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炉炉衬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98220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8 1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炼钢转炉,具体公开了一种转炉炉衬结构。该转炉炉衬炉底、熔池、炉身、炉帽、出钢口以及炉口,炉底为环型砌筑结构,环型砌筑采用楔形砖依次排列堆积而成;熔池的四周为弧形砌筑结构,熔池的弧度范围为40°~80°,熔池和炉底的交接处为三角形区域,所述三角形区域为环型砌筑结构,熔池的弧形砌筑延伸至炉身下部,炉帽采用相同斜面炉帽砖堆砌而成的无错台炉帽内表面,斜面的角度为30°~60°之间,出钢口的外围设置有捣打料层,出钢口通过捣打料层形成一体化结构,炉帽采用隔热喷涂料作为隔热层。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进行炼钢使用寿命10000炉以上,使用寿命得到极大的提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炼钢转炉,具体地来说为一种转炉炉衬结构
技术介绍
转炉冶炼由于受装料、出钢方式及熔炼环境的影响,炉衬不同部位蚀损方式和蚀损程度不同。转炉炉衬侵蚀最严重的部位炉底熔池、渣线区、耳轴、炉帽、出钢口及前大面等。首先,渣线区损坏的原因主要是炉衬受炉渣的化学侵蚀。其中转炉处于直立位置时的渣线与转炉倒渣、出钢时的渣线呈交叉位置处受炉渣化学侵蚀时间较长,损坏也最严重。耳轴此处衬砖挂渣较少,砖的脱碳反应激烈,取样、出钢及冶炼中期时,耳轴部位均受到炉渣侵蚀。而且距火点近,更加剧了耳轴衬砖的损毁。炉底和熔池承受高温钢水化学侵蚀,同时承受钢水的冲刷,受冶炼钢种及顶底复吹的影响较大。炉帽由于炉渣与高温炉气的冲·刷,以及温度的急冷、急热变化,溅渣护炉渣层的较少保护使得此处易成为薄弱环节,与冶炼工艺及炉型影响较大。出钢口 由于钢水的机械冲刷,并由于受侵蚀和温度的急剧变化,此处成为整个炉衬最薄弱的环节。前大面受废钢和铁水冲击,在转炉处于直立位置时,废钢冲击区又往往与渣线重合,炉龄后期炉衬整体较薄时,不及时补护就有漏炉的危险。炉衬结构目前转炉炉衬主要分炉底、熔池、炉身、炉帽几个部位,炉底一般采用十字砌法,采用顶复吹和低碳钢种冶炼后,炉底、熔池及炉身下半部侵蚀加剧,熔池一般采用错台平砌,在受热状态下,错台首先受损,出钢口分节砖在砌筑时存在砖缝,使用时易出现漏钢现象。转炉炉口由于粘渣较多,在扒渣时炉口易掉砖。炉帽隔热层使用纤维材料在使用过程中逐渐粉化,失去保温效果,隔热板强度低,在受热和受压过程中变形大,影响保温效果和炉衬结构稳定与使用性能。上述情况均不利于转炉寿命的提高。技术内容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转炉炉衬结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砌筑结构的不合理导致转炉寿命的降低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转炉炉衬结构,包括炉底、熔池、炉身、炉帽、出钢口以及炉口,炉底为环型砌筑结构,每层均采用楔形砖依次排列堆积而成。熔池的四周为弧形砌筑结构,熔池的弧度大小范围为40° 80°。熔池和炉底的交接处为三角形区域,所述三角形区域为环型砌筑结构。熔池的弧形砌筑延伸至炉身下部。炉帽具有采用相同斜面炉帽砖堆砌而成的无错台炉帽内表面,炉帽内表面的倾斜角度为30° 60°之间。出钢口的外围设置有捣打料层,出钢口的出钢口砖通过捣打料层形成一体化结构。炉口及炉底的拐角处间隙里填充有镁质捣打料。炉口包括有炉口砖和压在炉口砖上的压板,其中炉口砖和压板之间还设置有镁质捣打料层。本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I.炉底采用环形砌筑,采用预砌提高炉底修砌质量,保证底吹砖的修砌、更换的方便。3.现有熔池普遍采用错台砌筑,本技术熔池结构为采用圆弧结构,弧度设计在40° 80°之间,使得熔池部位热应力逐步过渡,减少熔池部位炉衬与与炉底及炉身部位炉衬拐角部位热应力集中,而导致的动快侵蚀,采用这种结构能有效减少钢水对熔池部位的冲刷,提高熔池使用寿命。4.本技术熔池与炉底的交接部位为三角区域,改变以前的交错砌法,采用环型砌筑,环型砌筑能确保砌筑紧靠、密实,保证炉底的结构稳定,防止因熔池减薄后,存在的钻钢的隐患。 5.熔池部位并沿伸至炉身下部,保证一定的熔池深度及熔池砖尺寸,减少因底吹和顶吹导致的冲刷与脱碳氧化而引起的过快侵蚀,同时因品种钢特别是低碳钢种对熔池的化学侵蚀。6.出钢口座砖外沿采用镁质捣打料整体打结,减少砖缝间隙,减少出钢口部位出现钻钢现象。7.针对目前炉帽不好维护,易出现断砖现象,本技术炉帽砖采用斜面结构,减少错台尺寸,避免因高温气体冲刷及温度变化引起的炉帽断砖现象。8.炉口的炉口砖与压板之间设置有炉口镁质捣打料填实间隙,使炉口形成一整体,避免炉口因刮渣而引起的掉砖现象。9.