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高压型竖炉料流控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98218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8 1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高压型竖炉料流控制阀,包括:阀体;检修孔,相对应地设置在所述阀体的侧部;耐磨漏斗,设置在所述阀体的内部;第一阀板和第二阀板,设置在所述耐磨漏斗的下方;用于控制阀板打开的执行机构,与所述第一阀板和第二阀板相连;以及防脱落安全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阀板和第二阀板的下端。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耐高压型炉料流量控制阀,其具有防止阀板脱落、结构紧凑、安全可靠等特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用于直接还原冶炼竖炉无料钟炉顶的耐高压炉顶装料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耐高压型竖炉料流控制阀
技术介绍
近年来尽管高炉炉顶压力和利用系数的不断提高,冶炼强度随之不断的增大,国内新建或改造旧高炉已显得不能胜任目前的市场需求,国外发达国家已经开始采用直接还原法的竖炉冶炼,并要求向高产能,低能耗,低休风率、低成本,高压力操作,无污染方向发展。采用直接还原法冶炼的竖炉用的耐高压装料设备耐高压炉料流量控制阀,可用来控制炉料流量、速度,从而能够起到控制和保证竖炉无料钟炉顶装料设备中料罐内的炉料向炉内的布料均匀、供需合理的作用。调节炉料流量控制阀的阀板的开口度,控制炉料流量的大小,与布料器中的布料溜槽随机配合,达到竖炉生产过程中对冶炼工艺所要求的最佳布料方式,从而保证了炉料在炉内不出现偏析,对于大、中型竖炉稳定顺行防止炉料偏析极为重要。驱动用的油缸行程采用液压系统中设置的比例阀来控制油缸行程,由此来控制阀板开启的角度,从而达到控制炉料流量的大小及准确性。目前,现有技术中的高炉无料钟炉顶装料设备中的料流调节阀的使用工作压力较低(O. 15-0. 2Mpa)。特别是旧有无料钟炉顶装料设备,如使用在竖炉炉顶装料设备上就受其原有炉顶压力和设备结构的限制不能采用,限制了竖炉的高压操作,不能满足竖炉无料钟炉顶的高压操作冶炼和装料工艺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耐高压型炉料流量控制阀,其具有防止阀板脱落、结构紧凑、安全可靠等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耐高压型竖炉料流控制阀,包括阀体;检修孔,相对应地设置在所述阀体的侧部;耐磨漏斗,设置在所述阀体的内部;第一阀板和第二阀板,设置在所述耐磨漏斗的下方;用于控制阀板打开的执行机构,与所述第一阀板和第二阀板相连;以及防脱落安全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阀板和第二阀板的下端。进一步地,所述执行机构包括主摇杆,设置在所述阀体的端部的外侧;空心轴,设置在所述阀体的端部,所述空心轴的一端位于所述阀体的内部,所述空心轴的另外一端位于所述阀体的外部;第一曲臂,其一端连接到所述空心轴的位于阀体内的一端,其另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一阀板;第一摇臂,其一端连接到所述空心轴的位于阀体外的一端;以及第一连杆,其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一摇臂的另一端,其另一端连接到所述主摇杆的一个端部上。进一步地,所述执行机构包括主摇杆,设置在所述阀体的端部的外侧;实心轴,中心同轴地装设于所述空心轴之中,所述实心轴具有位于阀体外的一端和位于阀体内的一端;第二曲臂,其一端连接到所述实心轴的位于阀体内的一端,其另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二阀板;第二摇臂,其一端连接到所述实心轴的位于阀体外的一端;以及第二连杆,其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二摇臂的另一端,其另一端连接到所述主摇杆另外一个端部上。进一步地,所述防脱落安全装置包括安全挂钩,所述安全挂钩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阀板和第二阀板的外弧侧,并与所述第一曲臂和第二曲臂的下端相互扣接在一起。进一步地,所述空心轴与所述阀体相接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自润滑轴承,所述实心轴与所述空心轴的连接的两端处设置有第二自润滑轴承。进一步地,所述空心轴与所述第二自润滑轴承之间设置有外端O型耐高压密封圈。进一步地,所述实心轴与所述第二自润滑轴承之间设置有矩形耐高压密封圈和/或舌形耐高压密封圈。进一步地,还包括有用于为所述执行机构提供动力的油缸,所述阀体的端部还设置有与第一自润滑轴承相配合的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上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安装支座,其中所述油缸和主摇杆连接到所述安装支座上。