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饰施工临时供电架设系统,它包括吊架(1)、吊丝(2)、陶瓷葫芦(3)、线缆(4),吊架(1)与楼板结构固定,吊架(1)上设置有陶瓷葫芦(3),吊丝(2)与楼板结构固定,吊丝(2)上设置有陶瓷葫芦(3);若干吊架(1)、若干吊丝(2)沿着规划的供电系统线路走向上分布,线缆(4)通过扎带(8)安设在陶瓷葫芦(3)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装饰施工临时供电架设系统,能提高临时供电设施的功能效率,不需要不断调整临电架设位置,降低了工程管理成本、人工成本和材料成本,且更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饰施工临时供电架设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室内装饰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多为沿墙架设、独立立杆架设。随着作业面的展开,此类搭设方式不能满足现场全方位的施工用电需求。特别在施工高峰期,工种、工序之间用电矛盾突出,严重影响了施工衔接的连贯性,还容易对成品、半成品造成破坏,人力物力浪费情况十分严重。常规临时供电措施存在以下弊端 1、制作大量三角支架及立杆所需材料成本较高; 2、制作大量三角支架及立杆所耗人工较多;3、随着作业面的展开,需要不断调整临电架设位置,影响施工,影响进度,形成安全隐串■/Qi、O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饰施工临时供电架设系统,它能提高临时供电设施的功能效率,不需要不断调整临电架设位置,降低了工程管理成本、人工成本和材料成本,且更安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装饰施工临时供电架设系统,它包括吊架、吊丝、陶瓷葫芦、线缆。吊架与楼板结构固定,吊架上设置有陶瓷葫芦;吊丝与楼板结构固定,吊丝上设置有陶瓷葫芦;若干吊架、若干吊丝沿着规划的供电系统线路走向上分布,线缆通过扎带安设在陶瓷葫芦上。下面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解释所述吊架设置于线路走向的转弯处位置,线路走向的直行方向上间隔的设置若干吊丝。所述线路走向的直行方向上设置吊丝的间隔为5米。所述吊架为角铁制作的角铁吊架,吊架由两段角铁构成T形结构,T形的上端通过膨胀螺栓与楼板结构固定。所述吊丝通过顶爆螺栓与楼板结构固定。所述陶瓷葫芦通过螺栓及螺母与吊架连接固定。所述陶瓷葫芦通过螺帽与吊丝连接固定。所述吊架上还设置有起加强作用的斜撑。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专利技术的装饰施工临时供电架设系统,它将楼板作为固定点,不影响地面、墙面施工,基本不影响顶面施工。因此不会出现反复整理临时用电导致施工暂时停顿,有效提高安全文明施工的连续性,大大降低了重复工作导致的人力、物力的耗费。本技术对临电的架设方式进行合理规划,提高了临电设施的功能效率,降低了工程管理成本,节约了一定社会资源。该搭设方案能避免沿墙架设、独立立杆架设以及反复多次重新架设临时用电而带来的不利影响。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走向平面示意 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空间走向不意 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吊架工作时的结构示意 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吊丝工作时的结构示意 其中1吊架;2吊丝;3陶瓷葫芦;4线缆;5螺帽;6膨胀螺栓;7顶爆螺栓;8扎带。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如图I、图2、图3、图4所示,一种装饰施工临时供电架设系统,它包括吊架I、吊丝2、陶瓷葫芦3、线缆4。吊架I与楼板结构固定,吊架I上设置有陶瓷葫芦3,吊丝2与楼板结构固定,吊丝2上设置有陶瓷葫芦3 ;若干吊架I、若干吊丝2沿着规划的供电系统线路走向上分布,线缆4通过扎带8安设在陶瓷葫芦3上。吊架I设置于线路走向的转弯处位置,线路走向的直行处间隔的设置若干吊丝2。线路走向的直行方向上设置吊丝的间隔为5米。吊架I为角铁制作的角铁吊架,吊架I由两段角铁构成T形结构,T形的上端通过膨胀螺栓6与楼板结构固定。吊丝2通过顶爆螺栓7与楼板结构固定。陶瓷葫芦3通过螺栓及螺母与吊架I连接固定。陶瓷葫芦3通过螺帽5与吊丝2连接固定。吊架I上还设置有起加强作用的斜撑。本实施例实施时,根据实际设计需要,确定角铁吊架I、吊丝2的尺寸大小,沿线路走向在楼板底部转弯处采用膨胀螺栓6固定吊架1,每间隔约5米采用顶爆螺栓7安装吊丝2,底端低于吊顶最低标高50cm。对于因满足吊顶标高而悬挂较长的角铁吊架I可以适当考虑增加斜撑,避免吊架I因横向受力而产生大的变形。陶瓷葫芦3使用螺栓及螺母上下固定,上下距离20cm 30cm。实现连接点的水平校正后拉设线缆4,将线缆4采用扎带8稳定安置在陶瓷葫芦上3。