炉帽隔热喷涂料作为隔热层,减少因耐火纤维在使用过程中逐渐粉化,失去保温效果,在受热和受压过程中变形大,提高保温效果和炉衬结构稳定与使用性能。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部分实施例I转炉炉底环型砌筑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部分实施例2转炉炉底环型砌筑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炉帽斜面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I为炉口,2为炉帽,3为炉身,4为熔池,5为炉底,6为出钢口,21为斜面炉帽砖,22为炉帽内表面,41为熔池楔形砖。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I如图I和图2所示,一种转炉炉衬结构,包括炉底5、熔池4、炉身3、炉帽2、出钢口6以及炉口 1,炉底5为环型砌筑结构,环型砌筑采用楔形炉底砖依次排列堆积而成,炉底楔形砖之间的缝隙采用镁质捣打料进行捣打形成密封性结构,熔池4和炉底5的交接处为三角形区域,三角形区域为环型砌筑结构。出钢口 6的外围设置有捣打料层,出钢口 6通过捣打料层形成一体化结构。炉口 I及炉底5的拐角处间隙里填充有镁质捣打料。炉口 I由炉口砖和压板组成,其中炉口砖和压板之间缝隙具有镁质捣打料层,形成一体化结构。如图3所示,本技术熔池的四周为弧形砌筑结构,熔池4的弧度为55.8°,上下不差7.0°。根据弧形弧度的不同,采用不同楔形厚度的熔池楔形砖41依次堆积而成。采用这种结构能有效减少钢水对熔池4部位的冲刷,提高熔池4使用寿命。熔池4的弧形砌筑延伸至炉身3下部,如此结构保持熔池深度及熔池砖尺寸,减少因底吹和顶吹导致的冲刷与脱碳氧化而引起的过快侵蚀。如图5所示,炉帽2具有采用相同斜面炉帽砖21堆砌而成的无错台炉帽内表面·22,斜面炉帽砖21的斜面的角度均采用一致的角度,上下层堆积,所形成的内表面与斜面炉帽砖21的角度相同,斜面炉帽砖21的斜面角度为30° 60°之间。本实施例中为45°。实施例2如图4所示,与实施例I的不同之处在于,熔池4的四周为三角形区域41弧形砌筑结构,熔池4的弧度的弧度为69. 2° ;炉帽采用隔热喷涂料作为隔热层。采用本技术用于炼炉使用寿命10000炉以上。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转炉炉衬结构,包括炉底、熔池、炉身、炉帽、出钢口以及炉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底为环型砌筑结构,每层均采用楔形砖依次排列堆积而成。2.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转炉炉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熔池的四周为弧形砌筑结构,熔池的弧度大小范围为40° 80°。3.按照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转炉炉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熔池和所述炉底的交接处为三角形区域,所述三角形区域为环型砌筑结构。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炉炉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熔池的弧形砌筑延伸至炉身下部。5.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转炉炉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帽具有采用相同斜面炉帽砖堆砌而成的无错台炉帽内表面,所述炉帽内表面的倾斜角度为30°飞0°之间。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炉炉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帽采用隔热喷涂料作为隔热层。7.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转炉炉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炉炉衬结构,包括炉底、熔池、炉身、炉帽、出钢口以及炉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底为环型砌筑结构,每层均采用楔形砖依次排列堆积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建设范先锋李道忠宋嘉喜张希武苏建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首钢耐材炉料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