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防止阀门泄漏的地源热泵机组。其包括制冷或制热循环装置、第一至第四管路、第一至第八支管、空调系统供水管及回水管、地埋系统来水管及去水管、空调系统及地埋系统循环水泵和八个转向阀门;第一至第八支管上位于转向阀门下游的部位分别装有一个止回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地源热泵机组是在连接于冷凝器、蒸发器和空调系统及地埋系统之间的八个支管上的转向阀门下游部位再串联安装一个止回阀,这样能够有效地减少转向阀门两侧的压力差,因此转向阀门上阀板的边缘就不会出现漏水现象。另外,由于可以减少漏水现象,因此无需给空调系统不停地补水,所以节能效果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地源热泵
,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防止阀门泄漏的地源热泵机组。技术背景 地源热泵技术的实质就是利用钻井机在大地钻孔,然后向孔中垂直埋设由PE塑料制成且专业上称为地埋管换热器的U型管,之后向地埋管换热器中注入换热介质,换热介质通常为水,通过该换热介质与大地间的热交换而从大地吸收热量或冷量,然后换热介质将该热量或冷量通过热交换的方式提供给地源热泵机组中的冷媒,之后地源热泵机组再将经过热交换后升温或降温的冷媒提供给安装在室内空间的空调器,在空调器中该冷媒将与室内空间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将室内空间保持在适宜的温度下。即地源热泵系统是由彼此通过管路相连的地源热泵机组、构成空调系统的多台空调器和构成地埋系统的多组地埋管换热器组成,其中地源热泵机组安装在机房内,多台空调器设置在需要温度调节的建筑物内不同室内空间中,而多组地埋管换热器则埋设在大地土壤中。图I为一种已有技术的地源热泵机组结构示意图。如图I所示,这种已有技术的地源热泵机组包括制冷或制热循环装置、第一至第四管路4-7、第一至第八支管14-21、空调系统供水管8、空调系统回水管9、地埋系统来水管10、地埋系统去水管11、空调系统循环水泵12、地埋系统循环水泵13和八个转向阀门A-H ;所述的制冷或制热循环装置由压缩机I、冷凝器2、图中未示出的膨胀阀和蒸发器3通过冷媒管彼此相连而构成;其中蒸发器3与第一、第二管路4,5的一端相连;冷凝器2与第三、第四管路6,7的一端相接;第一管路4的另一端同时与第一、第二支管14,15的一端相连;第二管路5的另一端同时与第三、第四支管16,17的一端相连;第三管路6的另一端同时与第五、第六支管18,19的一端相连;第四管路7的另一端同时与第七、第八支管20,21的一端相连;第一、第七支管14,20的另一端同时与空调系统回水管9相连;第二、第八支管15,21的另一端同时与地埋系统来水管10相连;第三、第五支管16,18同时与空调系统供水管8相连;而第四、第六支管17,19则与地埋系统去水管11相接;每个支管14-21上分别安装有一个转向阀门A-H ;空调系统循环水泵12安装在空调系统回水管9上;而地埋系统循环水泵13则设置在地埋系统来水管10上。夏季供冷时,来自空调系统的12°C回水在空调系统循环水泵12的作用下依次经空调系统回水管9、第一支管14、转向阀门A和第一管路4流入蒸发器3,此时第二支管15上的转向阀门E关闭,该水将与蒸发器3中流动的冷媒进行热交换,从而将水温降至7V,然后依次经第二管路5、第三支管16、转向阀门B和空调系统供水管8流回空调系统,此时第四支管17上的转向阀门F关闭,从而实现对室内空间的制冷。与此同时,来自地埋系统且已向大地散热的地埋系统冷水在地埋系统循环水泵13的作用下依次经地埋系统来水管10、第八支管21、转向阀门H和第四管路7流入冷凝器2,此时第七支管20上的转向阀门D关闭,该水将与冷凝器2中流动的冷媒进行热交换,从而将水温升高,然后依次经第三管路6、第六支管19、转向阀门G和地埋系统去水管11流回地埋系统,此时第五支管18上的转向阀门C关闭,如此反复进行循环。而制冷或制热循环装置的工作原理同已有技术。冬季供热时,来自空调系统的40°C回水在空调系统循环水泵12的作用下依次经空调系统回水管9、第七支管20、转向阀门D和第四管路7流入冷凝器2,该水将与冷凝器2中流动的冷媒进行热交换,从而将水温升高至45°C,此时第八支管21上的转向阀门H关闭,然后依次经第三管路6、第五支管18、转向阀门C和空调系统供水管8流回空调系统,此时第六支管19上的转向阀门G关闭,从而实现对室内空间的制热。与此同时,来自地埋系统且已向大地吸热的地埋系统热水在地埋系统循环水泵13的作用下依次经地埋系统来水管10、第二支管15、转向阀门E和第一管路4流入蒸发器3,此时第一支管14上的转向阀门A关闭,该水将与蒸发器3中流动的冷媒进行热交换而放热,从而使水温降低,然后依次经第二管路5、第四支管17、转向阀门F和地埋系统去水管11流回地埋系统,此时第三支管16上的转向阀门B关闭,如此反复进行循环。而制冷或制热循环装置的工作原理同已有技术。但是,这种已有技术的地源热泵机组存在下列问题如上所述,空调系统是设置在·建筑物内,地埋系统则埋设在大地土壤中,即空调系统和地埋系统的设置高度不同,因此两个系统中的水压力是不一样的,而且建筑物越高压力差越大。