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制转动状态的调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18619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5 08:35
一种可控制转动状态的调控装置,可安装在一个椅具的一个底座与一个椅座之间,并包含:一个外管、一个插伸于该外管中的气压棒、一个与该气压棒连动地结合的限位板、一个套设在该外管周围的安装座、一个设置在该安装座上的限转单元,以及一个旋控座。该限转单元包括一个限位柱,该限位柱包括一个基部与一个限位突部,该基部具有一个朝上的第一斜面。该旋控座可转动地组装在该安装座上,并包括一个朝下且对应该第一斜面的第二斜面。该旋控座可转动设计,可控制该限转单元的限位柱上下移动,以使该限位突部伸入或脱离该限位板的一个限位孔,从而控制该椅座的转动状态。(*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调控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具备伸缩功能并可控制一物件的转动状态的调控装置。
技术介绍
已知可调整椅座高度的椅具,例如办公椅,其结构通常包含一个底座、一个自该底座朝上延伸的支撑柱、一个位于该支撑柱上方的椅座,以及一个连结在该支撑柱及该椅座之间的气压棒。通过该气压棒的一个外管与一个活塞杆之间可相对上下移动,达到驱动该椅座上下移动以调整高度的目的。而且该椅座除了可调整高度,还可相对该底座转动,让使用者方便任意转向。虽然椅座可转动的设计相当方便,但另一方面却因为该椅具上没有用于定位该椅座的结构,导致在不希望该椅座转动的情况下,却无法将该椅座固定住,因而造成另一种使用上的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可控制转动状态的调控装置。本技术可控制转动状态的调控装置,包含一个外管、一个可转动地插伸于该外管中的气压棒、一个与该气压棒连动地结合并位于该外管的上方的限位板、一个固定地套设在该外管的周围并位于该限位板的下方的安装座、一个设置在该安装座上的限转单元,及一个可转动地组装在该安装座上的旋控座。该限位板包括一个贯穿其顶面与底面的限位孔。该限转单元包括一个限位柱,以及一个结合在该限位柱的底部并用于提供该限位柱一个方向朝上的弹性复位力的弹性件,该限位柱包括一个连接该弹性件的基部,以及一个自该基部朝上突出的限位突部,该基部具有一个朝上的第一斜面。该旋控座包括一个位于该限位板及该安装座之间的旋控内围壁,以及一个自该旋控内围壁的底面朝下突出而抵压该限转单元的基部的抵压壁,该抵压壁包括一个朝下且对应该基部的第一斜面的第二斜面。该旋控座可在一个使该限转单元的限位突部伸入该限位孔的限转位置,以及一个使该限位突部脱离该限位孔的非限转位置之间转换。本技术所述的可控制转动状态的调控装置,该安装座包括一个界定出一个供该外管伸入的安装孔的内围壁,以及一个围绕该内围壁的外围壁,该外围壁包括一个设置在其外周面上的定位组,该定位组包括彼此间隔的一个第一限位部与一个第二限位部;该旋控座还包括一个连接该旋控内围壁并围绕该安装座的外围壁的旋控外围壁,及一个突出于该旋控外围壁的内周面的突块,该旋控座位于该限转位置时,该突块邻近该第一限位部,该旋控座位于该非限转位置时,该突块邻近该第二限位部。本技术所述的可控制转动状态的调控装置,该安装座的定位组还包括一个位于该第一限位部与该第二限位部之间的第一止逆挡部,以及一个位于该第一止逆挡部与该第二限位部之间的第二止逆挡部;该旋控座位于该限转位置时,该突块位于该第一限位部及该第一止逆挡部之间,该旋控座位于该非限转位置时,该突块位于该第二限位部及该第二止逆挡部之间。本技术所述的可控制转动状态的调控装置,该安装座还包括一个自该内围壁的内周面朝该安装孔突出的挡壁,该挡壁抵压在该外管的顶部。本技术所述的可控制转动状态的调控装置,该安装座还包括一个连接在该内围壁与该外围壁之间的安装壁,该安装壁与该内围壁共同界定出一个开口朝上并供该限转单元设置的容槽。本技术所述的可控制转动状态的调控装置,还包含一个组装在该气压棒的一个缸管的底部,并用于限制该外管往下滑移的定位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借由该旋控座控制该限转单元的限位柱上下移动,当限位柱往上伸入限位孔时,该限位板及该气压棒就固定住而无法转动,当限位柱脱离限位孔时,该限位板及该气压棒就可以自由转动,从而达到控制转动状态的目的。附图说明图I是一个立体分解图,显示本技术可控制转动状态的调控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与一立管;图2是该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前视组合剖视图;图3是该较佳实施例与该立管的局部立体组合图,同时显示数个限位突部分别伸入数个限位孔内;图4是该较佳实施例的部分元件的组合剖视图,同时显示一旋控座位于一限转位置;图5是该旋控座、一个安装座及数个弹性件的组合俯视剖视图,主要显示该旋控座位于该限转位置;图6是一个类似图3的组合图,同时显示所述限位突部分别向下移动而脱离所述限位孔;图7是一个类似图4的剖视图,同时显示该旋控座位于一个非限转位置;图8是一个类似图5的剖视图,主要显示该旋控座位于该非限转位置。具体实施方式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下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从下述实施方式所体现的精神来理解本技术,各技术术语可以基于本技术的精神实质来作最宽泛的理解。