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混凝土单筒烟囱内筒壁预应力复合加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99267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8 1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单筒烟囱内筒壁预应力复合加固结构,属于建构筑物结构改造加固的技术领域。该钢筋混凝土单筒烟囱内筒壁预应力复合加固结构由粘结层和内衬修复层构成。内衬修复层包括钢绞线网、耐热灌浆料和监测装置,钢绞线网设于耐热灌浆料形成的面层中,监测装置安装在钢绞线网上或钢绞线网之间;粘结层由界面剂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高强钢绞线网-耐热灌浆料组成内衬修复层,施加预应力保证加固效果,预应力的大小通过智能传感器测定,耐热混凝土灌浆料保证了所加固烟囱的强度及耐热性能;该加固结构在烟囱内筒壁分层分段设置,易于搭接,灵活方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单筒烟囱内筒壁预应力复合加固结构,适用于烟囱、水塔等曲面预应力的加固,属于建构筑物结构改造加固的

技术介绍
按照《烟囱设计规范》GB50051-2002或以前设计的钢筋混凝土烟囱只对安全等级为一级的烟囱要求必须在内侧配置钢筋,有些在内侧没有配置钢筋的烟囱的安全性不能满足,也不符合新的《烟囱设计规范》GB50051-2012的要求。随着国家对环保要求的提高,大部分烟 都要进行脱硫、脱硝的技术改造,从检测鉴定的大量实例看,烟 内侧腐蚀严重, 改造后受力特征发生改变,正常使用状态下的内筒壁温度降低,在夏季太阳直晒的情况下,内筒壁发生温度开裂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因此,根据受力特征及设计要求,需要对烟囱筒壁内侧进行加固。目前对烟囱筒壁内侧进行加固还存在以下问题I、现有的加固是采用直接加厚增配钢筋的混凝土面层,施工量大,不能保证加固效果。普通钢筋混凝土的防腐及耐热性能也不能满足烟囱高温运行的要求。2、因为烟囱内表面是曲面,普通做法钢筋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严重影响加固效果。3、烟囱受风力,地震、温度等内外部作用,烟囱的应力状态需要实时掌握,利用改造的契机,将传感器埋置于烟囱受力部位,解决了这一问题。在役的很多既有钢筋混凝土单筒烟囱在筒壁内侧没有配筋,影响了烟囱的安全性,也不符合新的《烟囱设计规范》(GB50051-2012)的要求,随着烟囱脱硫、脱硝工艺的实施,对烟 筒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根据脱硫烟 鉴定的实际经验,筒壁内侧腐蚀破坏情况比较严重,需要进行加固,但对于内筒壁,没有简易可行的有效加固方案和实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单筒烟囱内筒壁预应力复合加固结构。利用高强钢绞线网一耐热灌浆料组成的内衬修复层装置,施加预应力保证加固效果,预应力的大小通过智能传感器测定,耐热混凝土灌浆料保证了烟 的强度及耐热性能,预埋的应力传感器,可以长期实时遥测监控烟囱的应力状态。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筋混凝土单筒烟囱内筒壁预应力复合加固结构,由粘结层和内衬修复层构成。所述的内衬修复层包括钢绞线网、耐热灌浆料和监测装置,所述的钢绞线网设于所述的耐热灌浆料形成的面层中,所述的监测装置安装在钢绞线网上或钢绞线网之间;所述的粘结层由界面剂构成。所述的钢绞线网包括环向钢绞线和竖向钢绞线,由钢绞线固定在固定卡具上形成。所述的固定卡具为机械锚栓或者化学植筋,所述的固定卡具的一端设置有弯钩。所述的环向钢绞线为上、下层的双层结构,上层钢绞线与下层钢绞线的固定卡具紧邻安装,两者的弯钩方向相对,钢绞线绷紧后用固定锁锁定。上层钢绞线与下层钢绞线之间安装横向连接绳,环向钢绞线的边长小于lm。所述的横向连接绳的两端设有弯钩,端部弯钩为螺杆组装式结构,安装方便。所述的监测装置为应力传感器和应变传感器,所述的应力传感器安装在钢绞线网(钢绞线)上,应变传感器安装于钢绞线网之间(喷涂面层区域内),上述传感器将用于后期的安全监测。