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俊旭专利>正文

两用电源适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14195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4 18: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两用电源适配器,包括适配器本体,适配器本体的一端设有电源插孔,另一端设有电能输出接口,所述适配器本体的一侧面设有用以和锂电池包相对接的卡接槽,所述卡接槽内设有与锂电池包的电极相连接的两个电极。由于采用适配器与锂电池包相结合的结构形式,不仅具有适配器本身应有的功能,而且兼具移动电源的功能,当适配器与交流电源连接时,并给电子设备输出电能时,还能同时给锂电池包充电;由于适配器与锂电池包采用插接的形式,方便了对锂电池包的更换;由于增设了锁紧机构,适配器与锂电池包的插接更牢固,有效防止了锂电池包的脱落,使之更加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源适配器,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笔记本电脑的电源适配器。
技术介绍
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2年5月30日公开了专利号为CN201120318691. I的专利技术专利,本专利公开了一种电源适配器,包括适配器本体,适配器本体表面设有电源插孔,适配器本体侧面设有控制开关,适配器本体内部分别设有 散热板及感应语音装置,感应语音装置、散热板、控制开关及电源插孔与适配器本体内部的电路板电联。本专利技术符合设计理念,既具有语音提示的功能,还能起到防水、防静电的作用,同时具有散热的功能,另外在对一个笔记本电脑进行充电的同时还可以对其他笔记本电脑进行充电,而且还可以不用拔下适配器就能断开电源。另外,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1年9月14日公开了专利号为CN201120044277. 6的专利技术专利,本专利公开了一种电源适配器,包括底壳、上盖、电源适配器电路、电网电源连接插头及电能输出接口,底壳与上盖组成的壳体,电源适配器电路设置于壳体内;电网电源连接插头设置于壳体一端,电能输出接口设置于壳体另一端;电源适配器电路设置有电源输入接口及电源输出接口,电源适配器电路的电源输入接口与电网电源连接插头电连接,电源适配器电路的电源输出接口与电能输出接口电连接;还包括容纳有多个数据线插头的面盖及数据线插头插口,所述面盖设置于上盖上;所述数据线插头插口为长方形,所述数据线插头插口设置有电能输入端口,数据线插头插口的电能输入端口与电源适配器电路电连接,数据线插头插口设置于所述上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支撑架,支撑架至少包括一横梁,支撑架设置于面盖上,所述横梁靠近所述数据线插头插口上方且平行于数据线插头插口的长边。现有的适配器,如上述所公开的适配器尽管有诸多优点,但其功能比较单一,不能满足用户的日常使用;而传统的移动电源内的锂电池包是不可拆的,还有的尽管可以拆,但拆取非常不便,还有的移动电源还要通过另配适配器为其充电,所以研制开发一款兼具移动电源功能的适配器是目前急需解决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之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两种功能、拆装方便、安全可靠的两用电源适配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两用电源适配器,包括适配器本体,适配器本体的一端设有电源插孔,另一端设有电能输出接口,所述适配器本体的一侧面设有用以和锂电池包相对接的卡接槽,所述卡接槽内设有与锂电池包的电极相连接的两个电极。所述卡接槽是由长形槽和多个卡钩构成,所述多个卡钩间隔分布在长形槽内的下表面和/或上表面。所述卡钩是由横卡块和纵卡块构成的L形结构,所述横卡块与适配器本体的侧面平齐,并且横卡块的长度小于相邻卡钩的横卡块之间的间距。所述卡钩和长形槽一体成形。所述两个电极分别设在长形槽的下表面和/或上表面。所述适配器本体上还设有将对接在一起的锂电池包和适配器本体锁住的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是由定位导向板、拨动开关和挡块构成,所述拨动开关固定在定位导向板的表面,挡块通过连接部与定位导向板的板面连接,所述定位导向板的一端部设有定位凸起,所述适配器本体的一端面开有长形孔,该端面的内表面上设有两个并排间隔分布的定位槽,适配器本体内的拐角处设有导向槽,所述拨动开关位于长形孔中,所述定位导向板的一端设在导向槽中,另一端的定位凸起位于所述定位槽中,所述挡块设在所述长形槽中且与所述卡钩相错开。 