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妙红专利>正文

一种自动翻身充气床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20103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5 1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翻身充气床垫,包括至少两层气囊,每层气囊由至少两组左右对称的气囊组排列而成,所述气囊组分别设有排气管及与充气泵相连通的进气管,位于同侧的气囊组可同时或独立地受控而充气或放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根据病人的大小身躯调整左右对称的气囊组的高度实现协助病人左右自动翻身,减轻了医护人员劳动强度,避免因长期挤压身体的局部而产生压疮。(*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充气床垫,具体涉及一种自动翻身充气床垫
技术介绍
对于长期卧床不能自主翻身的病人,身体局部受压阻止血液通畅而容易产生压疮,通常需要医护人员定时帮助病人翻身,对于体重较大的病人,甚至需要多人同时帮助病人翻身,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现有技术中,也有采用协助病人翻身的充气床垫,通过对左、右设置的充气气囊进行充放气来实现病人翻身。但是,这种充气床垫不能根据病人的体型调整左、右充气气囊的高度,对于体型较大的病人,不能实现翻身或翻身角度过小而 不能准确保持病人侧卧的角度,对于体型较小的病人,翻身角度会过大而不能保持一定的侧卧角度。另外,这种充气床垫主要是防止病人上躯受压而产生压疮,对于下躯特别是脚部的防压疮效果不好。因此,为了避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作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能协助病人翻身的自动翻身充气床垫。本技术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自动翻身充气床垫,包括至少两层气囊,每层气囊由至少两组左右对称的气囊组排列而成,所述气囊组分别设有排气管及与充气泵相连通的进气管,位于同侧的气囊组可同时或独立地受控而充气或放气。所述自动翻身充气床垫包括上、下两层气囊,所述下层气囊由左右对称的第一下层气囊组和第二下层气囊组排列而成的,所述上层气囊由左右对称的第一上层气囊组和第二上层气囊组排列而成的,所述第一、二下层气囊组分别包括纵向设置的三条柱形气囊,所述第一、二上层气囊组分别包括纵向设置的两条柱形气囊。所述两层气囊组能适应不同体重的病人使用,当体重较轻的病人使用时,可把上层两条柱形气囊拆下;当体重较大的病人,可同时使用上下两层气囊组帮助病人自动翻身。而可以拆下的两条柱形气囊能放置在侧卧病人的两腿之间,防止两腿产生压疮。所述第一下层气囊组通向第一上层气囊组的进气管上和所述第二下层气囊组通向第二上层气囊组的进气管上分别安装有一单向阀。所述每层气囊由左右对称排列的多个块状气囊叠加组成,所述多个块状气囊靠近充气床垫本体中部的一端固定在充气床垫本体上。所述气囊设于充气床垫本体的上部,所述充气床垫本体的下部还设有下部气囊组,所述下部气囊组由若干条横向设置的气囊组成,所述左右对称的气囊组分别与下部气囊组奇或偶数排列的气囊相连通。当病人纵向躺在充气床垫上时,通过对左右对称的气囊组进行充放气实现病人平躺或左侧卧或右侧卧,下部气囊组的奇偶数气囊交替充放气,防止病人身体局部长期挤压,减少压疮的产生。所述充气床垫本体上端还设有一气囊枕,所述气囊枕通过进气管与左或右对称的气囊组相连通,且左或右对称排列的气囊组通向气囊枕的进气管上安装有一单向阀。所述自动翻身充气床垫还包括包裹在气囊枕、左、右对称的气囊组及下部气囊组外部的囊套。所述囊套通过拉链缝合或系带固定在气囊枕、左、右对称的气囊组及下部气囊组外部。相对于现有技 术,本技术通过对气囊组进行充放气来帮助病人实现自动翻身,减少病人产生压疮,并能根据病人体型大小来调整气囊组的高度以确保一定的侧卧角度,提升了护理质量,减轻的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自动翻身充气床垫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识说明I、充气床垫本体5、第二上层气囊组2、第一下层气囊组6、下部气囊组3、第二下层气囊组7、气囊枕4、第一上层气囊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的本技术的一种自动翻身充气床垫,包括至少两层气囊,每层气囊由至少两组左右对称的气囊组排列而成,该气囊组分别设有排气管及与充气泵相连通的进气管,位于同侧的气囊组可同时或独立地受控而充气或放气。