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构件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参阅图1、2、3,本技术可控制转动状态的调控装置的一个较佳实施例,安装在一个椅具上,该椅具包括一个图未不出的底座、一个自该底座朝上延伸的立管I,以及一位于该立管I上方且图未示出的椅座。其中,该立管I具有一个上下延伸且截面为非圆形的立管轴道10。该调控装置安装在该立管I上且位于该椅座的下方,并包含一个外管2、一个气压棒3、一个限位板4、一个安装座5、数个限转单元6、一个旋控座7,以及一个定位扣8。参阅图1、2、4、5,该外管2固定地插设在该立管I的立管轴道10,该外管2的外周截面与该立管轴道10相对应而呈非圆形,使该外管2与该立管I均不会转动。该气压棒3是可转动地插伸于该外管2中,并包括一个缸管31、一个与该缸管31之间可相对上下移动的缸轴32,以及一个位于该缸管31的顶部的控制阀33。借由该气压棒3使该椅座的高度位置可调 整,但由于此非本技术的改良重点,不再详述。此外,该椅座可带动该气压棒3相对于该椅具的立管I及底座转动。该限位板4焊接固定在该气压棒3上,进而与该气压棒3连动地结合并位于该外管2的上方,该限位板4包括数个贯穿其顶面与底面的限位孔41。该安装座5固定地套设在该外管2的顶部周围,并位于该限位板4与该立管I之间。该安装座5包括一个呈环形并界定出一个安装孔511的内围壁51、一个自该内围壁51的内周面朝该安装孔511突出的挡壁52、一个围绕该内围壁51的外围壁53,以及一个水平地连接在该内围壁51与外围壁53之间的安装壁54。该安装壁54与该内围壁51共同界定出三个开口朝上的容槽55。其中,该安装孔511具有一个受到该挡壁52围绕且截面呈圆形的第一孔部512,以及一个位于下方且截面呈非圆形的第二孔部513,该第二孔部513的截面形状配合该外管2的外周截面形状,使该安装座5不转动地套合在该外管2上。且该安装座5是通过该挡壁52抵压在该外管2的顶部而能安装于该外管2上。该外围壁53包括数个设置在其外周面上的定位组531,每一个定位组531包括一个朝下的限位面532、彼此间隔的一个第一限位部533与一个第二限位部534、一个位于该第一限位部533与该第二限位部534之间的第一止逆挡部535,及一个位于该第一止逆挡部535与该第二限位部534之间的第二止逆挡部536。本实施例的第一限位部533是由一个凹设于该外围壁53的外周面上的表面所形成。该第二限位部534、该第一止逆挡部535及该第二止逆挡部536皆为突块的形式。其中,该第二限位部534朝径向突出的厚度大于该第一止逆挡部535与该第二止逆挡部536的径向突出厚度。本实施例的限转单元6各别设置在该安装座5的容槽55,并且都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控制转动状态的调控装置,包含:一个外管,以及一个可转动地插伸于该外管中的气压棒,其特征在于,该可控制转动状态的调控装置还包含:一个与该气压棒连动地结合并位于该外管的上方的限位板、一个固定地套设在该外管的周围并位于该限位板的下方的安装座、一个设置在该安装座上的限转单元,及一个可转动地组装在该安装座上的旋控座;该限位板包括一个贯穿其顶面与底面的限位孔;该限转单元包括一个限位柱,以及一个结合在该限位柱的底部并用于提供该限位柱一个方向朝上的弹性复位力的弹性件,该限位柱包括一个连接该弹性件的基部,以及一个自该基部朝上突出的限位突部,该基部具有一个朝上的第一斜面;该旋控座包括一个位于该限位板及该安装座之间的旋控内围壁,以及一个自该旋控内围壁的底面朝下突出而抵压该限转单元的基部的抵压壁,该抵压壁包括一个朝下且对应该基部的第一斜面的第二斜面;该旋控座可在一个使该限转单元的限位突部伸入该限位孔的限转位置,以及一个使该限位突部脱离该限位孔的非限转位置之间转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控制转动状态的调控装置,包含一个外管,以及一个可转动地插伸于该外管中的气压棒,其特征在于,该可控制转动状态的调控装置还包含一个与该气压棒连动地结合并位于该外管的上方的限位板、一个固定地套设在该外管的周围并位于该限位板的下方的安装座、一个设置在该安装座上的限转单元,及一个可转动地组装在该安装座上的旋控座;该限位板包括一个贯穿其顶面与底面的限位孔;该限转单元包括一个限位柱,以及一个结合在该限位柱的底部并用于提供该限位柱一个方向朝上的弹性复位力的弹性件,该限位柱包括一个连接该弹性件的基部,以及一个自该基部朝上突出的限位突部,该基部具有一个朝上的第一斜面;该旋控座包括一个位于该限位板及该安装座之间的旋控内围壁,以及一个自该旋控内围壁的底面朝下突出而抵压该限转单元的基部的抵压壁,该抵压壁包括一个朝下且对应该基部的第一斜面的第二斜面;该旋控座可在一个使该限转单元的限位突部伸入该限位孔的限转位置,以及一个使该限位突部脱离该限位孔的非限转位置之间转换。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控制转动状态的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安装座包括一个界定出一个供该外管伸入的安装孔的内围壁,以及一个围绕该内围壁的外围壁,该外围壁包括一个设置在其外周面上的定位组,该定位组包括彼此间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辉雄
申请(专利权)人:捷威尖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