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牟燕云专利>正文

高效气动卡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9432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动卡盘,包括外壳、活塞和带卡爪的动力楔块,动力楔块与外壳的前盖滑动配合,活塞装在外壳内,活塞后部与外壳之间形成第一腔室,活塞前部与外壳的前盖之间形成第二腔室,活塞与导杆固定连接,导杆伸出外壳之外,且与外壳的孔滑动密封配合,导杆带有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第一气道通往第一腔室,第二气道通往第二腔室,活塞上带有凸楔,动力楔块上具有与凸楔滑动配合的斜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需调节定位销轴,使用方便,装夹速度快,效率高,还具有精度高,定心准,活塞不容易自锁抱死,卡盘夹紧和松开力大的特点。(*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床用气动卡盘。
技术介绍
现有的气动卡盘,结构复杂,装gej^度较大, 一般^"专ikA士才能进 行安装,由于安装工作量大,工作效率就会明显下降,成本高。例如中国专利号为200520041279.4,名为用于气动卡盘的夹紧中心定位系统的文献^/> 开了一种类似的气动卡盘结构,在该结构中,活塞运动带动卡盘楔形套轴向 移动,卡盘楔形套通过其本身的楔形部与卡爪的楔形槽滑动配合,以使卡爪 沿卡盘径向运动,卡紧或松开工件。由于活塞与卡盘楔形套之间不固定连接, 卡盘楔形套的移动易产生径向偏移,因此为了保证定^T度,设置了与卡盘 楔形套及卡盘体酉睡的定位销轴,因此结构复杂,制絲度大,难以安装, 且使用时需要不时地调节定位销轴,给使用带来不便。而本申请人之前申请 的申请号为200720033188.5号专利,由于活塞上带有斜槽,动力楔块上具有 与斜槽滑动配合的斜凸部,致使活塞反推气缸腔室面积无法增大,造成卡盘 松开力小,容易产生自锁抱死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易自锁抱死,夹紧和松开力大,结构 简单,便于制造、安装,且使用方便的高效气动卡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气动卡盘,包括夕卜 壳、活塞和带卡爪的动力楔块,动力楔块与外壳的前盖滑动配合,活塞^ 外壳内,活塞后部与外壳之间形成第一腔室,活塞前部与外壳的前盖之间形 成第二腔室,活塞与导杆固定连接,导杆伸出外壳O卜,且与外壳的孔滑动 密封配合,导杆带有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第一气itit往第一腔室,第二气 M往第二腔室,活塞上带有凸楔,动力楔块上具有与凸楔滑动S&合的斜槽。釆用上述结构后,活塞上带有凸楔,动力楔块上具有与凸楔滑动Se/^的 斜槽,这样,活塞就直接传动动力楔块,取消了iW技术中的卡盘楔形套和 定位销轴等零件,因此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安装;在使用时,无需调节定 位销轴,使用方便,装夹狄快,效率高,还具有精度高,定心准,活塞不 容易自锁抱死,卡盘夹紧和松开力大的特点。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的一种高效气动卡盘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l的侧视图3是图1沿A-A线的剖视图,也即卡爪外移时的状态图; 图4是卡爪内移时的状态图5是本技术高效气动卡盘中的前盖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C向视图7是本技术高效气动卡盘中的动力楔块的结构示意图8是图7沿B-B线的剖视图9是图7的左3见图10^1本技术中的螺母的正视图11是图IO的俯一见图12是本技术高效气动卡盘中的活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沿D-D线的剖视图。具体实施:^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 2、 3、 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气动卡盘,包括外壳2、活塞 3和带卡爪6的动力楔块4,动力楔块4与外壳2的前盖8滑动配合,活塞3 装在外壳2内,活塞3后部与外壳2之间形成第一腔室14,活塞3前部与 外壳2的前盖8之间形成第二腔室15,活塞3与导杆12固定连接,导杆12 伸出外壳2"卜,且与外壳2的孔2-l滑动密封fi己合,导杆12带有第一气道 12-1和第二气道12-2,第一气道12-1通往第一腔室14,第二气道12-2通往 第二腔室15,活塞3上带有凸楔3-1,动力楔块4上具有与凸楔3-1滑动配 合的斜槽4-l。