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稳定型曳引绳张力调节装置,所述曳引绳为两条或两条以上,纵向延伸互相平行且按直线排列,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横向延伸的限位板,纵向延伸穿过限位板上对应限位孔设置的绳杆,以及设于各绳杆同一端的调节螺母,所述绳杆和限位孔的数量等于曳引绳数量,其特征在于:至少所述一根绳杆与对应限位孔间通过锁钥结构横向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梯曳引绳的张力调节装置在绳杆与对应限位孔间设置锁钥结构横向配合,来限制绳杆发生扭动,保证了绳杆运动的稳定性,有利于提高张力调节的准确度。可以设置锁钥结构由限位孔一端延伸至另一端,增强对穿插在限位孔中绳杆的限位作用,进一步提高稳定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梯曳引绳的张力调节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依靠螺母调节曳引绳张力的装置。
技术介绍
曳引绳通常一端固定于电梯配重上,另一端固定于轿厢,通过曳引轮的正反向转动来实现电梯的升降。多绳摩擦提升形式是通常采用的一种形式,具有提升能力大,安全度高的优点。随着曳引绳使用时间的增长,各曳引绳上承受的力量可能产生差异,此时需要张力调节装置来平衡各曳引绳受力,来保证电梯运行安全。目前的曳引绳张力调节装置通常采用螺母分别通过绳杆调节各曳引绳受力的形式,结构简单,方便易操作。但是,绳杆的截面通常为圆形,在其穿过的限位板圆形限位孔中容易发生扭动,进而影响绳杆的径向受力大小,降低张力调节的准确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稳定,准确度高的电梯曳引绳的张力调节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稳定型曳引绳张力调节装置,所述曳引绳为两条或两条以上,纵向延伸互相平行且按直线排列,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横向延伸的限位板,纵向延伸穿过限位板上对应限位孔设置的绳杆,以及设于各绳杆同一端的调节螺母,所述绳杆和限位孔的数量等于曳引绳数量,其特征在于至少所述一根绳杆与对应限位孔间通过锁钥结构横向配合。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全部绳杆与各自对应的限位孔间通过锁钥结构横向配合。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锁钥结构包括限位孔内壁上的凸出和绳杆上与所述凸出形状相配合的凹槽,所述凹槽为从绳杆一端延伸到另一端的条状凹槽。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凸出的横截面为圆弧形。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凸出的头部横截面为圆弧形,凸出头部和限位孔内壁的连接部截面为条状,连接部截面宽度小于头部截面宽度。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凸出位于限位孔纵向中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凸出从限位孔一端纵向延伸到另一端。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限位孔直径为绳杆直径的I.1-1. 2 倍。本技术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电梯曳引绳的张力调节装置在绳杆与对应限位孔间设置锁钥结构横向配合,来限制绳杆发生扭动,保证了绳杆运动的稳定性,有利于提高张力调节的准确度。可以设置锁钥结构由限位孔一端延伸至另一端,增强对穿插在限位孔中绳杆的限位作用,进一步提高稳定性。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对应于单根曳引绳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锁钥结构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凸出设置于限位孔纵向中部的剖视图;图中I、曳引绳,2、限位板,21、限位孔,211、头部,212、连接板,4、绳杆,41、凹槽, 6、调节螺母,8、缓冲弹簧。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附图说明图1-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稳定型曳引绳张力调节装置,所述曳引绳I为两条或两条以上,纵向延伸互相平行且按直线排列,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横向延伸的限位板2,纵向延伸穿插在限位板2对应限位孔21中的绳杆4,以及设于各绳杆4同一端的调节螺母6,所述绳杆4和限位孔21的数量等于曳引绳I数量,每根绳杆4上,限位板2和调节螺母6之间还设有缓冲弹簧8。每根绳杆4与对应限位孔21间都通过锁钥结构横向配合。锁钥结构包括限位孔21内壁上的凸出和绳杆4上与所述凸出形状相配合的凹槽41,所述凹槽41为从绳杆4 一端延伸到另一端的条状凹槽。所述凸出的头部211横截面为圆弧形,凸出头部211和限位孔21内壁的连接部212截面为条状,连接部212截面宽度小于头部211截面宽度,这种结构能更好地减小绳杆4与限位孔21间的径向相对位移。所述凸出截面形状也可以是其它几何图形,例如直条状,等腰梯形或等腰三角形。所述凸出从限位孔21—端纵向延伸到另一端,增强对绳杆5的限位作用,也可以仅设置于限位孔21纵向中部,如图3所示。所述限位孔21直径为绳杆4直径的I. 1-1. 2倍,使得绳杆4纵向运动不会受到限位孔21影响,而绳杆4与限位孔21间的空隙又能尽可能的减小。本实施例中,所述凹槽41设于绳杆4,凸出设于限位孔21内壁,也可以将所述凹槽41也可以设于限位孔21内壁,而所述凸出设于绳杆4。安装时,将每根曳引绳I的绳头按排列顺序,与对应的调节装置中的绳杆4自由端相连。使用本张力调节装置时,对需要调节张力的曳引绳1,旋转其对应调节螺母6即可。以上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稳定型曳引绳张力调节装置,所述曳引绳为两条或两条以上,纵向延伸互相平行且按直线排列,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横向延伸的限位板,纵向延伸穿过限位板上对应限位孔设置的绳杆,以及设于各绳杆同一端的调节螺母,所述绳杆和限位孔的数量等于曳引绳数量,其特征在于至少所述一根绳杆与对应限位孔间通过锁钥结构横向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稳定型曳引绳张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全部绳杆与各自对应的限位孔间通过锁钥结构横向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稳定型曳引绳张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钥结构包括限位孔内壁上的凸出和绳杆上与所述凸出形状相配合的凹槽,所述凹槽为从绳杆一端延伸到另一端的条状凹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稳定型曳引绳张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的横截 面为圆弧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稳定型曳引绳张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的头部横截面为圆弧形,凸出头部和限位孔内壁的连接部截面为条状,连接部截面宽度小于头部截面宽度。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稳定型曳引绳张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位于限位孔纵向中部。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稳定型曳引绳张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从限位孔一端纵向延伸到另一端。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稳定型曳引绳张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直径为绳杆直径的I. 1-1. 2倍。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稳定型曳引绳张力调节装置,所述曳引绳为两条或两条以上,纵向延伸互相平行且按直线排列,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横向延伸的限位板,纵向延伸穿过限位板上对应限位孔设置的绳杆,以及设于各绳杆同一端的调节螺母,所述绳杆和限位孔的数量等于曳引绳数量,其特征在于至少所述一根绳杆与对应限位孔间通过锁钥结构横向配合。本技术的电梯曳引绳的张力调节装置在绳杆与对应限位孔间设置锁钥结构横向配合,来限制绳杆发生扭动,保证了绳杆运动的稳定性,有利于提高张力调节的准确度。可以设置锁钥结构由限位孔一端延伸至另一端,增强对穿插在限位孔中绳杆的限位作用,进一步提高稳定性。文档编号B66B7/10GK202766030SQ20122038477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6日专利技术者陈林华 申请人:吴江信谊精密五金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稳定型曳引绳张力调节装置,所述曳引绳为两条或两条以上,纵向延伸互相平行且按直线排列,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横向延伸的限位板,纵向延伸穿过限位板上对应限位孔设置的绳杆,以及设于各绳杆同一端的调节螺母,所述绳杆和限位孔的数量等于曳引绳数量,其特征在于:至少所述一根绳杆与对应限位孔间通过锁钥结构横向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林华,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信谊精密五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