土建安装工程,投资少、占地小、基建周期短,并便于组合配套,有利于分期建设,设备迁移方便,深受用户欢迎。广泛应用于中、小型给、排水工程以及大型污水处理厂深度水处理工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具有上述絮凝过滤设备的污水处理系统。(*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系统絮凝过滤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的水处理设备均存在效率低、受水质波动影响大的缺陷。因此,如何提高处理效率,并降低对水质波动的影响,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系统絮凝过滤设备,以提高处理效率,并降低对水质波动的影响。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絮凝过滤设备,包括相连接的高密度沉淀池和V型滤池,所述高密度沉淀池的出水口与所述V型滤池的入水口相连。优选地,在所述絮凝过滤设备中,所述V型滤池上开设有反冲水口。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除砂池、与所述除砂池相连的调节池、与所述调节池相连的絮凝过滤设备和与所述絮凝过滤设备相连的清水池,其中,所述絮凝过滤设备为如上所述的絮凝过滤设备。优选地,在上述污水处理系统中,还包括风机,所述风机的出风管道伸入所述絮凝过滤设备的V型滤池。优选地,在上述污水处理系统中,还包括压滤机,所述压滤机污泥管分别与所述除砂池、调节池和所述高密度沉淀池的底部相连。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提供的絮凝过滤设备,包括混凝沉淀作用的高密度沉淀池和高效过滤作用的V型滤池。该设备具有体积小、效率高、管理方便、受水质波动影响小等特点。省去大量土建安装工程,投资少、占地小、基建周期短,并便于组合配套,有利于分期建设,设备迁移方便,深受用户欢迎。广泛应用于中、小型给、排水工程以及大型污水处理厂深度水处理工程。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污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系统絮凝过滤设备,以提高处理效率,并降低对水质波动的影响。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污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絮凝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相连接的高密度沉淀池3和V型滤池4,高密度沉淀池3的出水口与V型滤池4的入水口相连。本技术提供的絮凝过滤设备,包括混凝沉淀作用的高密度沉淀池和高效过滤 作用的V型滤池。该设备具有体积小、效率高、管理方便、受水质波动影响小等特点。省去大量土建安装工程,投资少、占地小、基建周期短,并便于组合配套,有利于分期建设,设备迁移方便,深受用户欢迎。广泛应用于中、小型给、排水工程以及大型污水处理厂深度水处理工程。V型滤池4上开设有反冲水口,以便于对V型滤池4底部沉淀的污泥进行反冲。高密度沉淀池3是在传统的平流沉淀池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了动态混凝、加速絮凝原理和浅池理论,把混凝、强化絮凝、斜管沉淀三个过程进行优化,从而达到常规技术无法比拟的性能。高密度沉淀池就相同沉淀面积而言,斜管沉淀的沉淀效率是普通沉淀池的8 10倍,启动时间一般小于30分钟。高密度沉淀池通过投加不同的药剂,可以去除部分悬浮物和碳污染物以及大部分的磷,以减轻后续处理构筑物的负荷。高密度沉淀池3在混凝阶段,采用的是动态混凝原理,进水和出水的水流都控制在反应池的表层处。这样的布置限制了水流沿着池壁形成抽力,从而使水流的流径延长,提高了混合效果。这样的设计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回流污泥和进水的充分混合。化学混凝反应是整个处理系统的关键步骤,在这个过程中将去除部分悬浮物、BOD或COD和P-P04。絮凝阶段是一种物理机械过程,在这过程中,絮凝体由于物理搅拌作用和分子间的作用力从而使絮凝体增大以利于沉淀。投加阴离子高分子助凝剂作为混凝剂的助凝剂而起到吸附架桥作用以提高絮凝效果。还可以投加微砂,可以提供絮体附着的晶核,改善矾花形成条件。沉淀和污泥浓缩斜管的长度一般为1.5m,口径80mm,安装倾度和水平方向呈60度。