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自动翻身充气床垫包括上、下两层气囊,该下层气囊由左右对称的第一下层气囊组2和第二下层气囊组3排列而成的,该上层气囊由左右对称的第一上层气囊组4和第二上层气囊组5排列而成的,第一、二下层气囊组2、3分别包括纵向设置的三条柱形气囊,第一、二上层气囊组4、5分别包括纵向设置的两条柱形气囊。两层气囊组能适应不同体重的病人使用,当体重较轻的病人使用时,可把上层两条柱形气囊拆下;当体重较大的病人,可同时使用上下两层气囊组帮助病人自动翻身。而可以拆下的两条柱形气囊能放置在侧卧病人的两腿之间,防止两腿产生压疮。第一下层气囊组2通向第一上层气囊组4的进气管上和第二下层气囊组3通向第二上层气囊组5的进气管上分别安装有一单向阀,而第一、二上层气囊组4、5及第一、二下层气囊组2、3分别连接有排气管。气囊设于充气床垫本体I的上部,而充气床垫本体I的下部还设有下部气囊组6,下部气囊组6由若干条横向设置的气囊组成,左右对称的气囊组分别与下部气囊组6奇或偶数排列的气囊相连通。当然,第一下层气囊组2可与下部气囊组6奇数排列的气囊相连通,第二下层气囊组3与下部气囊组6偶数排列的气囊相连通。当病人纵向躺在充气床垫上时,通过对左右对称的气囊组进行充放气实现病人平躺或左侧卧或右侧卧,而下部气囊组6的奇偶数气囊交替充放气,防止病人身体局部长期挤压,减少压疮的产生。充气床垫本体I上端还设有一气囊枕7,气囊枕7通过进气管与左或右对称的气囊组相连通,且左或右对称排列的气囊组通向气囊枕7的进气管上安装有一单向阀。当然,该气囊枕可通过进气管与第一下层气囊组2相连通,而第一下层气囊组2通向气囊枕7的进气管上安装有一单向阀。自动翻身充气床垫还包括包裹在气囊枕7、左、右对称的气囊组及下部气囊组6外部的囊套,囊套通过拉链缝合或系带固定在气囊枕7、左、右对称的气囊组及下部气囊组6外部。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每层气囊由左右对称排列的多个块状气囊叠加组成,该多个块状气囊靠近充气床垫本体I中部的一端固定在充气床垫本体I上。使用时,把连接第一下层气囊组2的进气管接上充气泵,第一下层气囊组2、第一上层气囊组4及下部气囊组6的奇数气囊慢慢涨起,病人将受到第一下层气囊组2和第一上层气囊组4的作用向右侧卧,实现自动向右翻身;打开第一下层气囊组2和第一上层气囊组4排气管,第一下层气囊组2、第一上层气囊组4及下部气囊组6的奇数排列气囊慢慢放 气,病人平躺;把连接第二下层气囊组3的进气管接上充气泵,第二下层气囊组3、第二上层 气囊组5及下部气囊组6的偶数排列气囊慢慢涨起,病人将受到第二下层气囊组3和第二上层气囊组5的作用向左侧卧,实现自动向左翻身。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技术的各种改动或变形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技术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翻身充气床垫,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层气囊,每层气囊由至少两组左右对称的气囊组排列而成,所述气囊组分别设有排气管及与充气泵相连通的进气管,位于同侧的气囊组可同时或独立地受控而充气或放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翻身充气床垫,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层气囊,每层气囊由至少两组左右对称的气囊组排列而成,所述气囊组分别设有排气管及与充气泵相连通的进气管,位于同侧的气囊组可同时或独立地受控而充气或放气。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动翻身充气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翻身充气床垫包括上、下两层气囊,所述下层气囊由左右对称的第一下层气囊组和第二下层气囊组排列而成的,所述上层气囊由左右对称的第一上层气囊组和第二上层气囊组排列而成的,所述第一、二下层气囊组分别包括纵向设置的三条柱形气囊,所述第一、二上层气囊组分别包括纵向设置的两条柱形气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翻身充气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层气囊组通向第一上层气囊组的进气管上和所述第二下层气囊组通向第二上层气囊组的进气管上分别安装有一单向阀。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动翻身充气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层气囊由左右对称排列的多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妙红
申请(专利权)人:叶妙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