应当指出,对于经充分说明的本专利技术来说,还可具有多种变换及改型的实施方案,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具体实施例。上述实施例仅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说明,而不是限制。总之,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包括那些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变换或替代以及改型。权利要求1.一种装饰施工临时供电架设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吊架(I)、吊丝(2)、陶瓷葫芦(3)、线缆(4),吊架(I)与楼板结构固定,吊架(I)上设置有陶瓷葫芦(3),吊丝(2)与楼板结构固定,吊丝(2)上设置有陶瓷葫芦(3);若干吊架(I)、若干吊丝(2)沿着规划的供电系统线路走向上分布,线缆(4)通过扎带(8)安设在陶瓷葫芦(3)上。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装饰施工临时供电架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架(I)设置于线路走向的转弯处位置,线路走向的直行方向上间隔的设置若干吊丝(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饰施工临时供电架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走向的直行方向上设置吊丝(2)的间隔为5米。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装饰施工临时供电架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架(I)为角铁制作的角铁吊架,吊架(I)由两段角铁构成T形结构,T形的上端通过膨胀螺栓(6)与楼板结构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装饰施工临时供电架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吊丝(2)通过顶爆螺栓(7)与楼板结构固定。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装饰施工临时供电架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葫芦(3)通过螺栓及螺母与吊架(I)连接固定。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装饰施工临时供电架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葫芦(3)通过螺帽(5)与吊丝(2)连接固定。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装饰施工临时供电架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架(I)上还设置有起加强作用的斜撑。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饰施工临时供电架设系统,它包括吊架(1)、吊丝(2)、陶瓷葫芦(3)、线缆(4),吊架(1)与楼板结构固定,吊架(1)上设置有陶瓷葫芦(3),吊丝(2)与楼板结构固定,吊丝(2)上设置有陶瓷葫芦(3);若干吊架(1)、若干吊丝(2)沿着规划的供电系统线路走向上分布,线缆(4)通过扎带(8)安设在陶瓷葫芦(3)上。本专利技术的装饰施工临时供电架设系统,能提高临时供电设施的功能效率,不需要不断调整临电架设位置,降低了工程管理成本、人工成本和材料成本,且更安全。文档编号H02G3/30GK102957113SQ201210446509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9日专利技术者唐潇俊, 赵会来, 粱虓, 单昱俊, 石琳惠, 季林, 王郭彬, 郑哲, 孙艳, 丁松飞, 张卫斌, 程书海, 陈伟, 朱春林, 顾蒋权, 王华伟, 秦永祥, 刘剑 申请人: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装饰施工临时供电架设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吊架(1)、吊丝(2)、陶瓷葫芦(3)、线缆(4),吊架(1)与楼板结构固定,吊架(1)上设置有陶瓷葫芦(3),吊丝(2)与楼板结构固定,吊丝(2)上设置有陶瓷葫芦(3);若干吊架(1)、若干吊丝(2)沿着规划的供电系统线路走向上分布,线缆(4)通过扎带(8)安设在陶瓷葫芦(3)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潇俊,赵会来,粱虓,单昱俊,石琳惠,季林,王郭彬,郑哲,孙艳,丁松飞,张卫斌,程书海,陈伟,朱春林,顾蒋权,王华伟,秦永祥,刘剑,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