较长的斜管延长了污水在斜管表面的流程,以使更多的污泥从水中沉淀出来。较大口径的斜管是为了防止污泥下滑时阻塞。倾度可以保证沉淀在斜管上的污泥可以顺利地滑向底部而不至于淤积。作为目前最为先进的第三代沉淀池与传统沉淀池相比较有如下主要特占-^ \\\ ·I、特殊的絮凝反应器设计,从絮凝区至沉淀区采用推流过渡。2、启动时间短,一般小于30分钟。3、从沉淀区至絮凝区采用可控的外部泥渣回流的方式和投加高分子絮凝剂,使絮凝形成的絮体均匀和密集,因而具有很高的沉降速度,因此高负荷沉淀池具有处理效率高、单位面积产水量大的优点,大大节省了土建投资及占地面积;占地面积小,为传统工艺的1/10,尤其对于改扩建工程便于布置。4、水力负荷高。采用高效的斜管沉淀,沉淀区上升速度可达20 40m/h,就相同沉淀面积而言,斜管沉淀的沉淀效率是普通沉淀池的8 10倍。。5、沉淀池下部设置较大的浓缩区,使排放污泥的含固率更高,可达3% 14%,无需其它的污泥浓缩设施,有利于后续污泥处理。6、出水水质稳定,耐冲击负荷。7、运行成本低。V型滤池4有多种型式,以石英砂作为滤料的普通快滤池使用历史悠久。在此基础上,人们从不同的工艺角度发展了其它型式的快滤池。V型滤池4采用了较粗、较厚的均匀颗粒的石英砂滤层;采用了不使滤层膨胀的气、水同时反冲洗兼有待滤水的表面扫洗;采用了气垫分布空气和专用的长柄滤头进行气、水分配等工艺。它具有出水水质好、滤速高、运行周期长、反冲洗效果好、节能和便于自动化管理等特点。V型滤池在运行过程中有两种状态,即过滤状态和反冲洗状态。·(I)过滤过程待滤水由进水总渠经进水阀和方孔后,溢过堰口再经侧孔进入被待滤水淹沿的V型槽,分别经槽底均匀的配水孔和V型槽堰进入滤池。被均质滤料滤层过滤的滤后水经长柄滤头流入底部空间,由方孔汇入气水分配管渠,在经管廊中的水封井、出水堰、清水渠流入清水池。(2)反冲洗过程关闭进水阀,但有一部分进水仍从两侧常开的方孔流入滤池,由V型槽一侧流向排水渠一侧,形成表面扫洗。而后开启排水阀将池面水从排水槽中排出直至滤池水面与V型槽顶相平。反冲洗过程常采用“气冲一气水同时反冲一水冲”三步。气冲打开进气阀,开启供气设备,空气经气水分配渠的上部小孔均匀进入滤池底部,由长柄滤头喷出,将滤料表面杂质擦洗下来并悬浮于水中,被表面扫洗水冲入排水槽。气水同时反冲洗在气冲的同时启动冲洗水泵,打开冲洗水阀,反冲洗水也进入气水分配渠,气、水分别经小孔和方孔流入滤池底部配水区,经长柄滤头均匀进入滤池,滤料得到进一步冲洗,表扫仍继续进行。停止气冲,单独水冲表扫仍继续,最后将水中杂质全部冲入排水槽。V型滤池所采用的气水联合冲洗方式被认为是所有冲洗方式中最有效的,其优点在于①利用空气对滤料产生必要的搅动,并通过气流与滤层的摩擦及剪力作用剥离滤料上的附着物,同样的冲洗强度下,空气冲洗的剪力大约是水冲剪力的2倍。②冲洗水仅用于液化剥离下的悬浮物,因此大大降低了冲洗强度,节约了冲洗水量。采用气水联合冲洗方式的滤池较传统的单水冲滤池相比,可以彻底的清洁滤料,不会发生传统滤池长时间运行滤料板结、堵塞的现象,而且其冲洗水好远低于传统滤池,采用单水冲洗的传统滤池冲洗水耗约占日产水量的8% 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絮凝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相连接的高密度沉淀池(3)和V型滤池(4),所述高密度沉淀池(3)的出水口与所述V型滤池(4)的入水口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絮凝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相连接的高密度沉淀池(3)和V型滤池(4),所述高密度沉淀池(3)的出水口与所述V型滤池(4)的入水口相连。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絮凝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滤池(4)上开设有反冲水□。3.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除砂池(I)、与所述除砂池(I)相连的调节池(2)、与所述调节池(2)相连的絮凝过滤设备和与所述絮凝过滤设备相连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江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想华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