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有害气体净化的低温等离子体反应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93979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8 06: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有害气体净化的低温等离子体反应管,包括壳体(2)、进气口(1)、出气口(4)、填料区(8),进气口(1)位于壳体(2)的一端,出气口(4)位于壳体(2)的另一端,填料区(8)位于壳体(2)的中部,所述的壳体(2)为内外两层套管结构,外层为有机玻璃管,内层为陶瓷管;陶瓷管的内部填料区(8)的填料为经过光催化剂镀膜处理的陶瓷拉西环,陶瓷管外表面包裹有铜丝网(9);电晕线(6)穿过陶瓷管的中心,接地极(3)连接铜丝网(9)。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净化效率高、能耗低、适应性强、无二次污染、使用维护简便的优点,适用于工业企业生产场所内低浓度有害气体的治理。(*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有害气体的净化装置,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低温等离子体净化有害气体的装置,适用于低浓度水平(彡1000mg/m3) VOCs、H2S等有害气体的处理。
技术介绍
在石油化工、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印刷和纺织等行业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不仅污染车间环境,还会对岗位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伤害。这类有害气体主 要包括烃类、醇类、酮类、醛类、醚类、酸类、胺类和硫化物等物质,除硫化氢和氨外,大多为可挥发性有机物(VOCs),其中,苯类和苯并芘类等多环芳烃是强致癌物。欧美、日本、中国等国家已经制定了严格的该类气体排放标准,对于集中排放的高浓度有害气体治理已经采取了合理的处理措施,大多采用吸附法、燃烧法或生物法进行治理,但对一般车间生产岗位的有害气体,由于其具有浓度低、气量波动较大等特点,采取上述方法治理,存在成本高、处理效率不稳定等问题。该类污染物,若采取直接通风措施,又会造成室外环境影响问题。因此,目前,对室内低浓度环境异味的治理,仍是大气污染控制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与目前正在研究的多种净化技术相比,低温等离子体法和光催化氧化法这两种方法都具有适应性强,能耗低,净化效果显著,无二次污染的特点,在低浓度废气的治理领域,应用前景广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高效率、低能耗、无二次污染且能净化多组分的用于有害气体净化的低温等离子体反应管。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用于有害气体净化的低温等离子体反应管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用于有害气体净化的低温等离子体反应管,包括壳体、进气口、出气口、填料,进气口位于壳体的一端,出气口位于壳体的另一端,填料位于壳体的中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为内外两层套管结构,外层为有机玻璃管,内层为陶瓷管,有机玻璃管起外部支撑作用;陶瓷管的内部填料区的填料为经过光催化剂镀膜处理的陶瓷拉西环,使填料表面附着一层光催化剂,如纳米级二氧化钛等,填料均匀排布;陶瓷管外表面包裹有铜丝网;电晕线穿过陶瓷管的中心,接地极连接铜丝网。为便有害气体均匀通过反应管,在陶瓷管内安装用于气流分布的多孔板。在常压下,产生低温等离子体的主要放电方式是电晕放电和介质阻挡放电。与电晕放电相比,介质阻挡放电更加均匀、稳定,能量利用率更高,在净化气体污染物方面应用较广泛。本技术用于有害气体净化的低温等离子体反应管的工作原理是与高压交流电源连接的电晕线作为气体放电的放电极,在陶瓷管内进行介质阻挡放电,通过高压放电获得的低温等离子体,含有大量的高能电子及高能电子激励产生的O ·、OH ·等活性粒子,可将有害气体污染物氧化成CO2、CO、H2O等其它无害物或低毒物。在有光催化剂协同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有害气体时,由于高能电子和活性粒子的存在能够使催化剂在较低温度甚至常温下起到催化效果,大大降低催化剂活化温度。在等离子体反应器内引入催化剂,还会改变等离子体的放电状态,提高氧化净化效率。在实际使用中,可以将一组低温等离子体反应管并联后装入低温等离子体净化装置构成多管并联式低温等离子体净化装置。本技术用于有害气体净化的低温等离子体反应管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以下优点(I)有效地结合了等离子体与光催化两种方法介质阻挡放电产生低温等离子体净化有害气体污染物份子的同时,介质空间布满微细电脉冲及电晕光,该电晕光为光催化氧化提供了光源。