传感器的位置根据实际受力情况分析应布置在受力关键位置,钢绞线应力传感 器的数量原则上不应少于每层钢绞线段数的三分之一,喷涂面层材料应变传感器的数量每层不应少于四个。为完整监测喷涂面层材料的应变和受力情况,在钢绞线网之间(喷涂面层区域内)的每个布设位置设置两只应变传感器,所述的两只应变传感器呈90度垂直布置。所述的耐热灌浆料为高强耐火材料、聚合物砂浆、普通高强灌浆料、普通混凝土等。界面剂可为VAE (醋酸乙烯-乙烯共聚乳液)乳液型界面剂、丙烯酸乳液型界面剂等。本技术的优点I、利用高强钢绞线网一耐热灌浆料组成内衬修复层,施加预应力保证加固效果,预应力的大小通过智能传感器测定,耐热混凝土灌浆料保证了所加固烟 的强度及耐热性倉泛。2、该加固结构在烟囱内筒壁分层分段设置,易于搭接,灵活方便。3、所采用的耐热混凝土灌浆料,高强耐热,在400° C以下受热后强度仍能达到C35。4、预埋的应力传感器,可以长期实时遥控监测烟囱的应力状态,及时防止烟囱内部结构的开裂与腐蚀破坏。本技术利用高强钢绞线网一耐热灌浆料组成内衬修复层,施加预应力保证加固效果,预应力的大小通过智能传感器测定,耐热混凝土灌浆料保证了烟 的强度及耐热性能,预埋的应力传感器,可以长期实时遥控监测烟囱的应力状态,及时防止烟囱内部结构的开裂与腐蚀破坏。中国国内目前有上千座烟囱需要加固改造,本技术技术的应用前景广泛,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复合加固结构的平面布置图。图I’为固定卡具的示意图。图2为双层环向钢绞线的示意图。图3为传感器垂直布置示意图。图4为传感器系统集成不意图。主要附图标记固定卡具I横向连接绳6钢绞线网2四芯电缆7筒壁3接线盒8上层环向钢绞线4多芯电缆9下层环向钢绞线5集线箱1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的钢筋混凝土单筒烟囱内筒壁预应力复合加固结构,由粘结层和内衬修复层构成。内衬修复层包括钢绞线网2、耐热灌浆料和监测装置,钢绞线网2设于耐热灌浆料形成的面层中,监测装置安装在钢绞线网2上或钢绞线网2之间。钢绞线网2包括环向钢绞线和竖向钢绞线,由钢绞线固定在固定卡具I上形成。固定卡具I为机械锚栓或者化学植筋,固定卡具I的一端设置有弯钩,如图I’所示。环向钢绞线为上、下层的双层结构,上层钢绞线4与下层钢绞线5的固定卡具I紧 邻安装,两者的弯钩方向相对,钢绞线绷紧后用固定锁锁定。如图2所示,上层钢绞线4与下层钢绞线5之间安装横向连接绳6,环向钢绞线的边长小于lm。横向连接绳6的两端设有弯钩,端部弯钩为螺杆组装式结构,安装方便。监测装置为应力传感器和应变传感器,传感器系统集成示意图如图4所。应力传感器安装在钢绞线网2 (钢绞线)上,应变传感器安装于钢绞线网2之间(喷涂面层区域内),上述传感器将用于后期的安全监测。传感器的位置根据实际受力情况分析应布置在受力关键位置,钢绞线应力传感器的数量原则上不应少于每层钢绞线段数的三分之一,喷涂面层材料应变传感器的数量每层不应少于四个。如图3所示,为完整监测喷涂面层材料的应变和受力情况,在钢绞线网2之间(喷涂面层区域内)的每个布设位置设置两只应变传感器,所述的两只应变传感器呈90度垂直布置。耐热灌浆料为高强耐火材料、聚合物砂浆、普通高强灌浆料、普通混凝土等。粘结层由界面剂构成,界面剂可为VAE (醋酸乙烯-乙烯共聚乳液)乳液型界面剂、丙烯酸乳液型界面剂等。该技术可以根据设计的要求,配置相应的预应力钢绞线,其规格以及预应力的大小可以调节。不同部位可以采用不同参数。混凝土材料可以采用高强耐火材料,也可以采用聚合物砂浆,普通高强灌浆料,普通混凝土等。其具体的安装可参照下列步骤。I、烟囱结构安全鉴定在既有烟囱进行加固改造之前,必须进行结构安全鉴定,全面了解烟囱的结构现状,指导后续加固工作。2、混凝土基面处理加固前首先将表面疏松混凝土彻底凿除,用高压水清洗筒壁内表面,避免因灰尘存在而降低面层的粘结力。3、固定环向钢绞线并进行张拉控制钢绞线强度高,但由于直径小,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筋混凝土单筒烟囱内筒壁预应力复合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其由粘结层和内衬修复层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东孙雨李永录吕俊江袁瀚张文革朱丽华席向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