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膀胱压迫点的气囊导尿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20658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5 14: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变膀胱压迫点的气囊导尿管,包括气囊、导尿管体、导尿孔、充气阀门、外引流接口、外套管,所述导尿管体套接在外套管内;所述导尿管体尾端上设有高度位置依次降低的止尿定位槽与导尿定位槽,外套管尾端处还增设有一相应的定位卡,所述外套管上设有深度刻度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气囊导尿管无法改变气囊压迫点,对膀胱产生持续伤害的技术缺陷,提供了一种能够简易实现改变气囊压迫位置的气囊导尿管,避免转动或抬升导尿管体过程导尿管体给人体带来的不适以及人体组织给导尿管体带来的阻力,操作也因此得以顺利进行。(*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医疗用品,是一种适用于给有排尿障碍患者、尿路感染的患者导尿的器具。
技术介绍
目前,治疗尿储留、排尿障碍的患者,通常用导尿管把尿液排出体外。导尿管基本组成是由气囊、导尿孔、导尿管体、充气阀门、外引流接口组成,导尿管体内有不相通细腔和导尿管腔,气囊通过细腔与充气阀门相通,导尿孔通过导尿管腔与外引流接口相通,气囊、导尿孔位于导尿管的头端,其中气囊位于导尿管的旁侧,导尿孔位于与气囊相对的一侧。导尿管体通过气囊直接卡压在膀胱口,长期的留置且无法改变压迫位置,容易伤及压迫处的膀胱口。如果通过直接移动与人体组织紧密接触的导尿管体来改变压迫位置,该过程中所受到的来自人体组织的摩擦阻力较大,实施起来相当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简易实现改变气囊压迫位置的气囊导尿管。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改变膀胱压迫点的气囊导尿管,包括气囊、导尿管体、导尿孔、充气阀门、外引流接口,导尿管体内设有互不相通细腔和导尿管腔,气囊通过细腔与充气阀门相通,导尿孔通过导尿管腔与外引流接口相通,气囊、导尿孔位于导尿管体的头端,其中气囊位于导尿管体的旁侧;所述改变膀胱压迫点的气囊导尿管还包括外套管,所述导尿管体套接在外套管内;所述导尿管体尾端上设有高度位置依次降低的止尿定位槽与导尿定位槽,外套管尾端处还增设有一相应的定位卡;所述外套管上设有深度刻度线;所述导尿孔位于与气囊相对的一侧,且导尿孔其高度位置低于所述气囊。进一步,所述外套管为硬质外套管,所述定位槽为环形,所述外套管其尾端套接在定位卡内,所述定位卡为弹性环形定位卡。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有如下技术效果I、导尿管体头端设置可充放气的气囊,且处于旁侧(偏心设置),导尿管体与气囊在位置相对固定的外套管内可转动或抬升,可以视情况改变气囊与膀胱的相对位置,改变导尿管对膀胱的压迫点,不易产生对膀胱的持续伤害。在导尿管体与人体组织之间增设外套管,避免两者的直接接触,从而避免转动或抬升导尿管体过程导尿管体给人体带来的不适以及人体组织给导尿管体带来的阻力,操作也因此得以顺利进行。2、所述导尿管体尾端上设有高度位置依次降低的止尿定位槽与导尿定位槽,外套管尾端处还增设有一相应的定位卡。这样可以调整导尿管体在外套管内的相对高度位置,来完成导尿与止尿两种操作。通过尺寸设置,将导尿管体上的导尿孔与两定位槽设成相应的尺寸位置关系,当定位卡与高度位置较高的止尿定位槽卡合时,导尿孔被外套管遮挡,尿液无法被引流走,形成“止尿”结构;当定位卡与高度位置较低的导尿定位槽卡合时,导尿孔其位置高于外套管上沿,导尿孔露出,尿液被引流走,形成“导尿”结构。3、导尿孔位于与气囊相对的一侧,且导尿孔其高度位置低于所述气囊。这样导尿孔在膀胧中的位置比气囊低,不易被气囊遮挡且引流彻底无残尿形成。4、所述外套管为硬质外套管,则在介入时外套管能保持形态(不发生形变),外套管与导尿管体之间的摩擦不增大(基本较小),不影响导尿管体的转动或抬升操作;将外套管其尾端套接在弹性环形定位卡内,一方面,外套管与导尿管体之间难免会存在活动间隙,具有弹性的环形定位卡可以紧密贴合外套管尾端,且定位卡与导尿管体上的止尿、导尿定位槽卡均为环形结构,彼此卡合,封闭完全,这样定位卡便封闭了该处外套管与导尿管体之间活动间隙,防止尿液从活动间隙处外流;另一方面,定位卡是弹性结构,能以一定弹性形变的方式使导尿管体通过定位卡所形成的环形空间,使导尿管体在外套管内的上、下移动成为可能。 