由于转向阀门A-H通常采用手动蝶阀,而蝶阀上阀板的两侧分别为空调系统用水和地埋系统用水,即阀板的两侧存在较大的压力差,因此经过几次供热、供冷转换后,阀板的边缘就会出现漏水现象,结果导致空调系统用水通过阀板边缘不断流入地埋系统用水中,造成地埋系统用水过量,而空调系统则缺水,这时只能靠给空调系统不停地补水来解决,由此会造成水、电的浪费,严重时甚至还会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另外,当某一转向阀门出现损坏时,只能停止整个系统的运行,这样无疑将会对系统造成很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效果好且便于维修的能够防止阀门泄漏的地源热泵机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地源热泵机组包括制冷或制热循环装置、第一至第四管路、第一至第八支管、空调系统供水管、空调系统回水管、地埋系统来水管、地埋系统去水管、空调系统循环水泵、地埋系统循环水泵和八个转向阀门;所述的制冷或制热循环装置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通过冷媒管彼此相连而构成;其中蒸发器与第一、第二管路的一端相连;冷凝器与第三、第四管路的一端相接;第一管路的另一端同时与第一、第二支管的一端相连;第二管路的另一端同时与第三、第四支管的一端相连;第三管路的另一端同时与第五、第六支管的一端相连;第四管路的另一端同时与第七、第八支管的一端相连;第一、第七支管的另一端同时与空调系统回水管相连;第二、第八支管的另一端同时与地埋系统来水管相连;第三、第五支管同时与空调系统供水管相连;而第四、第六支管则与地埋系统去水管相接;第一至第八支管上分别安装有一个转向阀门;空调系统循环水泵安装在空调系统回水管上;而地埋系统循环水泵则设置在地埋系统来水管上;所述的第一至第八支管上位于转向阀门下游的部位分别安装有一个止回阀。所述的止回阀的口径与转向阀门的口径相同。本技术提供的能够防止阀门泄漏的地源热泵机组是在连接于冷凝器、蒸发器和空调系统及地埋系统之间的八个支管上的转向阀门下游部位再串联安装一个止回阀,这样能够有效地减少转向阀门两侧的压力差,因此转向阀门上阀板的边缘就不会出现漏水现象。另外,由于可以减少漏水现象,因此无需给空调系统不停地补水,所以节能效果好。此夕卜,当任一支管上某一阀门出现损坏时,由于每个支管上设有两个阀门,因此维修人员可在不影响系统正常运行的状态下对该阀门进行维修,因此十分方便实用。附图说明图I为一种已有技术的地源热泵机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能够防止阀门泄漏的地源热泵机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提供的能够防止阀门泄漏的地源热泵机组进行详细说明。与已有技术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附图标号,并省略对其进行的说明。如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能够防止阀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能够防止阀门泄漏的地源热泵机组,其包括制冷或制热循环装置、第一至第四管路(4?7)、第一至第八支管(14?21)、空调系统供水管(8)、空调系统回水管(9)、地埋系统来水管(10)、地埋系统去水管(11)、空调系统循环水泵(12)、地埋系统循环水泵(13)和八个转向阀门(A?H);所述的制冷或制热循环装置由压缩机(1)、冷凝器(2)、膨胀阀和蒸发器(3)通过冷媒管彼此相连而构成;其中蒸发器(3)与第一、第二管路(4,5)的一端相连;冷凝器(2)与第三、第四管路(6,7)的一端相接;第一管路(4)的另一端同时与第一、第二支管(14,15)的一端相连;第二管路(5)的另一端同时与第三、第四支管(16,17)的一端相连;第三管路(6)的另一端同时与第五、第六支管(18,19)的一端相连;第四管路(7)的另一端同时与第七、第八支管(20,21)的一端相连;第一、第七支管(14,20)的另一端同时与空调系统回水管(9)相连;第二、第八支管(15,21)的另一端同时与地埋系统来水管(10)相连;第三、第五支管(16,18)同时与空调系统供水管(8)相连;而第四、第六支管(17,19)则与地埋系统去水管(11)相接;第一至第八支管(14?21)上分别安装有一个转向阀门(A?H);空调系统循环水泵(12)安装在空调系统回水管(9)上;而地埋系统循环水泵(13)则设置在地埋系统来水管(10)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至第八支管(14?21)上位于转向阀门(A?H)下游的部位分别安装有一个止回阀(A’?H’)。...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浩,张燕立,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美意机电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