一种锂电池包,包括锂电池包本体和锂电池包的电极,所述锂电池包本体的侧面设有与所述适配器上的卡接槽相适配的插接头,所述锂电池包的电极设在插接头的下表面和/或上表面。所述插接头为与长形槽相适配的长条形插接头,所述长条形插接头的下表面和/或上表面设有用以和所述卡接槽内的每个卡钩相卡接的卡钩。所述卡钩是由横卡块和纵卡块构成的L形结构,所述横卡块与插接头的侧面平齐,并且横卡块的长度小于相邻卡钩的横卡块之间的间距。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由于采用适配器与锂电池包相结合的结构形式,不仅具有适配器本身应有的功能,而且兼具移动电源的功能,当适配器与交流电源连接时,并给电子设备输出电能时,还能同时给锂电池包充电;由于适配器与锂电池包采用插接的形式,方便了对锂电池包的更换;由于增设了锁紧机构,适配器与锂电池包的插接更牢固,有效防止了锂电池包的脱落,使之更加安全可靠。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 图2为图I所示安装锂电池包后的结构示意 图3为图2所示的锂电池包的结构示意 图4为图I所示的内部的结构示意 图5为图4所示的安装锁紧机构后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的A处的放大图。图中1、适配器本体;2、电源插孔;3、电能输出接口 ;4、锂电池包;5、长形槽;6、卡钩;7、横卡块;8、纵卡块;9、适配器本体的侧面;10、定位导向板;11、拨动开关;12、挡块;13、连接部;14、定位凸起;15、长形孔;16、定位槽;17、导向槽;18、锂电池包本体;19、锂电池包的电极;20、插接头;21、卡钩;22、横卡块;23、纵卡块;24、锁紧机构;25、电极。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两用电源适配器,包括适配器本体1,适配器本体I的一端设有电源插孔2,另一端设有电能输出接口 3,所述适配器本体I的一侧面设有用以和锂电池包4相对接的卡接槽,所述卡接槽是由长形槽5和多个卡钩6构成,所述多个卡钩6间隔分布在长形槽5内的下表面和上表面。所述卡接槽内设有与锂电池包4的电极相连接的两个电极,所述两个电极分别设在长形槽5的下表面。所述卡钩6是由横卡块7和纵卡块8构成的L形结构,所述横卡块7与适配器本体的侧面9平齐,并且横卡块7的长度小于相邻卡钩6的横卡块之间的间距。卡钩6和长形槽5 —体成形。如图4、5、6所示,所述适配器本体I上还设有将对接在一起的锂电池包和适配器本体锁住的锁紧机构24。所述锁紧机构24是由定位导向板10、拨动开关11和挡块12构成,所述拨动开关11固定在定位导向板10的表面,挡块12通过连接部13与定位导向板10的板面连接,所述定位导向板10的一端部设有定位凸起14,所述适配器本体I的一端面开有长形孔15,该端面的内表面上设有两个并排间隔分布的定位槽16,适配器本体I内的拐角处设有导向槽17,所述拨动开关11位于长形孔15中,所述定位导向板10的一端设在导 向槽17中,另一端的定位凸起14位于所述定位槽16中,所述挡块12设在所述长形槽5中且与所述卡钩6相错开。如图3所示,一种锂电池包4,包括锂电池包本体18和锂电池包的电极19,所述锂电池包本体18的侧面设有与所述适配器上的卡接槽相适配的插接头20,所述锂电池包的电极19设在插接头20的下表面。所述插接头20为与长形槽5相适配的长条形插接头,所述长条形插接头的下表面和上表面分别设有用以和所述长形槽5内的每个卡钩6相卡接的卡钩21。卡钩21与适配器本体I上的卡钩6结构相同,所述卡钩21是由横卡块22和纵卡块23构成的L形结构,所述横卡块22与插接头的侧面平齐,并且横卡块22的长度小于相邻卡钩21的横卡块之间的间距;所述卡钩21、插接头20和锂电池包本体18 —体成形。锂电池包与两用电源适配器的具体插接方式将锂电池包的插接头20正对适配器的长形槽5插入后,在横向移动,锂电池包上的卡钩和适配器上的卡钩便卡接在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两用电源适配器,包括适配器本体,适配器本体的一端设有电源插孔,另一端设有电能输出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器本体的一侧面设有用以和锂电池包相对接的卡接槽,所述卡接槽内设有与锂电池包的电极相连接的两个电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俊旭
申请(专利权)人:刘俊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