5、由于病人的身体情况各异,为了确定气囊导尿管所需要深入的距离,避免完全依赖主观判断所导致的误操作(伸入过长或过短),在所述外套管上设有深度刻度线,即便更换气囊导尿管也可以根据之前气囊导尿管确定的深度刻度值来决定新气囊导尿管的介入深度。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图I是本技术改变膀胱压迫点的气囊导尿管止尿状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改变膀胱压迫点的气囊导尿管导尿状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与图I对应的外套管尾端处的局部放大不意图。图4是与图2对应的外套管尾端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至图4所示,本技术改变膀胱压迫点的气囊导尿管,包括气囊I、导尿管体2、导尿孔3、充气阀门4、外引流接口 5,导尿管体2内设有互不相通细腔6和导尿管腔7,气囊I通过细腔6与充气阀门4相通,导尿孔3通过导尿管腔7与外引流接口 5相通,气囊I、导尿孔3位于导尿管体2的头端,其中气囊I位于导尿管体2的旁侧;所述改变膀胱压迫点的气囊导尿管还包括外套管8,所述导尿管体2套接在外套管8内;所述导尿管体2尾端上设有高度位置依次降低的止尿定位槽9与导尿定位槽10,外套管8尾端处还增设有一相应的定位卡11 ;所述外套管8上设有深度刻度线(图I至图4未绘出)。当定位卡11与高度位置较高的止尿定位槽9卡合时,导尿孔3被外套管8遮挡,膀胱12中的尿液无法被引流走,形成“止尿”结构;当定位卡11与高度位置较低的导尿定位槽10卡合时,导尿孔3其位置高于外套管8上沿,导尿孔3露出,尿液被引流走,形成“导尿”结构。所述导尿孔3位于与气囊I相对的一侧,且导尿孔3其高度位置低于所述气囊I。所述外套管8为硬质外套管,则在介入时外套管8能保持形态(即便受到人体相关组织13的挤压,也不发生形变),外套管8与导尿管体2之间的摩擦不增大(基本较小),不影响导尿管体2的转动或抬升操作;所述定位槽为环形,所述外套管8其尾端套接在定位卡11内,所述定位卡11为弹性环形定位卡。定位卡11是弹性结构,能以一定弹性形变的方式(如人为通过拉伸,将定位卡11所约束的环形空间增大)使导尿管体2通过定位卡11所形成的环形空间,使导尿管体2在外套管8内的上、下移动成为可能。定位卡11其组成材料可选用弹性橡胶或塑胶。另外外套管8可选用硬质橡胶、硬质合金或硬质纤维构成,为减小使用过程中摩擦阻力,选用摩擦系数小的外套管8为宜。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 干变形和改进,如这些也应该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变膀胱压迫点的气囊导尿管,包括气囊、导尿管体、导尿孔、充气阀门、外引流接口,导尿管体内设有互不相通细腔和导尿管腔,气囊通过细腔与充气阀门相通,导尿孔通过导尿管腔与外引流接口相通,气囊、导尿孔位于导尿管体的头端,其中气囊位于导尿管体的旁侧;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导尿管还包括外套管,所述导尿管体套接在外套管内;所述导尿管体尾端上设有高度位置依次降低的止尿定位槽与导尿定位槽,外套管尾端处还增设有一相应的定位卡;所述外套管上设有深度刻度线;所述导尿孔位于与气囊相对的一侧,且导尿孔其高度位置低于所述气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变膀胱压迫点的气囊导尿管,包括气囊、导尿管体、导尿孔、充气阀门、外引流接口,导尿管体内设有互不相通细腔和导尿管腔,气囊通过细腔与充气阀门相通,导尿孔通过导尿管腔与外引流接口相通,气囊、导尿孔位于导尿管体的头端,其中气囊位于导尿管体的旁侧;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凤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南川区人民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