而光催化过程不仅氧化了部分污染物,同时改变了低温等离子体的放电状态,提高了有害气体的净化效率。(2)该反应管能耗低,介质阻挡放电外加电压较高(电源为高压交流电源,反应电压在16kV-23kV之间),但介质阻挡放电的电流仅表现为放电空间内存在的大量微放电,即电流细丝的传导状态,放电功率低。(3)该反应管净化污染物彻底,无二次污染。(4)该反应管适应性强,可净化含有多种组分的有害气体。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用于有害气体净化的低温等离子体反应管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1-进气口 ;2_壳体;3-接地极;4-出气口 ;5_法兰;6电晕线;7_多孔板;8_填料区;9铜丝网。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描述本技术,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用于有害气体净化的低温等离子体反应管作更详细说明。由图I所示的本技术用于有害气体净化的低温等离子体反应管结构示意图看出,它包括壳体2、进气口 I、出气口 4、填料区8,进气口 I位于壳体2的一端,出气口 4位于壳体2的另一端,填料区8位于壳体2的中部,所述的壳体2为内外两层套管结构,外层为有机玻璃管,内层为陶瓷管;陶瓷管的内部填料区8的填料为经过光催化剂镀膜处理的陶瓷拉西环,陶瓷管外表面包裹有铜丝网9 ;电晕线6穿过陶瓷管的中心,接地极3连接铜丝网9。在陶瓷管内安装用于气流分布的多孔板7。为便于安装,在壳体2的出气端设有法兰5,出气口 4位于法兰5的中心部位。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有害气体净化的低温等离子体反应管,包括壳体(2)、进气口(I)、出气口(4)、填料区(8 ),进气口( I)位于壳体(2 )的一端,出气口( 4)位于壳体(2 )的另一端,填料区(8)位于壳体(2)的中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2)为内外两层套管结构,外层为有机玻璃管,内层为陶瓷管;陶瓷管的内部填料区(8)的填料为经过光催化剂镀膜处理的陶瓷拉西环,陶瓷管外表面包裹有铜丝网(9);电晕线(6)穿过陶瓷管的中心,接地极(3)连接铜丝网(9)。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有害气体净化的低温等离子体反应管,其特征在于在陶瓷管内安装用于气流分布的多孔板(7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有害气体净化的低温等离子体反应管,包括壳体(2)、进气口(1)、出气口(4)、填料区(8),进气口(1)位于壳体(2)的一端,出气口(4)位于壳体(2)的另一端,填料区(8)位于壳体(2)的中部,所述的壳体(2)为内外两层套管结构,外层为有机玻璃管,内层为陶瓷管;陶瓷管的内部填料区(8)的填料为经过光催化剂镀膜处理的陶瓷拉西环,陶瓷管外表面包裹有铜丝网(9);电晕线(6)穿过陶瓷管的中心,接地极(3)连接铜丝网(9)。本技术具有净化效率高、能耗低、适应性强、无二次污染、使用维护简便的优点,适用于工业企业生产场所内低浓度有害气体的治理。文档编号B01D53/86GK202762284SQ201220460220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1日专利技术者陈磊, 陈宜华, 吴将有, 汪光辉, 任甲泽, 李刚, 瞰啸林 申请人: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 华唯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院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有害气体净化的低温等离子体反应管,包括壳体(2)、进气口(1)、出气口(4)、填料区(8),进气口(1)位于壳体(2)的一端,出气口(4)位于壳体(2)的另一端,填料区(8)位于壳体(2)的中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2)为内外两层套管结构,外层为有机玻璃管,内层为陶瓷管;陶瓷管的内部填料区(8)的填料为经过光催化剂镀膜处理的陶瓷拉西环,陶瓷管外表面包裹有铜丝网(9);电晕线(6)穿过陶瓷管的中心,接地极(3)连接铜丝网(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磊陈宜华吴将有汪光辉任甲泽李刚瞰啸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华唯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钢集团马鞍山矿院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