进一步地,所述轴承座与阀体之间还设置有套筒端O型耐高压密封圈。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阀板和第二阀板分别为弧形闸板,所述闸板的中间开设有六角形或多边形漏料口,所述漏料口的内侧尺寸范围为100-500mm。根据本技术的耐高压型炉料流量控制阀,通过设置多种密封件,其能够保证竖炉进行高压操作时,阀体轴端的密封结构能够维持较高的耐压能力(O. 4-0. 6Mpa)。再次,由于轴系采用免维护的自润滑轴承,不需配置干油润滑站及配管和管件。另外,阀口采用六角形或多边形,阀板与曲臂连接处采用防脱落安全挂钩,防止连接螺栓磨损折断脱落后而使阀板脱落。整个阀体在高压操作运行中使得炉料流量稳定顺行,防止炉料断流和堆积,结构紧凑,实现了竖炉无料钟炉顶的高压操作,节省了投资和检修、维护费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其中图I是本技术所述的耐高压型竖炉料流控制阀的外部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耐高压型竖炉料流控制阀的内部结构图;图3是逆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2中的A-A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的耐高压型竖炉料流控制阀的俯视图及阀口形状图;以及图5是本技术所述的耐高压型竖炉料流控制阀的防脱落安全装置与阀板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它实施方式中。参阅附图说明图1-2所示,本技术的耐高压型竖炉料流控制阀,包括有阀体11 ;检修孔11a,相对应地设置在所述阀体11的侧部;耐磨漏斗12,设置在所述阀体11的内部,耐磨漏斗上部为锥形;第一阀板13和第二阀板14,呈对开式地设置在所述耐磨漏斗12的下方。所述耐高压型竖炉料流控制阀还包括有执行机构20,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阀板13和第二阀板14,以及防脱落安全装置15,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阀板13和第二阀板14的下端。具体地,结合图3-5,所述执行机构包括有主摇杆21,设置在所述阀体11的端部的外侧,用于同时驱动下文中将要描述的第一摇臂和第二摇臂;空心轴221,装设于带有轴承座的阀体11的端部,空心轴的一端位于阀体11外部,另外一端位于阀体11内部;实心轴222,装设于所述空心轴221之中,所述空心轴221和实心轴222为中心同轴。在主摇杆21与第一阀板13之间,设置有第一曲臂231、第一摇臂241、以及第一连杆251。具体来说,所述第一曲臂231的一端连接到所述空心轴221的位于阀体外的一端,所述第一曲臂231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一阀板13 ;所述第一摇臂241的一端连接到所述空心轴221的位于阀体11内的一端;所述第一摇臂241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杆251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连杆251的另一端铰接到所述主摇杆21的一个联接端部上。在主摇杆21与第二阀板14之间,设置有第二曲臂232,第二摇臂242、以及第二连杆252。具体来说,所述第二曲臂232的一端连接到所述实心轴222的位于阀体11外的一端,所述第二曲臂232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二阀板14 ;所述第二摇臂242的一端连接到所述实心轴222的位于阀体11内的一端;第二摇臂242的另一端铰接到所述第二连杆252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杆252的另一端铰接到所述主摇杆21的另一个联接端部上。优选地是,结合图4所示,所述第一阀板13和第二阀板14分别为弧形闸板,所述第一阀板13和第二阀板14的开闭采用对开形式,所述闸板的中间开设有六角形或多边形漏料口,六角形漏料口沿圆周方向趋于圆柱形,沿其轴线方向在任何开度均为多边形,使得料流沿轴线方向呈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耐高压型竖炉料流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11);检修孔(11a),相对应地设置在所述阀体(11)的侧部;耐磨漏斗(12),设置在所述阀体(11)的内部;第一阀板和第二阀板(13,14),设置在所述耐磨漏斗(12)的下方;用于控制阀板打开的执行机构(20),与所述第一阀板和第二阀板(13,14)相连;以及防脱落安全装置(15),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阀板和第二阀板(13,14)的下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成厚刘志宏师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东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