如图l、 3、 4所示,前盖8通过紧固螺钉9与外壳2的筒体固定连接。 当然,外壳2筒体和前盖8也可以制成一体。如图3、 4、 5、 6、 7、 8、 9所示,前盖8上设有径向T型滑槽8-1和内 沉形腔8-3,动力楔块4的两側具有与T型滑槽8-l滑配的凸翼4-2。动力楔 块4上的斜槽4-1开在两侧凸翼4-2上。如图3、 4、 8、 10、 ll所示,动力楔块4上设有T型槽4-3,螺母5具 有与T型槽4-3滑配的凸翼5-1 ,卡爪6通过螺钉7及螺母5与动力楔块4 固定连接。动力楔块4也可以和卡爪6制为一体。如图12、 13、 6所示,为了4吏活塞3同心移动,活塞3前部具有沉孔3-2, 前盖8上具有滑套8-2,滑套8-2与沉孔3-2滑动密封配合。如图3、 4所示,滑套8-2上装有密封團10。如图3、 4、 7、 9、 12、 13所示,活塞3上具有6个凸楔3-l并构成3对,每对凸楔3-1均互相平行,且3对凸楔3-1可分别与3个动力楔块4两側的 斜槽各l相滑动配合。活塞3的凸楔3-1可为2~8对,动力楔块4的数量可为 对应的2 8个。如图3、 4、 12、 13所示,活塞3具有螺紋孔3-3,导杆12通过螺故孔 3-3与活塞3固定连接,导杆12上具有台阶12-3,台阶12-3与活塞3之间设 有平面密封圈11。如图3、 4所示,外壳2的孔2-1内装有密封圏13。活塞3上^有密封如图3、 4所示,本技术使用时,当导杆12的第一气道12-1处于进 气状态时,气体叙第一腔室14,推动活塞3向右运动,使活塞3的凸楔3-l 推动动力楔块4的斜槽44,使动力楔块4向卡盘中心移动,从而夹紧工件; 当导杆12的第二气道12-2处于进气状态时,气体叙第二腔室15,推动活 塞3向左运动,使活塞3的凸楔3-1推动动力楔块4的斜槽4~1,使动力楔块 4向卡盘外围移动,从而快速松开工件。权利要求1. 一种气动卡盘,包括外壳(2)、活塞(3)和带卡爪(6)的动力楔块(4),动力楔块(4)与外壳(2)的前盖(8)滑动配合,活塞(3)装在外壳(2)内,活塞(3)后部与外壳(2)之间形成第一腔室(14),活塞(3)前部与外壳(2)的前盖(8)之间形成第二腔室(15),活塞(3)与导杆(12)固定连接,导杆(12)伸出外壳(2)之外,且与外壳(2)的孔(2-1)滑动密封配合,导杆(12)带有第一气道(12-1)和第二气道(12-2),第一气道(12-1)通往第一腔室(14),第二气道(12-2)通往第二腔室(15),其特征在于活塞(3)上带有凸楔(3-1),动力楔块(4)上具有与凸楔(3-1)滑动配合的斜槽(4-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卡盘,其特征在于前盖(8)通过紧固螺 钉(9)与外壳(2)的筒体固定连接。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卡盘,其特絲于前盖(8)上设有径向 T型滑槽(8-1)和内沉形腔(8-3 ),动力楔块(4)的两侧具有与T型滑槽(8-1) 滑配的凸翼(4-2)。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卡盘,其特征在于动力楔块(4)上设有 T型槽(4-3),螺母(5)具有与T型槽(4-3)滑配的凸翼(5-1),卡爪(6) 通过螺钉(7)及螺母(5)与动力楔块(4)固定连接。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卡盘,其特征在于活塞(3)前部具有沉 孔(3-2),前盖(8)上具有滑套(8-2),滑套(8-2)与沉孔(3-2)滑动密封配合。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动卡盘,其特征在于滑套(8-2)上装有密 封團(10)。7、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动卡盘,其特征在于动力楔块(4)上的斜 槽(冬l)开在两侧凸翼(4-2)上,活塞(3)上具有6个凸楔(3-1)并构成3 对,每对凸楔(3-1)均互相平行,且3对凸楔(3-1)可分别与3个动力楔块(4)两侧的斜槽(4-1)相滑动配合。8、 根据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动卡盘,包括外壳(2)、活塞(3)和带卡爪(6)的动力楔块(4),动力楔块(4)与外壳(2)的前盖(8)滑动配合,活塞(3)装在外壳(2)内,活塞(3)后部与外壳(2)之间形成第一腔室(14),活塞(3)前部与外壳(2)的前盖(8)之间形成第二腔室(15),活塞(3)与导杆(12)固定连接,导杆(12)伸出外壳(2)之外,且与外壳(2)的孔(2-1)滑动密封配合,导杆(12)带有第一气道(12-1)和第二气道(12-2),第一气道(12-1)通往第一腔室(14),第二气道(12-2)通往第二腔室(15),其特征在于:活塞(3)上带有凸楔(3-1),动力楔块(4)上具有与凸楔(3-1)滑动配合的斜槽(4-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学华
申请(专利权)人:牟燕云牟燕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